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2013广州建博会:怎一个“乱”字了得

2013广州建博会:怎一个“乱”字了得

2013-07-16 来源:《陶瓷资讯》 责任编辑: 阅读:2805
0 0

    为期4天的第十五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以下简称广州建博会)11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以下简称琶洲展馆)落下帷幕。这个被誉为“亚洲建材第一展”的大型展会以350,000平方米的超大规模继续雄踞国内乃至亚洲同类型展会规模之最,展会开设37个展厅,参展商共计2400多家,在4天里吸引了约12万的海内外观众。

    “为建筑装饰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是展会主办方的办展理念,但是广州建博会对于陶瓷卫浴行业来说却不怎么“完整”。4天的展会结束后,记者在走访企业时发现,展会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不少企业对于广州建博会的效果不甚满意,有企业甚至认为,如果这次的展会没有提供免费的展位他们是不会参加的。

    广州建博会是“亚洲建材第一展”,而上海厨卫展是与法兰克福国际卫浴展、米兰卫浴展齐名的“亚洲厨卫第一展”,两大展会在参展人数和规模上都成为了亚洲第一,行业之最,但是仔细比较,广州建博会在卫浴行业的影响力和展会的组织细节方面与上海厨卫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无论是展会的交通配套、展馆设置等硬件设施,还是展位服务、展览定位等都是需要逐步提高的。

  交通乱——地上塞车 地铁拥堵

  8日早上9点30分,正是周一的上班高峰期,广州的道路已十分繁忙,而在琶洲展馆附近,交通缓慢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当记者驾车进入到通往琶洲展馆的主要通道——科韵路时,塞车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科韵路的岔路口上,不少的车在路上摆起“车展”,进退维艰,在科韵路进入新港东路那段不足一公里的路上,记者用了足足一个小时才能顺利通过。在长长的车龙中,记者看到很多坐大巴或者开私家车的观众已经等不耐烦了,索性下车步行进入展馆。

  不要以为只有地上的车辆拥堵,地铁也并不让大家省心。8日下午5点,展会结束已经半个小时了,记者在离琶洲展馆最近的地铁站之一的地铁八号线琶洲展B出口看到,出口处塞满了累了一天的参展商和观众,但由于展会结束以后人流迅速增加,地铁方面进行了人流限制,乘客只能分批进入地铁站等候。当时天正下着小雨,但为了能腾出更多的空间,很多乘客都没有打伞,只能淋着雨等候进入地铁站,地铁工作人员拿着扩音器不停地提醒乘客不要拥挤,注意安全。但很多疲惫的观众和参展工作人员对于拥挤的人潮以及漫长的等待都显得很不耐烦,希望地铁公司能够取消人流管制,让乘客都进入站内等候。但始终都需要经过半小时左右的等待才能进入地铁站,乘坐八号线离开会场。

  在广州交通拥堵是每天的“家常便饭”,而在琶洲展馆周边道路,每次举办大型展会就遇上大塞车和地铁人流过多也不是稀罕的事情。广州建材展作为“亚洲建材第一展”其吸引力不言而喻,每一届的观展人数都是数以十万计的,所以说交通疏导是必须做好的工作。交通疏导不仅能体现出展会主办方在展会细节的处理是否人性化,更加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程度和城市形象。

  同样每年在琶洲展馆举行的、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是全球贸易盛会,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广交会的交通保障上,广州市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进行规范。据了解,每年的广交会期间,广州市交委都会派执法人员严查非法营运,发布广交会的交通指引、增加专线公交、调整地铁发车间隔等措施服务参展客商。广交会的各项交通疏导措施使广交会赢得了中外客商的赞赏,同时也使广州的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但广州建博会在规模和影响力都稍逊广交会,所以广州市政府对于建博会期间在交通管制措施和交通疏导的力度远远比不上广交会,这就需要主办方提早与交通部门协调,发布交通疏导信息,做好引导工作。在地面交通方面,主办方应该与交通部门协调,调派更多的警力在展馆周边的道路进行指挥和疏导,并在相关路段提示道路拥堵信息,提醒车主及时绕道。而地铁交通方面,可以在场馆内播放提示,提醒观众错峰离开,并在地铁入口处放置护栏,防止人群过度拥挤。

