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流失谁之过
2006-08-11
来源:陶瓷周刊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1802
企业以创造价值为天职。
企业从创建之前的投资决策到企业成立后的经济运作,从生产到流通,从产品到市场,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到人力资源的建设,从企业高层经营决策到企业价值链运作,从客户资源开拓到企业收益评估,从企业有形资产的市场化价值运作到品牌创建等隐含资产增值的机会,同时也因为某些决策和企业行为欠妥导致资产流失发出危险信号。
当然,谁都希望企业能在经济运作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超越,更加希望企业经营红红火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蒸蒸日上,这样既可为国家增加税收,增加社会就业,促进流通发展经济,同时亦可为企业、为老板、为员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陶瓷行业是个典型的民营企业占主流的行业,因为行业理念得不到提升,管理滞后加上地方经济考量与重复建设,企业经营3年河东,3年河西,资产流失就无法避免。究其原因,由于企业出资人片面理解民营企业就是私人财产,企业经营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因决策失误导致企业资产流失;或由于企业经营不善造成企业资产流失及市场交易中的价格偏低影响企业收益;立法层面的空白,缺乏对出资人有效监管和审计,造成老板无人管也无法管,给某些老板违规操作,肆意侵吞企业财产留下可乘之机;由于企业用人机制落后,薪金制度的失衡等造成企业人才流失,更为严重的是因为企业流失人才,变脸成为企业竞争对手,造成客户资源的重大流失和市场萎缩。
众所周知,由于行业门槛低,陶业老板综合素质不高,自我学习能力差,企业决策向来都是以老板意愿为原则,“一个脑袋、一个思想、一支笔、一张嘴”,老板说了算。不少企业决策既没有完善快捷的信息来源,更没有认真的可行性调研,仅凭老板个人智慧和意愿作出判断,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企业资产流失只是迟早的问题。
造成企业收益偏低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是企业主赢利意识仍停留在以产品销售为主的价值链运作上,管理不善却想当然地以为“规模是带动企业经济增长的唯一标准”。缺乏创新意识,更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和谋略。
人才意识淡薄,用人机制滞后和薪金制度的失衡,造成企业人才流失是陶业资产流失的重要原因。纵观陶业近20多年的发展史,其工艺、技术、品质、设计、研发、品牌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唯独在人才选用和培养上,仍停留在“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呼呼喝喝的用人机制上。对企业岗位技能培训、继续技能培训、企业文化与个人技能的融合、薪金制度的制定等乏善可陈。总之,企业与员工缺乏共同的远景,员工找不到平衡点导致企业人才流失,最终导致企业客户资源的流失。长此以往,企业人力资源势必枯竭,竞争力下降,市场萎缩……
为行业长远发展计,为企业节流增收计,民营企业主当务之急,便是以学习的心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价值共享”经营理念,建立梯队人才库,强化投资人的客户资源系统的整合,突出和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完善企业用人机制和薪金平衡制度,塑造积极的共同远景,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企业资产的增值,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经营之道。 林楚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