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一位藏友带着一件瓷罐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民间元青花藏品研讨会”,这件瓷器被9位国内古陶瓷鉴定大师“集体会诊”为元青花,而且是国内首个兽耳四系形状的元青花。近日,记者采访了市民刘官清,听他讲述获得这件元青花的前前后后。
从西安一古董商手中买下元青花
1995年,刘官清参观“华夏民间收藏品展示会”,见到了很多宝贝,从此对收藏产生了兴趣。2004年下半年,一次偶然机会,刘官清遇到一位从西安来惠州的商人兜售古董。一件青花瓷罐让他感觉不错:青花色彩艳丽,釉里呈蛋青色,内有接胎痕,釉面留有明显的土沁痕,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头。商人称这瓷罐是从水井打捞出来的。刘官清看到后很欢喜,和古董商讨价还价之后,花500元买了下来。
“我当时还是一个新上路的瓷器收藏爱好者,哪里会把一件500元的瓷器当作元青花。”刘官清对记者说,开始收藏时,因为见识少,他交了不少“学费”,买了几十件赝品。
9位权威专家“集体会诊”元青花
去年10月,刘官清为提高自己的瓷器鉴赏水平,到瓷都景德镇参加“景德镇元青花国际学术研讨会”,受益匪浅。他还在景德镇购买了元青花瓷片等。
“一小块元青花瓷片比金子还要贵。”刘官清将瓷片带回家后,反复研究,越来越觉得自己花500元买来的瓷罐和元青花瓷片极为相似。刘官清有点疑惑和惊喜:“这是不是元青花呢?”他带着这件瓷罐再次来到景德镇,找到瓷器研究鉴赏大师黄云鹏先生。黄云鹏仔细分析后说,各方面特征都与元青花相符,只有器形不像,现存的元青花没有兽耳四系状的。
去年11月,“第三届中国民间元青花藏品研讨会”在广州举行,全国200多位元青花收藏爱好者带去了300多件藏品。与会的国内顶尖古陶瓷鉴定大师雷从云、赵青云、黄云鹏、余家栋、张勇、张春生等9人,经过3个多小时的封闭式“集体会诊”后,只有两件被确认为真品,99%的藏品都给专家们“枪毙”了。
在外面焦急等待结果的刘官清没有想到,自己带去的元青花被鉴定为真品。众位大师一致认为,元青花器形是多种样式的,刘官清这件瓷罐是国内首个兽耳四系形状的元青花。
不会让元青花兽耳四系瓷罐离开惠州
刘官清这件元青花全名为元青花兽耳四系瓷罐,高18厘米,在中国国际收藏协会精品展上展出后,引起古董商和拍卖行的密切关注。“我收藏瓷器,不是为了钱,就是希望晚年生活充实、有意义。”谈起买卖古董,刘官清对记者说。目前,国内景鸿堂、古今通宝等几家拍卖公司都希望刘官清将此件藏品拿去拍卖,但都被他拒绝了。刘官清说,希望自己所有珍贵的收藏将来都留在惠州,留在这个他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城市。他表示,等到博物馆新馆落成,要把自己几件心爱的瓷器送到博物馆展出,他觉得那是宝贝最好的归宿。
本报记者温 舒 实习生戴增慧
相关链接
“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得2.3亿元
元青花之所以具有收藏价值,是因为它出现于宋代瓷器生产的高峰之末,上承宋瓷,下启明清瓷,在烧制方法上有了突破——采用釉下彩技术,即在瓷器上作画,然后盖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花纹呈蓝色,在洁白的胎体烘托下,有明净素雅之感。因为图案在釉下,所以永不褪色;同时,元青花瓷器上的画多为花鸟草虫,人物形象非常少,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这是我国制瓷工艺上的重大突破。元青花一直受到国内外艺术品投资收藏家的青睐,身价屡攀新高。2005年7月12日,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在英国佳士得以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出,成为亚洲艺术品中的天字第一号,震撼了国内学术界、艺术品收藏界和投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