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石湾公仔:观众报1万专家估价40万

石湾公仔:观众报1万专家估价40万

2006-11-24 来源:中国陶瓷网 综合讯 责任编辑:欧阳柯 阅读:2917
0 200
  民国一代陶塑宗师潘玉书的作品《踏雪寻梅》,观众报价1万,专家最后亮牌,估价40万!近日,受央视《鉴宝》节目的邀请,这件石湾公仔的代表作走入了《鉴宝》现场并接受专家评估,这也是石湾公仔在该节目的首次亮相。“护送”
    
  宝贝赴京的石湾美陶厂员工李星昨日向记者讲述了幕后故事。
    
  据介绍,石湾公仔鉴宝的内容将于24日晚上10:03在央视二套播出。
    
  石湾公仔首次去《鉴宝》
   
    “大概是9月份,一个在北京的朋友打电话提起,央视《鉴宝》节目先后都播出了200多期,鉴定过上千件宝物,为何石湾公仔至今都没露过面呢?这位朋友便说要帮我们牵线搭桥。”说起走入《鉴宝》现场的缘由,李星笑称自己到现在都还稀里糊涂的。过了不久,央视便发出邀请,提出让佛山的收藏家提供陶塑作品去电视上亮亮相。
   
     邀请函来了,但石湾陶艺发展千年,杰出的作品璀璨如星,该选什么作品呢?正巧这时,一位香港收藏家把自己珍藏了20余年的潘玉书作品《踏雪寻梅》带到了石湾美陶厂,据收藏家本人说,这件作品是他上世纪80年代在佛山寻得,当时花了20多万元。征得收藏家同意,李星带着这件宝贝赴京。
   
     估价时观众两次哗然
   
     “带了这件宝贝在身上,就像背了个枷锁一样。”李星笑称,在央视亮相只有十几分钟时间,但节目整整录了一天,带着这件宝物既要防盗又担心被磕磕碰碰了,“连觉都没睡好。”
   
     节目开始了,主持人让李星报个价,有备而来的他说出了“50万”的数字,此时,全场哗然。轮到观众估价了,四五个观众轮番报价“1万”、“2万”……“他们太不了解石湾公仔的价值,我报50万元还觉得太少呢!”李星回想起来还颇为郁闷,他说去年和前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泽棉作品曾拍出80万、36万的高价,而潘玉书是民国人物类陶塑名家,其人像作品的神韵至今仍是陶艺界难以到达的高峰,这件作品再低也不可能低过前面的价。
    
  轮到专家估价了,专家举牌时亮出了大大的“40万”,现场再次哗然。亮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杨静荣随后对《踏雪寻梅》这件作品给予了评价,“这件我们鉴定后可以确信是潘玉书原作。”杨静荣说,和景德镇等一些地区的陶瓷品相比,在中国具收藏价值的陶塑艺术品中,石湾公仔应是最具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的,“石湾公仔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艺术形式,但现在的宣传力度很不够,使广东之外的地区对其认知不足,导致其收藏价值与身份不符。”杨静荣还特别说,“如果我有40万,我也会马上买下来。”
   
    “我觉得这位专家是真的很懂行,”李星说,宣传和包装不够,正切中了现在石湾陶艺迷茫现状的要害。
   
    ■链接。《踏雪寻梅》
   
     以前的石湾公仔几乎都是单体像,人物或喜或怒,显得浮表平面。《踏雪寻梅》是潘玉书创作的二三人物组像的代表作:一个老叟和一个侍童在漫天大雪中,氅袍紧裹,在野外觅梅。侍童瑟缩怕冷,老人在嬉笑他,嬉笑间又有几分怜惜慈爱。这件作品精确入微地描述了人物的神韵,拓展了石湾人物陶塑表现生活和人物情感的难度,此外,在还原焰的气氛下产生微妙的灰蓝色变化,并具有致密的破裂纹理,令其更显典雅古朴。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