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瓷器价格冰火两重天
2007-02-04
来源:金融投资报
责任编辑:海逸
阅读:1585
“这件来自海外的中国北宋官窑粉青鬲式炉在国际市场上有上千万美金的身价,然而如果它的来源是国内的话,价值将缩水到1/8或1/10。”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古陶瓷研究会会长赵青云,指着来自欧洲的一件中国宋代官窑瓷器对记者说,随着近年来国际高古瓷器市场的持续升温,中国高古瓷器价格却一直处于被低估的状态。
专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古瓷器现行的流通政策。而高古瓷器境内外价格冰火两重天,使得更多文物贩子铤而走险,将中国高古瓷器偷运出国门。为此,我国古陶瓷研究专家们纷纷呼吁出台更加开放的政策,以消除价格差距,把这些国宝留在国内。
据赵青云介绍,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人经济实力的增长和收藏热的兴起,元明瓷器价位开始攀升,90年代末,清代官窑、特别是康雍乾三朝的彩色瓷价位猛增,屡创新高,明清瓷器开始在市面流行。不过,回顾中国古董收藏的历史,人们一直以追慕“高古”为境界。现在市场对高古瓷的基本认识是:除了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外,其余大部分瓷器工艺水平与明清瓷器相比有很大差距。
他表示,就在国人目光还集中在清三代官窑瓷的时候,国外收藏界却把投资重点放在高古瓷上,并在国外市场频频拍出高价。2003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一只南宋龙泉窑粉青鬲式炉,成交价近340万元人民币;而国内一只类似的鬲式炉价格在两万元到四万元之间,相差近150倍。
2005年下半年,纽约索斯比推出了白马轩高古瓷专场,成绩斐然,使高古瓷价格在境外市场直线上涨。但2006年中国内地两大拍卖公司也推出很不错的龙泉窑青瓷时,成交价比起境外拍卖市场的价格却有相当的差距。
“这样的差距从以前一直延续到现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赵自强说,资料记载,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菊瓣碗在国内价格才200余元,一件汉代绿釉带浮雕狩猎图的釉陶壶价格也在千元以下。对比当时在日本同类的绿釉罐索价20万元人民币,市场价格简直是天壤之别。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