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专栏】张有卓:品牌缺失是因为文化缺失

【专栏】张有卓:品牌缺失是因为文化缺失

2013-12-29 来源:《陶瓷信息报》 责任编辑: 阅读:2069
0

    为什么中国的传统制造也已成为世界大国,但却仍然是个品牌的穷国?这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品牌的背书恰恰是文化,而且这种文化缺失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里到处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廖廖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总计量少得可怜。飞机上,当机舱已经熄灯,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这种不喜欢读书的现象是可悲的,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正如伟大的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所谓贫穷的国家只是无知的国家”。  

    为什么法国名牌何其之多?因为它有高度发达的文化。游览巴黎就会发现,整个城市都充满了文化的氛围,到处都是博物馆和文化遗迹,协和广场、凡尔赛宫、罗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等。这些文化圣地前永远排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它们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再看法国人的教育,他们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请看法国学校的考试题: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什么?所有信仰都是与理性相悖的吗?我们是否有追求真理的义务?是否存在与生俱来的欲望?工作仅仅是为了有用吗?这些考试题实际上反映了法国教育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注,这就是法国盛产哲学家的原因,正因为强大的文化造就了如此之多的名牌。  

    再看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功学是社会上最畅销的书,也是高校图书馆里借阅得最多的书,再有就是养生,出国旅游或雅思等实用类的书箱,而所谓的成功,更多的是用金钱来衡量的,用金钱衡量,也并非全错,但是缺少了对精神局面上追求,人们在网上,也只是匆匆浏览一些实用类的资讯,缺乏对时代和民族前途的思考,正当我们希望成为品牌大国家之时,这些现象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警惕吗?无科技不足以强国,但无文化则难以在地球上生存!  

    从温饱社会向小康社会过渡,实际上就是从大众化市场向小众化市场的转变,而小众化市场意味着社会的需求正在从过去单纯的功能需求,向精神层面的需求的转变,而品牌正是更多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的产物,如苹果的IPHONE和IPAD满足了人们对时尚、娱乐、方便,简单实用等心理层面的需求,这就解释了昨天还是明星的SONY、NOKIA今天就突然破产的原因了,它们并不是做得太差,或者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令经营环境完全不同于以前了,如果企业不能与时俱进,不去研究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那就只能被社会所淘汰了。  

    纵观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也就是精神层面的满足,例如乔布斯的“我要改变世界”的人生观,这是他去印度考察后,发现当地农民还在用几千年前的工具耕作时发出的感叹,他发誓要用先进的计算机工具去改变这个世界,凭着这个强烈的信念,他感动了风险投资人给他写商业计划书,并给予风险投资,他还说服了百事可乐的CEO,未来的董事长加盟苹果,他的成功实际上是他文化理念的成功,像中国的娃哈哈当家人宗庆后,华为的任正非,格力的董明珠都是这样的人物,他们对自己的物质生活享受并没有什么更多的追求,他们追求的是事业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如董明珠所思考的是她的事业和员工,要将她的员工都培养成具有大专文化的水平,这就是成功企业当家人的价值观和文化观。  

    品牌,作为一种文化,是需要积淀的,它需要企业家毕生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努力的成果,它决不能一蹴而就的,特别在这大变革的时代,环境的快速变迁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而且这种学习决非功利式的学习。如电商就是当今最时髦的名词,人们言必电商,似乎只要一触网企业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多少个电商的死亡,才造就了一个马云,这里是有风险的,如果没有很好的理解自身的优势适合采用什么模式,就匆忙触网是有很大风险的,按目前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对上网的理解还是肤浅的,缺乏使命感的功利性行动,对企业带来的只能是伤害。

    品牌的背书是文化,品牌缺失现象背后是价值观和使命感的缺失,这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升华来弥补,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文化提升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式的行为是不可能成就品牌的,只有通过全社会的不懈和共同的努力才能造就强大的文化,并带来民族的兴旺,成为品牌强国。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