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举办陶艺创新评比暨刻瓷艺术创新评比
2006-10-08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1919
作为2006年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主要活动之一的“山东陶瓷艺术创新评比暨第三届全国刻瓷艺术创新评比”于9月20日在山东省陶瓷公司举行。来自天津、湖北、江西、吉林、辽宁、河北、山东等省市的作品参加了全国刻瓷艺术创新评比,来自济南、青岛、威海、德州、菏泽、滨州、临沂、枣庄、济宁、淄博等地市的作品参加了山东陶瓷艺术创新评比。参评作品的226种1149件套,来自136个单位210位艺术工作者。经过评委会认真评选,共评出18个一等奖,30个二等奖,48个三等奖,8个特别奖。
一是日用陶瓷文化水平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华光集团包揽了日用陶瓷类所设的3个一等奖。作品采用合成骨质瓷材质,造型独特新颖,品种配套丰富,用高温釉中彩和无铅釉装饰,产品薄如纸,透光性强,色彩艳丽,被称为绿色健康陶瓷。68头“敦煌凤舞”茶餐具,采用“斗苙”造型,用凤舞图案作装饰,新颖别致。
二是传统陶艺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新的技法不断涌现。出现了大件蛋壳黑陶、结晶釉刻瓷等新的艺术形式。德州王宪利、郭世燕创作的手拉坯蛋壳黑陶杯,高49厘米,厚度仅在0.3~1.2毫米之间,以高超的成型及烧成工艺体现出高水平的黑陶仿制水平。王一君的“感物通灵”,在一17寸的结晶釉瓷盘上,巧用结晶点,刻画出两只鹅,表现出书圣王羲之书唤群鹅的意境。马志河的“本命年”,在一28寸瓷盘上以国画形式刻出一农村女孩“福娃”,刀法细腻,布局别致,构图新颖,表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狗年“旺旺”的喜庆气氛。孙树敏的彩绘盘“红意”、信德盛的高温釉下彩“简笔画”、孙照宝的“陶瓷壁饰”都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三是现代陶艺作品题材广泛、艺境深远、手法多样。山东轻工业学院、青岛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轻工美校参评的作品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刘木森的陶艺“水”,用陶瓷制成仿藏石及画面,表现出高山流水、山青水秀优美大自然的艺术效果。青岛陈棣创作的釉下高温色釉窑瓷板画“唐韵遗风”,表现出唐代仕女风韵的艺术画面。淄博春秋陶坊任国栋的陶艺“18年”,采用泥板捏塑成型法塑造出18个博山水饺形状的工艺品,18个“水饺”一字排列,由小到大,给人以遐想。
四是园林陶瓷气势恢宏,色彩多变,达到了形与神的完美结合。参评作品有陶瓷大瓶、提梁大壶、陶瓷地灯、浮雕花盆等作品。淄博中华龙瓶研制中心的“双龙瓶”获园林陶瓷类一等奖。作品高3.2米,直径1.9米,重2吨,花瓶周身两条浮雕巨龙盘环,龙头跃跃对视。根据不同置放环境和客户要求,瓶体饰以红、蓝、绿等多种釉色,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次大奖赛展示了自去年以来山东陶瓷艺术取得的成绩,展示了2年来中国刻瓷艺术取得的成绩,显示了山东陶瓷艺术界的发展实力和后继有人的发展趋势,将促进陶瓷艺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