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水下考古调查:南海出水大量陶瓷器

水下考古调查:南海出水大量陶瓷器

2012-11-26 来源:《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 阅读:1459
0 0

  “大海浩瀚无边,平静的海面下蕴藏的文物难以计数。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心的南海,水下文物更是丰富,这是海南一笔巨大的宝藏。”昨日,2012中国南海出水古陶瓷暨南方色釉陶瓷学术研讨会在海南万宁市兴隆镇召开,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名专家探讨南海下水考古发掘研究的最新成果。

南海出水大量陶瓷器

    南海出水大量陶瓷器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表示,近10多年来的水下考古调查,在南海的西沙群岛等海域发现了近百处自五代直至清代各个时期的水下遗存,出水了大量的陶瓷器,内容涵盖古代各主要贸易陶瓷产地的产品,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以及中国、东亚、东南亚、西亚的贸易陶瓷史提供了非常丰富、珍贵的实物资料。通过对南海出水陶瓷资料的观摩、研究与探讨、交流,进一步深化对南海出水古陶瓷的认识并推进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

    三沙市管辖海域考古发现沉船123处

    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介绍,南海水下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经济、艺术、科研价值之外还具有独特历史价值,在维护国家主权、解决领土争端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王亦平表示,海南省在三沙市管辖海域的考古发现沉船123处,其中,南沙群岛海域8处,中沙群岛海域(黄岩岛)1处,西沙群岛海域114处。主要集中在西沙群岛的北礁和永乐环礁,沉船分布比较集中。目前发现的文物年代基本在北宋、南宋、元、明、清几个时代。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调查相对较少,已发现的沉船分布在牛轭礁、五方礁、美济礁、永暑礁和黄岩岛海域。

    目前,海南省与公安部进行联合调研,将在西沙无人区建立海上监管平台,利用GIS和RS遥感系统以及视频进行监控。“未来将在西沙永兴岛建立中继站,用卫星传输等技术把相关数据实时送到本岛文物、边防等单位,有利于在远海加强执法力度。”王亦平说。

    下一步海南省将持续开展考古调查工作,将环礁周边、岛屿离岸60米等深线水域纳入探查和保护范围。公布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区,实施遥感、水面监控和水下监测等保护手段。加快在本岛的科技保护和展示研究机构建设,随着本岛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将会形成一个强大的信息平台、科技平台和监控指挥中心。同时,有望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提供更多的国际合作空间。(记者常珊珊)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