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尹虹
以下内容为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尹虹专栏全文:
10月7日晚,来到西部瓷都四川夹江,参加为期三天(8~10日)的2015中国西部瓷都夹江首届陶瓷交易博览会。这次来夹江的主要任务有三:参加西部瓷都陶博会开幕式并接受夹江政府顾问聘书(第三次正式受聘)、参加夹江高峰论坛并作“新时期陶瓷产业发展思考”的主题演讲、参加夹江县陶瓷产业发展规划研讨会。
夹江政府自2001年举办西部瓷都第一届国际陶瓷节之后,先后已经举办了三届陶瓷节,这期间经历了四届政府。现在看来是决定将三、四年一次的陶瓷节调整改变为每年一次的陶瓷博览会了,这次是首届西部陶博会,如何发展?发展走向?值得关注。
夹江是否需要一个陶博会,应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也有不少同行都在议论全国遍地开花的陶博会,从南到北(佛山到法库),从东到西(淄博到夹江),还有唐山、景德镇、西安等等,当然最近被问到最多的还是11月份将在广州举行的“2015年中国国际陶瓷产品展览会”。似乎普遍意见认为行业的陶博会遍地开花,过于分散,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展会可以发挥的作用。尽管如此,我认为夹江完全可以有一个陶博会,关键是怎样发展。
首先看看陶博会有些什么功用,除了政府比较喜欢的会展经济之外,至少陶博会还有很多功用,如:集中向消费者、工程商、设计师、代理商、出口公司等各种人群展示陶瓷产品,增加产品品牌的传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打造知名品牌。区域产品集中展示,进一步打造产品的区域品牌,建立产区产业中心、总部基地的概念,发展总部经济、区域总部经济,促进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陶企面向国内外全面招商,发展国内区域经销代理商,与国内外进出口商家建立广泛联系,促进产品外贸出口。利用陶博会增加行业内外的各种交流,思想碰撞,明确行业的发展方向。从目前全国上下十多个各色各样的陶博会来看,得到行业普遍认可的主要是佛山陶博会与淄博陶博会,很明显这两个陶博会的定位与实质都有很大的差别,夹江陶博会刚刚起步,主要向佛山学习还是向淄博学习?佛山陶博会比较高端,品牌集中度较高;淄博陶博会,定位中间,面向周边各大产区,为众多的中小品牌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展示交易舞台。夹江陶博会已经开始了,第一步已经迈出,应该非常明确自身的定位与方向,全力围绕其相应的定位与方向下功夫做文章,而不是简单搭一个平台,年年靠政府的半行政命令营运陶博会。
陶博会应该也算会展经济的类型,纵观我国陶博会的发展历史,应该说有两个几乎完全一样的特点,一是由政府主导开始起步,二是都有相当长的培育期(也就是说开始都比较艰难),至少都要四五年。陶瓷产品属大众消费品,整个产业也是市场主导,政府主导起步绝对是件好事,但是政府不可能长期包办,应该逐渐过渡交给市场运营,目前行业内最为成功的佛山陶博会与淄博陶博会都是经过这种过渡后交给市场的榜样,相信夹江陶博会也应在几年之后大部分交给市场,这样才有内在的发展动力。
2001年夹江举行第一届陶瓷节,当时正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陶瓷行业危机结束时机,夹江通过首届陶瓷节与招商引资,在很短的时间内消灭了近百条煤烧辊道窑改为使用天然气,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夹江陶瓷的产品质量与区域品牌,一次完美的弯道超车。现在在新的一轮陶瓷产业危机面前,夹江举办首届陶瓷博览会,能否辅助陶企直面危机,面对挑战,助陶企品牌建设、产品营销一臂之力,让陶企在陶博会的投入产生相应的回报,给陶企带来一定的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会有新的一轮弯道超车吗?一定是大家密切关注的。
说到陶博会遍地开花,与我们国家地域广阔不无关系,我们不可能仅有佛山或淄博陶博会,但我们虽可以有多个或很多个陶博会,但一定不可能每一个都办得好。若指望能够兼顾这两方面的因素,我一直有一种观点就是轮流坐庄,没有必要各自为政,自成一体。完全可以多方合作,相互辅助、共同进退。不知道已经在西安举行了两届(连续两年)的“中国西部国际陶瓷卫浴展览会”,是否还有或什么时候有第三第四届?也不知道2014、2015年都有举办的“中国成都陶瓷产品与技术装备展览会”是否还将继续?我设想西部陶博会如果可能在四川、陕西(甚至加上甘肃)轮流举办,相互支持、共同培育,既减少了主办方的压力,又增加展会的覆盖范围,也许是针对地域广阔与遍地开花彼此矛盾的一种选择。但是这种跨行政区域的协作好像不那么简单容易。
西部瓷都陶瓷博览会还有一段路要走,预祝西部瓷都陶博会取得成功!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