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装修路上坑不少,瓷砖问题特别多。
近期,陶瓷行业关于《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GB/T 45817-2025)(行业俗称“5A新国标”)的讨论非常热烈;而在消费端,瓷砖产品的实际使用问题更是得到了广泛关注。无论是在产品质量还是销售服务环节,消费者的投诉声音始终不断。
今天,中陶君就来盘点一下近期瓷砖消费市场典型投诉案例。

拖地有腥味
一消费者在网络平台发起投诉,称自己买的品牌瓷砖拖地后散发浓烈腥味,确认为质量问题。
今年4月购买了某品牌瓷砖,6月完成送货装修。然而,9月入住后发现,每次拖地之后就会出现浓烈的腥味,同一个拖把拖卧室等未使用该品牌瓷砖的房间则无问题,并且阴雨天瓷砖也会有腥味。已经排除拖把等其他可能的原因,确认为瓷砖质量问题。
几天后,该品牌厂家回复称,瓷砖属于无机材料,本身不可能产生腥味,且该现象与瓷砖质量无关。其认为,瓷砖出现异常气味与原材料或生产工艺无关,也与吸水率高低无关,关键在于铺贴过程中所用水质及其携带的杂质。

图文无关,侵删
例如:拌合砂浆的用水、浸泡瓷砖的水、铺贴后残留在砖缝中的污水,以及空鼓处积水或渗入的有机液体(如菜汤、牛奶、果汁等),一旦发酵腐败便会产生异味。此外,拖布使用后未及时晾干,导致水中富营养物质在藻类作用下生成臭味物质,也是常见诱因。
对于该品牌厂家的回复,消费者并不认同。TA表示,腥味已经排除拖把的原因;铺贴材料在瓷砖底部,散发出腥味的可能性极小;砖缝采用胶体进行美缝,无色无味。TA认为,是陶瓷行业内为了节省成本,在材料中混合了贝壳粉,才导致瓷砖有腥味。
对此,品牌厂家否认了瓷砖生产过程中使用贝壳粉,关键在于:瓷砖不含有机蛋白质,也不具备滋生相关细菌的条件,因此无法产生腥味气味。
由于双方各执一词,该起投诉纠纷至今未有解决方案。

产地非广东
银川一消费者因质疑收到的瓷砖产地不是广东的,进而向当地媒体投诉曝光。
今年9月,该消费者购买某品牌瓷砖,因为前期了解到不同产地的瓷砖质量有差异,因此在沟通过程中要求必须广东生产且落实到订单合同上。不久后,消费者收到瓷砖,在铺贴过程中发现瓷砖不平整,仔细查看才发现瓷砖产地并不是广东。
据消费者描述,TA发现产地不对后联系了商家,提出赔偿或是退掉。商家承认瓷砖非广东生产,但并不认可TA的解决方案。

图文无关,侵删
门店负责人表示,按照订单合同,其中一款大规格地砖标明了广东产地,而卫生间瓷砖并未承诺广东生产。工厂没有违背合同要求发货,卫生间瓷砖非广东生产,但确实属于该品牌的产品。至于消费者提出的瓷砖不平整问题,负责人则表示在国家标准误差之内,不算质量问题。

大品牌“同款”翻车
无论是网购平台还是实体门店,市场上都存在以低价的大品牌“正品”瓷砖引流的情况,不少消费者不知不觉就上当受骗了。
一消费者今年8月在网购平台上咨询商家某大品牌的优等品瓷砖,该商家声称自己和朋友开瓷砖厂,专门售卖大品牌瓷砖且均为正品、优等品,价格便宜。消费者着急装修,没多久就下订了,但收到货后却问题不断。
首先是TA发现,收到的瓷砖箱体编号全都被撕掉了。准备铺贴时,拆箱发现瓷砖严重破损,每块瓷砖都有红色笔画的记号,瓷砖背面都发红且有两种颜色,分明不是同一批烧制。商家却不以为意,让TA挑没有破损的用,或者裁掉也能用。

图文无关,侵删
最离谱的是有一款瓷砖是无线连纹效果,但因为商家发的不是同一批型号,所以无法铺出连纹,请了3个装修工人都说瓷砖根本铺不成。消费者联系商家,迟迟不能解决,装修只能停工。
消费者在了解到该商家售卖的为非品牌正品瓷砖后,遂把矛头转向品牌厂家,向其投诉要求处理。TA称,品牌厂家让劣质产品流通市场,隐瞒商品质量问题,放任商家贩卖假货,要求给予赔偿。

R角波浪纹
瓷砖验收时没有问题,但在铺贴后尤其是美缝完工后出现明显R角辊棒印,很多消费者都因此对商家不满,质疑瓷砖质量。
一消费者今年5月装修购买了某品牌瓷砖,在瓷砖进场后付清了尾款。然而,等到铺贴及美缝完工,却发现R角扭曲变形问题,全屋瓷砖都是波浪纹,严重影响观感。

