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近几天,媒体不断爆出惊人猛料。11月22日,广州日报标题为《陶瓷厂恶臭扰民被诉233次,多次承诺搬迁仍未搬》文章被包括人民网、凤凰网等媒体转载,逼迁“金意陶”,揪出“保护伞”,年底前完成搬迁尽管是重负纪检部门的承诺。11月15日,南方日报题为《河源东源县道格拉斯陶瓷项目违法征地用地被查处》一文再次引起媒体注意,文章披露广东省政府处理了对包括河源市、东源县纪检部门、东源县委书记、东源副县长、骆湖镇长,东源县国土资源部门、建设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发展和改革部门等七位主要负责人,将陶瓷企业“保护伞”一撸到底。道格拉斯背后的保护伞被打掉。
这两则猛料,给人感觉,广东开始对陶瓷企业开刀,开始下决心对陶瓷企业建设用地、项目备案、环境保护方面的顽疾动手术。结合早前工信部公示的《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标准》和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中国陶瓷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深感2014年的陶瓷产业极有可能被剥夺政策温室和打掉地域经济利益的保护伞,陶瓷产业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日益枯竭的创新环境等三大压力,完成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很值得探究和思考。
创造市场,从员工开始
和谐市场,自信员工。陶瓷企业的保护伞靠黑势力不行,靠红势力也不行,靠下游产业,靠房地产企业,也确实迷茫。准确说,陶瓷企业的保护伞是市场,是靠自身的创新产品、优质服务、牢固信誉而赢得的市场尊重。当政策资源、土地资源、环境资源、能源资源、材料资源开始相对枯竭时,陶瓷企业唯有在人才、商誉、信息、科技、知识资源上努力筑墙纳粮缓称王了。不过这一切需要从员工开始。下面从一个经典故事来来说明员工是创造市场的开始。
20世纪的前15年,美国工人的工资是很低的,每天1美元到1.5美元,一个月一天不休息,一个月也只有几十元钱。这一点和目前陶瓷企业的境遇差不多。亨利·福特有一天让公司的公关经理把所有媒体的记者都请来,他要发布这样一条消息,他说从今天开始福特车所有的生产线上的员工每一个人的工资涨到5美元钱,原因是什么呢?他想:造出去的车如果我的员工都买不起,我生产车还有什么意义呢?那时一辆福特汽车大概要卖200多美元,如果一个员工一天挣1美元多钱,那么他一辈子也买不了一辆车,反过来讲,如果一天挣5美元钱,立刻就可以变成福特汽车的买主。他真正希望的是他生产的产品是有人要的,有人用,一般的社会大众能够把它当作交通工具,而不是一种奢侈品。亨利·福特刺激汽车行业发展的方法不是车本身降价,而是把员工的工资涨上去。从尊重员工开始尊重社会劳动,既创造了市场,又赢得了商誉。
环境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一个不尊重社会,不重视员工健康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无论红黑保护伞,如果不能给企业自信,如果不能赢得社会尊重,不能塑造和谐市场,一个企业的前途是黑的。
回归原点,以创新赢未来
在陶瓷产业国内国外市场全面遇阻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回到企业发展的原点。老板投资陶瓷产业企业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从业人员投身陶瓷产业到底是为了什么?卸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曾经说“国家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民生”。那么企业呢?我们从业人员呢?
企业有很多原点组成,譬如老板投资陶瓷产业最初想法,技术人员决定研究某项科研项目的初衷,人力资源部门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的基本思路,销售人员策划产品销售渠道的原始策略,这些基本点牵起手来构成企业的命运线。作为从业人员,我何尝没有反思过,陶瓷企业和最初的汽车产业有啥区别,我们背井离乡、抛妻离子,每天付出10数小时,得到的除了微薄的薪水,就是劳累、疾病和埋汰。我们也需要通过优质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社会尊重,赢得除了薪水以外的福利、休假和社会尊重。
要说保护伞,唯一政府合法的就是知识产权。陶瓷企业首先需要自重,然后才能获得尊重,自主创新是企业唯一可以信赖的发展思路。《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准入标准》既是陶瓷产业入行门规,也是陶瓷产品入市准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通过创新赢得未来才是陶瓷产业唯一的出路。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