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陶瓷只盯着金融危机并不是一个好做法

陶瓷只盯着金融危机并不是一个好做法

2008-12-12 来源:建材网 责任编辑:杨钧 阅读:1350
0 250
  陶瓷业内外,大家都在热议金融危机,已成一股时尚;每个人都抱着“不说金融危机,怕别人说自己out date”的想法,加入这一众说纷纭中来。我相信万事万物,总有其斩不断、理不清的万般关系;但同时我也很认同毛主席的主次矛盾,当我们毫无重点跟风时,除了满足口头上的快感外,我们解决问题了吗?或我们真的把话题谈对了吗?当我们把话题谈错了,我想我们提出的种种手术方案也就无异于“吃砒霜治感冒”。 
        
  所以本人认为:金融危机不应是我们谈论的重点,我们应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拯救制造业,及如何拯救消费的信心。否则陶瓷界一切的所谓的“自主创新”在大经济环境不能得到改变前都是空话。

  为什么金融危机不应是我们谈论的重点?
    
  本次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有人说是次贷危机是导火线,本人认为并不为过。但回到本质,本人认为是市场经济的贪婪,市场经济是逐利经济,这种贪婪的本性遇上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两相结合终于还是引发了这次的金融泡沫。
    
  这次金融危机最直接受到影响的中国企业是中银、招银、工商银等金融机构,还有就是我们的外汇诸备机构,其次是出口型的制造企业(服务业事实上受影响度不大,因为中国的服务业并不成熟)。我们看下欧美国家的金融机构每次有不利消息出现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一是银行挤提;二是股票大跌;三是银行倒闭或被兼并;四是随之而来的信贷危机然后实质影响实体经济及现实的生活。但是如果在中国的话,就算某个银行投资亏到裸奔,也不会有人急着到银行挤提,最多说在股票市场上少收些年终红利而已。为什么呢?我们这时就应跳出经济,进入政治领域。中国人相信“政府会出手的”,事实上政府也的确会出手。中国是一个政治稳定压倒一切的社会,所以政府不会轻易让银倒闭,他会注资、会出利好政策。正因为中国政府的原因,所以相关金融机构在海外的投资失败的苦果几乎难以传导到中国,从而影响中国民众的信心。
    
  金融危机会导致相关国家人民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减少对中国产品的消费,对出口型企业是天大的事实!君不见金融危机时,不知有多少企业倒闭,东莞合俊玩具不是一样倒了吗?香港工业总会前几天都说了,5.8万的珠三角企业已有1万多失去了联系。似乎这一切都与金融危机有关。如果我们把所有企业倒闭的问题都归咎于金融危机,那么我们的想法也未免太过简单。本人认为:金融危机只是压死中国很多企业的其中一根稻草,甚至不能算最后一根。
   
  为什么要有这种说法?其实在金融危机出现之前,中国的每天都有企业在死亡。劳工成本增加在劳动合同法出来之后成了一原因;世界原材料的普遍涨价是一个原因;市场判断错误也是一个原因;不专心也是一个因素。在此我们不妨看下中国的企业的不专心,东莞合俊把流动资金的几个亿拿去投资银矿,失败了血本无归;美的好好的不去专心搞家电,还拿钱砸房地产,虽然没有什么可见的损失,但是否会影响它的升级及一些无形的机会,天知道;我们的陶瓷界也是这样,一样东西没搞好,就大上线扩产、跨行业经营,付出的机会成本不计数。总之,他们都把自己的命交给了运气!
    
  今年对众多企业来说,是灾难性因素大集结的一年,一次性承受那么多压力,集中倒闭已是势所难免,金融危机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此时我们都戴着“金融危机”几个字样的眼镜去看企业经营的困境,焉能不说企业倒闭是因为“金融危机”?而当我们看到每个月都有10000家企业在倒闭时,我们是否同时看到了有10000家新企业在诞生?
拯救制造业,救中国经济基础
    
  为什么要拯救制造业?很简单,中国还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之所以是大国,是因为制造企业多,而且多是中小企业,是他们中的企业主及中高层人员支撑着中国主要的房地产消费,是这些企业的从业人员支持了最初的乘数效应,启动了社会的财富之源。
    
