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出口不是全部

出口不是全部

2010-07-02 来源:陶瓷信息报 责任编辑:小寞 阅读:1584
0 230

    4月19日,欧盟正式立案对中国瓷砖展开反倾销调查,这次调查的范围包括有釉砖和无釉砖以及马赛克等,涉案企业非常多,几乎涵盖了行业内的主要企业。有行业协会提供的数字更显示,这次涉案的企业总数达到1500家,金额3.3亿美元。其中,佛山涉案金额达到2亿美元(2009出口欧盟数字)。如果应诉失败,中国陶瓷企业可能被征430%的反倾销税,造成史上最大的损失。

    欧盟反倾销案发后,主要涉案企业私下已在积极备战,有陶瓷协会更是频繁活动,希望企业积极抱团应诉。从现实利益和保护民族产业的角度讲,能打赢这场国际官司当然是好事。但退一步看,减少中国瓷砖的出口未必就是坏事。中国2009年出口瓷砖超过6.85亿平方米,出口金额28.62亿美元,但平均售价才4.18美元/平方米,这一数字只有欧洲人的一半,甚至更少。瓷砖生产要销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并对环境造成一定损害。基于这样的原因,欧洲瓷砖生产先进国家人均瓷砖的消费量一直不高。加上中国等后发展地区产品的低价进入,使得欧洲瓷砖生产近些年一直呈下滑趋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更使其销量骤降三成以上,产业生存、发展面临空前危机,这恐怕也是其发起本次大规模反倾销的诱因之一。

    中国瓷砖价格严重偏低与长期过剩的产能有关。过去20多年,瓷砖企业普遍选择了低成本、规模化的发展模式。事实上,这也是后发展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与玩具、制鞋、电子、服装等制造业相比,瓷砖企业出口战略实施比较晚(2000年左右),出口比重也不高(主流企业一般都在10~20%,上了70%的出口导向型企业比例也低),主要市场一开始就是在国内,这与那些两头(研发设计与市场)在外的加工型企业有很大区别。尤其是近年两年,随着三四线市场的打开,瓷砖企业内销的比重进一步提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向型瓷砖企业又加快了向内销转型的步伐。内需市场依然成为瓷砖企业的“蓝海”。

    应该说,这次欧盟反倾销事件对外向型瓷砖企业的影响最大,至于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则只是阶段性的。目前一些媒体对此的反应显然有些过度,仿佛事件影响到整个行业生存。长远来看,瓷砖企业必须调整心态,控制出口比例。即便追求市场国际化,也要走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之路。在广东等优势地区,早期的出口战略起到了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平衡产销。出口是在国内市场滞销的窗口期消化产能的重要渠道;二是出口的倒逼机制促进厂家提高产品质量标准。2007年后,以江西高安为代表的内地新兴产区崛起,这些产区由于出口不比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便利,因而在产能扩张上受到限制。高安在过去三年企业扎堆进入,产能爆炸式增长,今年六月开始区域内产品已经积压严重,目前亟待寻找出口上的突破。对于新兴产区而言,适度的出口除了能帮助释放产能,而且也可以因为出口的倒逼机制提高产品质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后发展的产区有必要重走广东陶瓷的出口之路。

    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生活成为普遍共识的今天,瓷砖的减量化、轻薄化正成为潮流。但瓷砖行业要大力推进低碳发展模式,当务之急必须控制总的产能。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产能相对过剩成为市场经济的常态。但问题是,假如区域产能的疯狂扩张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那就变成了另外一个的问题。盲目追求政绩的政府以及非理性的老板过度发展和投资的行为严重背离了低碳经济理念。在6月8日《陶瓷信息》举办的“建陶产业低碳途径与发展模式研讨会”上,有专家就直陈:作为行业中人,我们要跳出行业看行业,“不要鼓励大家到处都用陶瓷”,很多地方可用石材、木材、人造石等替代,这样对整个行业的均衡发展有好处。

    当下,佛山陶瓷要打造成真正的先进制造业,最根本的是要推动精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佛山过去20多年来建成的低成本发展模式——“佛山制式”,如何由粗狂向精细过度?新技术、新设备如何进一步完善、沉淀,以符合当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些显然是比产品出口更为重要的命题。今天佛山陶瓷的产能大都转移到了周边地区,但其商贸、信息、研发、营销中心的地位稳固,企业在新的背景下如何基于现存的优势创新发展模式,这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以南庄为例,产业治理之后,南庄只保留13家企业,这些企业在本土的产值也仅20个亿左右。但去年南庄陶瓷的生产总值与整治前相比并没有大的变化。原因是60多家私抛厂100多条线贡献了上百亿的产值。砖坯厂都在外面,但南庄依靠其商贸、营销中心的优势,借产业链的二次分工又分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杯羹”。

    时下,一些企业“无厂化”的经营模式同样值得鼓励。过去,佛山基本上都是生产导向型企业,这类企业往往生产能力比较强,在营销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弱。生产导向型企业扎堆的结果是拼规模、拼成本、拼价格,这实际上是一种浪费资源的反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而“无厂化”——产品靠0EM,企业主抓品牌和渠道的发展模式,以追求产品品牌附加值为重要目的,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低碳发展模式,如果这类企业大量涌现,将会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分工合作,大幅度提高行业的资产运行效率。(刘小明)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