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国补”之后,又来“贴息”,能让瓷砖更好卖吗?

“国补”之后,又来“贴息”,能让瓷砖更好卖吗?

2025-08-26 来源:中国陶瓷网 责任编辑:刘思桃 阅读:1640
26

 

8月4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可享受年贴息1%,最高不超过合同利率50%的补贴,每人单家机构累计补贴上限为3000元。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的大额消费(如汽车、家装等),需通过贷款账户识别真实消费用途。经办机构涵盖工农中建等18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公司,贴息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9:1比例分担。 

 

 

8月6日,财政部、民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对住宿、养老、旅游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符合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此外,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并发放,且资金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财政部门按贷款本金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1%,单户最高贴息贷款规模100万元,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经办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

 

 

接连出台的政策,被业界视为提振消费尤其是大额消费的重要举措。有业内人士表示,官方此轮动作其实是部署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配套措施,降低信贷成本,有利于激活家居家装等民生消费需求,为市场注入强劲复苏动能。

先是“国补”,再是“贴息”,搬砖人真的能吃到这波红利吗?

 

贷款装修成常态

额度增大、期限拉长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现在好像什么商品都可以分期付款了。以前人身上背着房贷、车贷,属于比较普遍的现象,但贷款装修的比较少见;现在人只要一买房子,每天都能接到几十个银行业务经理的电话轰炸,无一不是询问是否需要办理装修贷款。

事实证明,今天贷款装修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事了。

作为个人消费贷款的一个重要细分品类,装修贷的发展历程可谓中国消费金融变迁的缩影。早期阶段,装修贷款主要是银行提供的专项贷款产品,申请流程繁琐,门槛较高,主要集中在几家国有大型银行。

2010年后,随着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和商业银行零售转型,装修贷开始走向大众化和标准化,成为多家金融机构的重点推广产品。目前,装修贷市场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供给格局。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机构纷纷推出特色产品,利率差异较大,一般在3%8%之间。近年来,消费信贷业务呈现出强劲的扩张态势以交通银行为例,根据其2024年年报数据,该行个人消费贷款较上年末增长90.44%

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将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从30万提高至50万,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从20万提高至30万,贷款期限最长延长至7年。这一政策出台,为装修贷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方面是消费者趋于理想化,装修时精打细算,奉行该省省该花花的宗旨;另一方面是个人消费贷款的额度不断增大、期限不断拉长,试图让消费者的装修预算变得更加充裕。那么这波供给端的极限拉扯,到底有没有用呢?

 

单笔最高省3000元

单个商户可贴息1万元

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具体要看群众能得到多少实惠,说白了就是这波贴息究竟能省多少钱。

91日至2026831日期间,无论是日常生活性的小额消费,还是买车、装修、购置家具家电或手机电脑等较大额度的商品消费,抑或是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等服务消费,只要是在相关机构获得了消费贷款,其中实实在在花出去用于消费的部分,都可以享受贴息支持

具体规则是这样的,对于单笔5万元以下的消费,按照实际金额计算贴息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的贷款贴息是500元,多笔消费可以叠加享受。多笔叠加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以享受贴息1000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5万元为上限来计算贴息,也可以多笔叠加,加上小额消费的贴息以后,在同一家贷款机构最高可享受贴息是3000元。

除了消费者,作为经营主体的商户,申请贷款也是有机会享受贴息的。

31620251231日期间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这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且已经收到贷款资金的这些经营主体,都可以享受最长1年的贴息,贷款期限不足一年的,按照实际期限来进行贴息。

前提是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例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重点是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额度方面,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是100万元,按照1%的贴息比例算,单户最高享受贴息1万元。

作为典型的大额消费项目,家装消费此次被明确列入贴息政策支持范围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激发消费需求,提振消费信心;另一方面也为身处寒冬的经销商们送温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实体经营的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虽然要到91正式开始实施,但是家装市场已经开始预热目前已经有不少整装公司跃跃欲试,联合银行/机构推出叠加贴息的装修贷产品。

但不同于热火朝天的国补,经销商群体对于贴息政策表现得较为冷淡,目前暂无瓷砖品牌/商家官宣跟进此轮利好。

 

瓷砖单值缩水

再多政策也救不回

早在六七年前,全国一线城市的瓷砖市场就表现出客单值严重缩水的情况。在更早以前,刚需户型全屋怎么样也能贴12的瓷砖,后面逐渐就变成千、千,部分订单的用材甚至从全屋变成局部。

对于这种现象,有经销商认为是大城市房价太高,消费者身上的房贷压力大,导致装修的预算变少了;也有经销商认为是精装房的大面积普及,导致消费者对瓷砖的需求变少了;还有经销商认为,消费者存在轻装修重装饰的消费观念,全屋定制、智能家电的兴起,抢占了瓷砖原有的份额。

其实除了以上这几个,瓷砖单值缩水还有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原因。

第一是交付成本的提升对瓷砖费用的施压。以前小规格瓷砖占据市场主流,无论是铺贴费还是辅材费都比较便宜;如今更多消费者选择大规格瓷砖,同时还要请好的师傅,用好的瓷砖胶,加工要开圆角、做海棠角,大大增加了交付环节的费用。

假设将装修中的瓷砖这部分视为一个单元,那么瓷砖材料本身的支出和交付环节的支出势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越来越多业主吐槽“工费比砖贵”,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是市场价格血拼给瓷砖预算“穿小鞋”。放在以前,假设房子有30万的装修预算,那么瓷砖正常占其中10%,也就是3万左右。当下消费市场趋向K型分化,刚需客户总体装修预算变少的同时,瓷砖的占比也减少到5%8%,表现出来就是客单值严重缩水。而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一定是内卷式的价格竞争。

举个例子,以前消费者觉得一片800×800mm规格瓷砖卖40块钱很正常,现在的消费者花40块钱,就想买无R角、广东造、附录G、超白坯的700×1500mm规格瓷砖,更别提各种自媒体平台上还有“专家”鼓吹——瓷砖超过多少钱就是被坑、买大品牌都是交智商税。

消费认知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同样,消费认知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改变的。一旦消费者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哪怕出台再多刺激消费的政策,也无法扭转瓷砖单值不断缩水的既定事实。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实惠,而是低价低质带来的无止境烦恼。

\\\\\\

现在再回过头看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建陶行业能否吃到“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政策红利?

从短期来看,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将直接刺激消费者的大额消费行为,从而带动家装市场提升消费活跃度;从长期来看,政策落实有望改善消费者的费用预期,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市面上的优质产品拓宽竞争空间

目前,陶企或经销商虽然无法直接受益或者受益较小,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