 

  停车乱——车位不足 安排不合理

  不要以为顺利闯过滚滚车流,来到展馆就能顺利参观,要进入展馆还得要找停车位停好车,但展会期间是“一位难求”。在琶洲展馆附近的各大停车场门口,等待进入停车的车龙很长,工作人员都忙着指挥车辆进入,向车主发放停车卡。但到了下午接近2点,记者再次进入停车场时发现,很多停车场都在门口竖起“车位已满”的牌子,要等上半个小时才能等到车位。而在周边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上,即使没有划定停车位,但早已被大大小小的车“占领”了。

  在2007年第九届建博会期间,曾经有媒体对展会的停车问题进行了系列报道,报道指出,在当年的建博会举办的四天时间里,有上千辆车因为违规停车被交警派“牛肉干”。而据当时记者的了解,很多前来观展的车主并不是有意违规停车,而是由于周边停车场标识不明晰,好不容易找到停车场但都被告知爆满,且现场没有工作人员指示停车,所以车主才无奈把车停在了宽阔的人行道上。

  琶洲展馆的“停车难”问题一直受到诟病,也是让很多参观和参展客商头疼的问题,而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完善,琶洲展馆附近的停车配套已有所改善,据了解,目前琶洲展馆附近有2050个临时停车位,有4840个地下停车位以及590个大巴车位。虽然各种停车位加起来有近8000个,但对比20多万的观展人数,这些车位还是显得太少,违规停车也显得很无奈。

  在展会期间,除了停车位难求外,停车收费标准也是很模糊的。记者曾经两天在同一停车场停车,时间都在三小时以内,但是有一次收费是10元,有一次却被收了14元。当问及工作人员停车收费标准时,他们只是简单地回答,每次10元。

  而记者翻查资料显示,在2009年第105届广交会开幕前,广州市物价局复函核准了海珠区琶洲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临时停车场的收费标准。物价局要求在广交会举行期间,南风东路西侧、凤浦路的停车场对机动车临时停放实行按次收费,其中,每次停放不超过3小时的,收费标准为小车5元/次·辆,大车10元/次·辆;超过3小时不足12小时的,收费标准为小车10元/次·辆,大车15元/次·辆。按照物价局的收费标准,在建博会期间停车场的收费属于违规,但对于很多外地车主,或者并不熟悉当地停车收费标准的车主来说,在“一位难求”的情况下,更毫无议价的能力。

  停车乱,乱停车似乎成为了琶洲展馆的一个死循环,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停车位,但对于不断增加的客流,增加的车位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另外,停车收费虽然有了标准,但是执行也并不到位,很多车主也一直被蒙在鼓里。

  办证乱——收费不合理 管理混乱

  “要买证吗?一个20元!”在展场中路、展场南路、会展中路等建博会的交通要道上,不少手拿十来个展会出入证的小贩一大早就向过往的路人兜售,一个出入证他们一般要价20块,如果有意向的还可以讨价还价。记者在沿路见到,这些小贩的生意还是不错的,有一些不想浪费时间排队办理出入证的客商都会选择购买这些小贩的出入证,虽然对于证件的真假他们无从辨析,但不少急着进场参观的客商还是希望能图个方便。

  为什么这些小贩能生意兴旺呢?记者发现,为这些小贩制造生存空间的不是别人,正是展会的主办方。在展馆A区,记者发现整个区域的办证点只有一个,而前去办理出入证需要填写一份表格,附上名片,还需要给20元的办证费。不少客商对于这个20元的办证费颇有微词,认为这个收费有点高。对比上海厨卫展、佛山陶博会等国内的专业建材展会,客商只要附上名片就能办理展会出入证的做法,广州建博会这个20元的收费确实有点高。另外,记者发现在出入证的挂绳和背面有不少的企业广告,由此推断,主办方已经在出入证的广告上获利,现在还要另外收取观众的办证费用实在是不厚道。

