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时下提起建材超市这种模式,就如欧尚、麦德龙、家乐福这些百货业态模式一样,现已逐渐被消费者认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购物环境,购物地便利都会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建材超市以其产品集中,选购便利、价格公平、退货自由等优点,促使生产厂家与他们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有些人认为,由于随着国外建材超市在中国的成功登陆后,他们更是加紧了扩张步伐,他们很有可能通过建材超市来控制陶瓷销售终端市场,进而夹击我国陶瓷制造业。但无论以哪一方面来讲,建材超市将是未来市场的主旋律。
我国当前建材市场模式
尽管建材超市已在中国市场份额逐步增大,但仍未形成“统一天下”的局面。当前,我国建材声明多种模式并存,主要体现在:
经营门市部:也就是小的摊位式销售方式,这种方式因为销售模式单一,产品种类少,现在已经处于淘汰状态,很难有什么发展。只是我国城市水平发展不平衡,由于各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和农村市场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
建材大市场(租赁式大市场):这是我国现阶段最主要的方式,其特点是专业化程度较高。各大市场的档次有一定的区别,定位也有不同。大市场以代理销售为主要经营模式,对入场企业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市场定位很专业,就某一产品给消费者提供了众多的选择。大市场整体宣传力度大,税务政策比较好,但入场的水平参并不齐,房租比较高,对微利品牌统一纳税后,将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总体来说,我国的消费者对这种形式还很认可,也会继续保持一定的生存空间。
品牌形象店(企业展示中心):一般由厂家投资兴建,由当地的经销商经营,或者由厂家直接经营。展示中心与品牌概念店都是厂家直接控制销售终端的一种尝试,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差异,很多陶瓷产品的中高档消费者始终得展示中心和品牌概念更值得信赖和更能体会产品的品位文化色彩。是一手货的交易,有品质和售后服务的保障。
仓储式建材超市:这是现在国际流行的建材销售模式,在我国的各大城市已经都有分支机构,是未来的走向。其规模、效益都被国外的跨国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如英国的百安居,到2005年他们将在上海开设5家分店;德国的欧倍德,预计到2007年在中国开设50家店。他们在进入中国的四、五年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将一站式购齐、自己动手的销售理念带进了中国。
建材超市对市场的冲击
1999年6月18日,首家国际建材连锁超市——英国的百安居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连锁店,并于2000年成为该行业首家中外合资商业试点企业。随后百安居、欧倍德纷纷布局中国,以抢占滩头阵地到向沿海和内地发展,并带来了一站购齐、DIY、统一采购、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实现连锁经营、形成超大规模等许多新的经营理念,导致了建材市场的重新洗牌和“东方家园”、“九百家居”、“好美家”等本土建材超市的启动。国外和内地建材超市的异军突起,对我国的建材市场会有多大冲击呢?请看——
建材超市VS传统市场。建材超市进入我国后,对传统业态的招商摊位经营市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业内人士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将有一个互相竞争,决定谁是主流的过程。而建材超市进入后,也立即显示了传统市场的弱点和不足,比如市场信誉度相对较低,购物安全感较差,市场经营管理难以规范,交易透明度低,购物环境差等。但反过来,传统业态市场仍然有着自身的一些优势和生存发展空间,比如传统业态市场适应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容纳更多的中小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为更多的中小营销商提供创业的场所;投资省、见效快、经营风险小,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以低价和经营的灵活性迎合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购物心态,对不同的营销业态适应性强等。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建材超市与传统市场之争将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建材超市VS品牌店。在陶瓷行业里,已经有展示中心和品牌概念店对建材超市形成挑战。业内人士指出,对厂家而言建材超市的优点在于地理位置优越、场地宽敞、租金便宜,所需费用比开设展示中心或品牌专卖店节省得多。另外,它的出现给消费者带来了信誉和质量的保证,在价格上也相对便宜,但同进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建材超市否会给日益风靡的展示中心和品牌店带来冲击,还是个值得市场验证的未知数。由于建陶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大面积的展示空间和多种展示形式,尤其在宣扬建陶产品自然化、空间化、艺术化、个性化等方面,这就只有大面积的展示中心和精细展示的品牌店才能完成这些功能。
建材超市VS陶企。建材超市与陶企终端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为建材超市将许多的费用压给陶企。建材超市实际上是一条以客户为中心的需求链,客户是链条的终端,陶企则是链条的上端。建材超市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客户为中心,这些对于陶企而言,也是一种不小的考验。
超市与企业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意见分歧,但超市的优势还是进一步凸显。据专家预计,五年后现代超市介于传统市场和现代超市之间的专业市场、传统市场将会三分天下,而十五年后,传统市场将消失,现代超市将占据95%以上的份额。随着建材超市开店数的不断增加,将使生产厂商的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到建材超市,并很快在建材超市的价格上体现出来。由于建材超市能够做到集中采购,统一质量控制,从而对消费者最关心的产品质量总是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国际建材连锁商逐步把国际采购、全球采购和国内采购结合起来,将很快形成采购规模效应。另外,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的改变,随着供应商利益驱动引发的供货资源重组,随着各地政府行业协会的规划导向的支持和介入,连锁建材超市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商超兵)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