图文无关,侵删
商家不承认瓷砖的质量问题,并声称铺贴、美缝和瓷砖都没有问题,是因为光线通过玻璃产生折射造成的。品牌厂家售后也曾上门检测,但结果依然是瓷砖没有问题,是铺贴师傅手艺的原因。
后续,商家辩称是美缝擦洗的工艺问题。消费者说,自己购买瓷砖前已经和商家导购说明瓷砖要做水洗平缝,导购回复没问题,出了问题就推脱责任。

电商优惠引风波
在陶瓷行业新零售直播卖砖如火如荼的当下,不少消费者也因为电商平台的团购优惠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纠纷。
一消费者今年9月在某品牌厂家直播间下单了价值8888的全屋120㎡瓷砖套餐,并当场预付定金888元。10月到附近专卖店核销时,导购咨询工厂后告知,该套餐只有一款地砖和墙砖可以选择,跟购买时宣传的每个产品门店提供两款产品可供选择完全不一样。当天晚上在直播间询问原因,主播说这是就是引流用的。

图文无关,侵删
TA认为,该品牌厂家涉嫌虚假宣传,要求其退一赔三赔,同时平台官方对品牌厂家作出处罚。平台客服介入后,提出了补偿400元团购优惠券的方案。消费者一开始并未同意,后因为不想继续浪费时间,遂同意了该补偿方案。没想到,同意了以后400元优惠券却迟迟不发放。
还有一位消费者在门店商家的引导下,到某电商平台上购买88VIP券可以打9折,TA下单时因为平台优惠券所以实付价格比原价低了很多,导购当时表示没问题,并让TA线下付1000块钱押金。
后续导购联系说TA平台下单的金额不够抵扣实际货款,在处理差价的过程中更是态度恶劣,现在商家不回复信息,TA多次催促也未收到订单合同和瓷砖排版图。

调货补货慢
瓷砖进场开始铺贴后,由于工人工期紧张且工费高,如果遇上问题例如调货补货不及时,便会耽误装修工期造成损失。市场上因瓷砖商家调货补货问题出现消费投诉的案例并不少见。
有消费者10月底在当地品牌门店购买瓷砖,由于前期商家没有上门量尺寸,套用了其他同户型的排砖图(户型虽然一样但房屋内结构不一样),导致瓷砖不够用。此外,TA发现厨房瓷砖存在严重色差,商家说补发,但几天后却告知没货了。
TA在该品牌厂家公众号投诉后,商家联系说从外地调货需要7—10天,此举严重耽误了TA的工期……
虽然解决过程异常坎坷,但最终这起消费投诉算是圆满解决了。

价格买贵了
一般来说,全国各地的瓷砖门店产品报价并不统一,商家依托自己的经营情况自主定价。但现在瓷砖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越来越透明,窜货、同行报低价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市场上也经常出现消费者下订了发现买贵了,要求退款的情况。

图文无关,侵删
一消费者投诉称自己在某家居卖场购买了一批瓷砖,目前有1600多一块的瓷砖未发货。TA发现在其它市场同品牌、规格的瓷砖只要1/3的价格,因此要求退款。
但商家以商品已经从外地运输到本地仓库为由拒绝退款,TA认为商家并未产生损失,应该全额退款。

虚假承诺、口头欺诈
瓷砖门店在实际的销售中,许多商家会因为急于成单、凸显自身产品价值等多种因素,而口头承诺优惠、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但成功交易后却临时变卦,从而引发消费投诉纠纷。
例如,有消费者因某瓷砖门店承诺优惠2888元而在该门店预定了瓷砖,但等TA装修完后,商家却要求他全额付款,口头承诺的2888元优惠不认账了。
还有消费者在订购瓷砖时一同给商家付了倒角加工费用,但送到家里的瓷砖并未加工。随后,商家承诺让师傅加工倒角,他们负责补差价。但直至装修工程结束,商家拒不补差价,也不肯退还倒角加工费用。

验收出问题
消费者收到瓷砖后,产品验收出现质量缺陷也是装修市场的一大投诉来源。
有消费者说自己在某瓷砖品牌官方旗舰店订购了瓷砖,到货后发现严重质量问题,包括多处崩瓷、纹理不均等,与商家宣传的“优质柔光瓷砖”严重不符,影响装修使用,但多次与商家沟通都未得到合理解决。

图文无关,侵删
还有消费者购买水磨石瓷砖,收货后发现花色、手感与样品砖不一样,跟商家协商退货,但运费只能自己出。

定金不退
买卖交易不成,订金退不退是一个难题,而瓷砖市场上则经常出现消费者投诉商家不退订金的情况。
一消费者说自己看中了某品牌一款瓷砖,商家承诺免费量房,但是需要预交订金。TA交了1000元订金后,商家给TA设计的方案及最终价格与之前沟通差异巨大,因此并未达成交易。TA想退订金,但是商家拒绝不退,沟通无果,只能向消保委投诉。
…………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当前瓷砖消费市场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销售服务、合同履行三个环节。
这些投诉案例反映了从生产到销售终端仍需进一步规范。随着5A新国标正式实施日期(2025年12月1日)的即将到来,陶瓷行业唯有在提升产品质量标准的同时,不断同步提升服务水平,减少消费纠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