  对于很多参观建博会的观众来说,在主办方的指定办证点办理出入证不仅要花费金钱,而且还要花上时间排队填表,这样还不如直接到外面的小贩那里购买出入证,省时省心。所以在这样的对比下,不少的客商宁愿在外面购买没有保证的出入证,为小贩制造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虽然向路边小贩购买的展会出入证不能验证真伪,但奇怪的是记者拿着由主办方邮寄的VIP嘉宾出入证也曾在进入会场时被工作人员拦下。建博会第二天下午,记者在过安检的时候,工作人员扫描了证件上的条形码后就马上把记者拦住,说出入证是假的,不能进入会场。记者马上向工作人员解释,这个VIP证是主办方直接快递的,而且早上也在使用,并没有发现是假证。但工作人员并没有听取记者的解释,一直不让记者进入会场,直到工作组的组长到场,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以后才放行。

  在这样一个号称“亚洲建材第一展”的展会上发生这样“贼喊捉贼“的事情,实在是让人笑话。主办方邮寄的证件却被告知是假证,这样的小事体现出的不仅是主办方对于组织工作的大意,更加是主办方在展会管理工作的漏洞,一个小小的误会足以让参会的客商感到展会的不专业,工作人员在处理突发事故的不灵活。

 

  展位乱——人流引导不合理 展位冷热不均

  无论是在上海厨卫展、还是广交会上,展位棋盘式的布局是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处于主交通道上的展位在人流优势上是处于展馆边缘上的展位所无法比拟的,但也无可厚非。因为在展位的选择上,主办方是无法去设计每个展位都处于主通道上,而所有的参展企业也没有办法都能拿到位于主通道上位置,因而,在人流方面是会有所差异。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展会的主办方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人员的分流引导,或是弥补处于展馆边缘上的企业,对于参展企业提前通告展位布展情况,让其注意通道流向或是展位门口的摆设等问题。而且会保持着一种规整的棋盘式展位,使得每个展位都会有着几条通道可以到达,即便展位不是主通道,人流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散。

  建博会上,展位拼接带着一种随意性,两两合并或三家合并、甚至更多,展位比较大的地方可以设置几个入口,但是展位偏小的话,只能是设置一个门口,人流大大的减少了。因此,你所能看到的就是主通道上展位的人流像潮水涌动,而边角的企业虽说不是门可罗雀但也有这种趋势所在,这种情况在很多展馆都能体现出来。

  佛山浴室联盟的美可欣企业就是遇到这样的情况,虽说展位门口设置了纵横两条呈“L”的通道,但其展位人流相对于其他展位而言,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了。因为其展位门口处于其他展位的背面,若是不走入通道,是比较难发现美可欣展位的门口。

  相对比与广州建博会,上海厨卫展在这方面设置比较合理,一个展馆设置6个门口,前后各有一条主通道,左右还安排两条,即便是一个企业领取了两个展位,但在展位中间,展位会空留出一条通道,这让企业展位得到了一定空间的扩展,也让参展人流得到了一定的分离。

  而且,在广州建博会上,企业展位的布局非常凌乱,若是想要清楚知道某个企业在展馆某个方位,即便是知道展位号,展位的布局也会让人无从找寻,因为不仅是在企业展位展板上不会注明展位号,就连展馆的地面上也没有相关的指示号码,若是偶然发现连着的几个展位表明展位号,依旧没有办法标识到展位所在地,因为这些展位号呈现的是跳跃性的号码,这边是七十几,那边却是九十,无法辨识展位的布局与安排。即便是问保安,他也只是摇头表示不知道,唯一可做的就是你逛完整个展馆进行寻找。若是注意力相当集中,可以很快找打企业的所在展位,否则即便是整个展馆走遍了,也找不到展位所在地。

