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专栏】陈 帆 :保护好中国陶瓷板材产业

【专栏】陈 帆 :保护好中国陶瓷板材产业

2013-09-29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 阅读:3057
0 0

    搞“标准”和“应用规程”两项文件,蒙娜丽莎集团是两个主编单位之一,并且是文件起草的主体。没有企业与产品,中国的陶瓷板行业也就没有这两个文件。发布之后,毕竟是世界第一次,不完善之处可以提出供下次修改,但个别人不要别有用心想搞坏,甚至引出一场官司,这是行业的不幸。我不想对一些人谦虚了,并且认为,我能团结并借助于蒙娜丽莎企业和许多的中国技术人员推动文件的产生是很有水平的,作出前人没有做到的事,是对未来中国陶瓷板开发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事实上,这些文件在国际陶瓷板标准起草中也受到重视,已经为中国陶瓷争了光。

  搞人民大会堂发布会、应邀参加60周年成果展、制订陶瓷板国家标准、制订应用技术规程等的所有投入,国家是象征性地出一点钱,几乎所有的钱都是蒙娜丽莎集团担负的,我就是经手证人。要知道,“标准”与“规程”都是全行业的公共资源,是一个企业出钱全行业享用。标准与规程都是按国家定的程序完成的。我敢挑战一些所谓的“专家”、“头人”,这两件事由他们去做是绝对做不出来的,因为他们到今天为止,什么是薄板?怎么开发?也还是根本不懂。

  此处特别提出一个“术语”的解释。规程和标准都有一个术语,什么叫陶瓷(薄)板,规程是这样写的:“建筑陶瓷薄板(building ce-ramic sheet board),由黏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形、高温烧结等生产工艺制成的厚度不大于6mm、釉面面积不小于1.62m2的板状陶瓷制品”。国家产品标准是这样写的:“陶瓷板(ceramic board),由黏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形、高温烧成等生产工艺制成的板状陶瓷产品。(注:厚度不大于6mm、上表面面积不小于1.62m2。)”。从抄录的标准和规程定义看,注意两点:一是术语基本相同,但标准的定义更专业化;二是起草人相同。

  事情的真相是:起草规程在前。那天,在住建部的技术发展中心办公室,中心主管和我、刘一军博士、潘利敏总工等人开会,我们提出这个术语方案得到赞同,意图有三个:有意将产品叫板不叫砖,又符合硅酸盐制品的学术名称,同时和国外产品分开来(吸取砖的教训)。后来起草产品标准参考了这个定义,并经标委们反复研究讨论作了一点字眼的、更专业的修改而定的(注意标准中的注用小字印出)。不管如何,中国人给自己创造的陶瓷板起了名,中文的英文的都有。此举也为两三年后让外国接受中国参加陶瓷板产品国际标准打下基础。

  讲公道话,两个文件的起草都是以广东蒙娜丽莎集团的企业标准为基础起草的,几十位标委的努力完成的,特别是刘幼红、李转、闻万梁等人,有个别人想贪功是无耻的。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