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莫以成败论莫言

莫以成败论莫言

2012-12-08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 阅读:1448
0 0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举国欢腾,它的意义远远超过奥运会金牌,奥运会冠军很多,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却极为稀缺,所以珍贵。此外,恰如原文化部长王蒙所说,任何一个作家,任何一个文学现象,实际上和他的人文环境分不开的。所以说是这片沃土,是人文环境孕育了莫言。

    成功的是莫言,但成功的背后却是无数无名英雄默默无闻的支持。莫言的主要作品,在海外的传播,主要归功于一些翻译家,瑞典译本由著名翻译家陈安娜翻译,而译者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原作的文学魅力和艺术水准。在英、法市场上,莫言作品是在欧美文坛上享有广泛声誉、年逾古稀的翻译家葛浩文所翻译。他被中美媒体称为“唯一首席接生婆”,可以说没有这些大师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莫言,因为翻译是中国作家的作品走向世界舞台最大的阻碍因素,在欧美文坛,够得上水准的汉学家不到20人,所以说莫言是幸运者。

    莫言的作品,如果只是在文坛上传播,那么还只是停留在文学爱好者的范围内传播,幸运的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红高梁》被著名导演张艺谋看中,将其演绎成声情并茂的电影,为中国电影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级大奖——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可以说,它是中国电影的高峰,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高峰。《红高梁》电影将莫言的作品,推向了国际上的大众市场,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为什么成功的是莫言?王蒙说,中国当代有一批优秀的作家,例如:韩少功、张炜、王安忆、余华等等,虽然优秀的人很多,但成功的却永远是绝少数,这里有环境,人际关系,机遇等很多偶然因素。例如,诺贝尔奖青睐植根于生活,偏爱行事低调的作家,许多偶然的因素加在一起就决定了莫言成为获奖者。一向低调的莫言本人也说“获奖不能代表什么,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也可以被世界所认可”。

    世人过于看重成功,而忽略了成功的前提是优秀,没有优秀,哪来成功,而优秀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当年莫言喜欢读书,愿意替人打工换几本书来读,晚上空闲坐在门槛上在豆大的灯火下读书,以致门槛都被坐得凹下去了,莫言就是通过博览群书,深入社会底层,深刻描写小人物的命运而优秀的,但成功只是各种机缘所造成的,并非个人可以主宰的。因此世人的目标应该是追求优秀,不必过于看重成功,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道理。事实证明以成论英雄的观点是有害的。由于人们过于看重成功,过于看重诺贝尔奖,因为拿不到它而否定一切,例如马云说我们一直说我们这一代人拿不到诺贝尔奖,我也保证我们这代人很难得到。

    对陶瓷工业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陶瓷工业迅速发展的机遇,造就了一大批的企业和人才,例如东鹏、新明珠、金意陶、简一、嘉俊、博德等优秀企业及领导人物,但是在行业中还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他们致力于创新,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没有遇到好的机遇,始终默默无闻,他们处于金字塔底部,但这些企业却在底部支撑了陶瓷工业的发展,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政府,媒体、协会、各种社团要改变以成败论英雄的世俗眼光,发现并支持那些有潜力的小企业及人才,他们是我们明天的希望,也许他们之中有些优秀之处,是那些出名的企业所缺乏的,因此,希望在论坛或各种集会中,多多聆听他们的声音,给予更多的支持,让更多的微小企业及人才能有机会脱颖而出。

    以成败论英雄是社会的主流观点,因此才有“只有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的说法,但社会上成功者毕竟是少数,社会要前进,就需要全体的努力,只有当全社会都努力追求优秀之时,才会有社会进步和企业的兴旺。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