  展馆乱——展区分布散 指引不清晰

  “你好,请问停车场怎么走?我已经在这里转了好几圈。”“请问12.1馆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没有指示?”“请问,13.1要怎么下去,我下去的地方竟然是餐厅。”在广州建博会上,这是常见的事。假若不熟悉地形和展馆布置的人,是很难走出这个类似于迷宫一样的展馆。

  为了打造“亚洲建材第一展”今年的广州建博会继续承接了去年大规模的规格,开设了5大子展9大专业展区、超过37个展馆,展位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据主办方介绍,参展企业达到了数千家,观展人流达到12万以上。

  这无疑是一场人气超凡的展会。特别是在馆与馆之间的通道上,你可以看到的,除了人,还是人,像一片海浪,延伸到展馆入口的尽头。因而,对于这种大规模的展会活动,展馆指引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在展位上,除了在B层连接A、B、C区展区中的主要通道上设置了方位牌之外,其他展馆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展馆指引牌标识,让人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因此,各种问路的情况接二连三地出现。

  因为停车困难,很多驾车而来的观众总是不能精准地将车停在自己想要到的展馆门口,特别是将车停在展馆外部的观众更是难以把握自己想要去的展馆,若是停在附近,当然是幸运的,但若是停在6.1馆旁边,要去13.1馆,那就是一条被誉为广州建博会上的“蜀道难”,最多人问路就是出现在这里。

  按照主办方的标志所示,6.1馆去13.1馆,在B层通道中直接通过可直达的,但要清楚知道,这只能是到达13.2馆,去13.1馆必须要乘电梯下两层,楼层中间间隔一个餐厅,而标识去往13.1馆路中除了在电梯口打了一个回形标识的箭头之外,并没有任何标识,若稍微不留意,观众只能在餐厅和13.2馆中徘徊。但若由负一层通过,观众则会发现在A、B区的衔接处,B区的门口是不开放的,这就意味着观众必须选择两条路,一是返回A区通过B层通道通过,二是冒着大太阳穿过停车场从12.1馆或是9.1馆穿插而过。然而在走出A区各个展馆中抑或是出口保安处,都没有提示或通知观众B区负一楼通道不开放的信息。

 

  定位乱——品类不集中 专业性不突出

  已经走过了15载春秋的广州建博会,在成立之初,就将展会定位为致力为建筑装饰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为此,展会从天花到墙到地面,从厨房到卧室到卫生间,汇集了卫浴、厨房、整体家居、衣柜、建筑装饰五金、门窗、天花、吊顶、自动门及门控五金、室内装饰、装饰玻璃、墙纸等数千家建材行业巨头和知名品牌参加,差不多整个大家居领域除了家具、饰品外,其他都基本齐全了。

  由此可见,广州建博会可谓是一场海纳百川、综合性全方位的业界跨领域经营“大家居”展会,是各大展会当中涵盖范围最为广阔的。因此吸引了各个领域的经销商过来观展,人气非常旺盛。

  据主办方的展位图显示,卫浴企业在7.1-8.1馆,6.1馆为瓷砖企业展馆,9.1馆主要是机械企业展馆,12.1及13.1为园林及户外、石材、化学建材、涂料、新型材料……凸显的十分规范与标准。

  但实际上,6.1馆的瓷砖企业三三两两的并不多,反而卫浴五金配件占多数,而号称7.1-8.1馆的专业卫浴展馆,品类也不集中,淋浴房、马桶企业、五金配件展位没有进行专业的区分展区,随意穿插其中,就连泳池设备、照明电器都可见到,随处都是“又一村”的感觉。而13.1馆凌乱感更甚,除了佛山浴室柜和淋浴房企业相对比较统一、集中之外,音响设备、机械设备、瓷砖企业、涂料产品、五金配件、墙纸等展位乱来一通,噪音溢满整个展馆,偶尔一段高亢的音乐更是扰人心房。甚至是儿童玩具的遥控飞机,你也可以在这个展馆看得到,可以说是怎一个“乱”字了得。

