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厉以宁:中国不要被中等收入陷阱说法限制

厉以宁:中国不要被中等收入陷阱说法限制

2012-12-31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责任编辑: 阅读:1130
0 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人均GDP达到5431.8美元,已经跻身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近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多重矛盾也日益凸显,加之中国GDP增速连续9个季度下滑,再次引发了对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

    与很多人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不同,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近期公开表示,并不认同中国要步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观点,并提到新的改革红利正在替代旧的红利,指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实体经济的回归与转型,扩大内需最重要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任何阶段都有“陷阱”

    经济观察报:近期您对中国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进行了批驳、纠正,并提到“新人口红利”、“新资源红利”和“新改革红利”正在替代旧的“红利”,这与一些悲观论调明显不同,为什么您对中国经济如此乐观?在谈到改革红利时,为什么要重点强调“顶层设计”?

    厉以宁:“中等收入陷阱”是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4000美元以后,遇到的问题、困难将会越来越多,经济就容易进入到“瓶颈”状态,导致长期出现经济增长停滞、国民收入徘徊的一种状态,于是就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像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等收入陷阱”的提法是有借鉴意义的,但这不是规律,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收入阶段都会有陷阱。中等收入水平的上限是12000美元,现在有很多国家人均收入长期处于1000美元以下,而有一些南欧的国家老早人均收入就过了12000美元,同样发生经济停滞,像希腊,曾经被世界银行作为一个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表扬对象,人均GDP达到26000美元了,可是现在不是又落入“高收入陷阱”了吗?日本前些年人均收入就达到40000美元了,但近几年经济一直是停滞不前,所以说,不要只看到中等收入水平才有陷阱,人均收入超过了12000美元仍然会有陷阱。在任何国家,任何收入阶段,只要不创新,不改革,都会遭遇新的陷阱。

    中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是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需要对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做好正确的、充分的准备。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发展到现在,各种红利已经基本都用完了。人口红利,廉价劳动力没有了;资源红利,土地越来越少了;改革红利,原有的改革措施,改革作用也已经基本发挥完了,由此就产生了一种悲观的情绪,甚至有企业认为留在中国有没有前途,开始向其他国家转移,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来的优势没有了,就需要创造新的优势。

    中国正在创造新的发展优势。以人口来说,很多国家经济发展都要经历享受人口红利这个阶段,现在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了,技工时代是中国下一步要走的路子,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这样的话就能形成一个技工时代。等到东南亚国家进入技工时代,我们就要向高级技工时代过渡;东南亚国家向高级技工过渡,我们就得向专业人才过渡。要发展新人口红利关键是在于创造。

    新的资源红利从哪里来?关键是要加大科学技术的创造。像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对缓解沿海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中西部地区苦咸水、微咸水淡化利用,保障水资源持续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像鄂尔多斯市多年来进行沙漠改造,发展绿色支柱产业;内蒙地区改良草种,培育蛋白质含量高,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草种,这些都是利用科技创造新的资源优势。

    再就是新的改革红利。应该讲,在一定时期之内,原有的改革措施,改革红利作用已经基本发挥完了,而新的改革措施是需要顶层设计的。所谓顶层设计主要是统筹安排,在统筹安排之下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就以集体林权改革来说,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公布了集体林权改革的决定,实现了三个突破:第一,过去的农业承包制是30年不变,这次集体林权改革是70年不变,于是农民可以放心种树,积极性提高了;第二,林地可以抵押,可以转让,整个集体林区经济就变活了,林下经济发展起来了;第三,林权承包到户,每户都有林权证,这样一来,整个的集体林权改革就活跃起来了。

    需要说明的是,像集体林权这样的改革只有中央才能做出这样的抉择,是需要通盘考虑的,所以今后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需要综合配套改革,才能取得较大的改革成果。

    经济观察报:按照您的分析,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厉以宁:从今后十年来看,我们不要被什么人口红利用完了、资源红利用完了、改革红利用完了等等限制发展,也不要被“中等收入陷阱”的说法限制,而是要明白中国经济重要的发展优势是靠我们创造的,要坚持制度调整和技术突破两者并重。仅有技术突破没有制度环境是不行的,光有制度环境的改良没有技术突破也是不行的,牢记这点就行了。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