  前段时间在与朋友谈东莞娱乐业的前景问题时,我对东莞的大批企业倒闭、搬迁对娱乐业的影响表示担扰,那两位朋友认为我是杞人忧天,并说只要那几家大公司不走、不倒,娱乐业不会受影响。当时我并没再说话,我的习惯是:再有理,因为朋友关系,我是不愿有太多的争执,点到为止就算了。事实上,东莞很多娱乐业都在向佛山、中山等地迁移。
   
  公务员是铁定的房地产支柱力量是不用多说的,其它的那些在制造业与终端销售环节中间赚流通钱的企业肯定要受制造企业的影响,没有了制业的实体货物,中间商只能吃西北风;而在股市的经纪公司可以靠赚手续费过年,但实体经济都不行了,你也吃西北风吧!其它服务行业,消费者也没钱了,你也吃西北风吧!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这是最大的现实。他们倒了,中国也就并不多了。还想靠农业?别逗了,中国的农民根本就没在国家的政策利好中赚什么太多钱。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经济问题、金融危机都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民工没工作可以回家里种田(当然现在的土地可以流转是否会导致农民出转土地后,在城市不顺回到家里就等饿死就不可而知,中国的农民总是最苦的,他们风雨飘摇,只是别人积累原始财富的垫脚石),城市的无产阶级们你们能靠什么活下来呢?
   
  没有数量众多的中小制造业的支撑,中国的经济局面将是极其恶劣!房市更不用说,作为下游的建陶企业,我们能幸免吗?不要说空洞的加强自我生存能力、不管他人瓦上霜之说,在经济集体萧条的局面下,“价格”是最大的品牌,你不想打价格战,就要盼望整体消费市场好起业,而消费市场是以制造业为发动机。
    
  但拯救中小制造企业的责任是用不着我们这些同处苦境的人来承担的。政府必须有所担当,政府一直调要向中小企业加大信贷“但问题是银行的那些爷们只会给大企业贷,所谓”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定律给政府了一个很响的耳光。反而在政府的政策之外,很多抵押担保公司倒是做了不少的好事,尽管他们收的利息高得离谱,但的确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流动的资金与信贷,使他们得到正常的发展壮大。这些企业只是暂时的困难,只要能挺过这一关,还是大有作为!
    
  但这些抵押担保公司不是活雷锋,很多不良的东西也会由他们引发。政府还是应该介入,一方面是支持,也一面也是规划监管,最后是政府是要真正落实向中小制造业提供信贷的政策,减低他们的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金融危机不能成为我们的谈论重点,在此我也跟下大流,说几句没实质意义的大话:明判市场,广积粮少乱投资,一心一意、专业再专业。

  总之,中小制造业活了,我们大家都活了!

  拯救消费信心,促使财富流通增长
    
  这是个问题是最好说的,不要用美国的消费文化来看中国就行。美国拥有世界货币美元的发行权,他们只需要向世界印刷钞票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实物,而我们到手的就是随时会贬值的纸币,因为美元是以美国未来的债务为基础的,如果用黄金计算话,美国的黄金诸备根本就不足支撑它的货币发行量。也正因为美元的关系,所以美国人的消费文化实质是一种靠信用借钱消费的文化,而我们就是债主,一旦没人借钱给他们,他们也就无法动弹。
    
  但中国与美国乃至西方的消费观念都很不同,中国人是很讲究“量入为出”(总体而方)的,经济好坏时都会多少有点积蓄。这是中国一大忧点,所以本人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其实还有能力消费,只是他们更加谨慎!处于观望状态,如何让他们消费是当务之急。(题外话:所以政府的专家们又想了最好用的农民们,把土地开始流转起来。我相信经济或许会好,但对农民及国家未来的稳定不会是件好事。农耕地是农民的最后保障,他们在城市活不下去,回到农村还可以生存。如果他们的土地流转后,他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失去对土地的支配权,中国的农民不比美国的农民,中国农民多(强迫农专非也没有用),他们普遍素质不高,终其一生都只能在城里获得很少的一部分财富。)是信心问题,中国经济太多的人为因素,就房地产而言,高挂的泡沫已令现在的消费者对房价不断地怀疑。价格的不透明,及暗箱操作已折磨得消费者死去活来,他们有理由用自己的钱来投票决定未来的消费。股市的敛财行为更强化了人们对政府及经济的制度的不信任。
消费者还有钱,但谁来保障他们把钱用出去后不会后悔?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