  尽管,整个展会规模很大,人流很多,参展品类很齐全,但依旧显得很凌乱。专业品类展区中,大品牌参展的企业并不多。在卫浴这一块更是如此,主办方所标榜的东鹏、鹰牌、恒洁、浪鲸、科勒、TOTO等大企业都舍弃家门口旁边的展会而追随更加专业的上海厨卫展而去了,唯一吸引人的只有作为建博会长期“客户”的潮安卫浴团队,以及首次出击的佛山浴室柜和淋浴房团队,但有着25家企业组成佛山卫浴团队却安置在环境最嘈杂、位置最偏僻、最难找寻13.1馆中。

  广州建博会虽然与上海厨卫展同样涉及到了厨房卫浴等,但是,广州建博会还是以厨房、门窗等建材为主。相对于新产品倍出、大头企业扎堆的上海厨卫展而言,广州建博会参展的卫浴企业对待展会态度比较随意,很多企业都没有推出新品,而是沿用去年或是上海展的产品进行展示,不少企业更是打着卖产品的念头而去,在展位安排一两个业务人员就可以了。而对于卫浴品类的观众,专业性观众并不多,拖家带口出现在展位上的却是不少,不少临时赶制、细节处理不好的卫浴产品都能博得满堂彩。

  记者后记

  长久以来,大家对展会的关注无非是在人气、规模、产品上下大功夫,从来没有去细细的感悟其中的细节。

  作为行业媒体的记者,我们也随大众奔赴了广州建博会。短短的两天时间,我们在展会上遇到了很多我们之前没有过于关注的问题:在来回的路上,我们都经历了各种道路将近1个半小时的塞车列阵;也尝试被拒在广袤停车场之外的公路上,不得不选择停到离8.1展馆有3公里之远停车场的困境中;也有过在大雨中,被淋湿衣服的情境,踩着近有积满水的路面穿插在A、B展区之间;我们曾有过因未留意到那个回形的箭头而在13.2和餐厅中徘徊的经历;我们更有过携带主办方用顺丰快递过来的入场证件却被认为是假证而被拒之门外的情形;我们也听到企业抱怨主办方对于展位的不合理布局,特别是在那时不时响起高亢的音乐听到更多埋怨的声音;我们甚至还有过带领找不到停车场的东莞观众去找寻他停车的所在位置,当时的那名观众表示他在13.1馆徘徊许久却找不到出口;我们也曾想过将我们的证件转手卖给那些在门外等待回收证件的门票贩子,因为两个证件可以换回5块钱……

  也许,在建博会开展以来,这些问题就已经存在,但由于大家都在展会大规模和人流量的掩盖下,被观众熟视无睹了。因而,负一层的展馆通道上随处可见的观众席地而坐,而主办方也未曾想过要人性化一点,设置一些座椅供观众休息;主办方为了扩大展会区域与规模,却忘记了企业展位对于人流量的需求;主办方记住了展会的大规模可带来大量人流,却忘记了要专业化的统一规划。因而,很多产业的大型龙头企业都纷纷离开了广州建博会,特别是陶瓷卫浴这一块,更是如此。大型企业都纷纷选择其他更加专业化的展会,如厨卫著称的五月上海卫浴展,陶瓷为主的十月佛山陶博会,中山淋浴房展,福建水暖卫浴节等地区性专业展会。

  其实,在今年的广州建博会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始终如一的建博会忠实粉丝潮州卫浴展团,也留意到了首次以佛山卫浴名义参加展会的浴室柜联盟企业和淋浴房专会的企业。他们的出现,无疑是这次展会卫浴专场中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但广州建博会要继续演绎家居建材行业“晴雨表”、“风向标”角色,逐渐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主办方需要更加注重展会的品质与实际效果,毕竟,对于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根据展会的实际情况来参展。然而,细节也是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何彩娴 黄晓丹)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