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曾偶读IBM总裁的一篇文章,介绍了IBM经历百年而长盛不衰的经验,看后很有感触,现将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共享。虽然我们的事业未必都能历经百年,但巨人的经验对今天弱小的我们来说总是有借鉴的价值。
IBM百年长盛的经验主要有三条:首先是在于引领商业应用趋势;其次是有时必须敢于冒险;最后是重视文化,把文化当作一种竞争的利器。
引领商业应用趋势。说白一点就是要把握市场和消费发展趋势,并主动加以引导。要做到引领,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包括: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现在大家都知道IBM是一个高科技国际化大公司,但IBM创立之初是生产打孔机和切肉片机的,可不是现在大家眼中的IBM。IBM正是靠一步步的创新,不断引领市场趋势(这里特别说明的是,不是引领一时的潮流)而发展壮大。IBM前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就说过:“若不能影响未来的客户,公司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他还说:“一个公司绝不要以为今天生产的东西,今后10年还会满足顾客,绝不要这样想。”
IBM第二条经验是必须敢于冒险。从历史上看,许多公司失败是因为在市场转型期动作太慢,没有做出决断。大家都知道的互联网革命,那时候很多公司接二连三的倒闭,那是因为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了,公司却没有果断采取新的模式去适应社会的发展。IBM一直是电脑业的世界领跑者,为了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1960年IBM就做出一次大冒险,这就是sytem/360,是世界上第一款指令集可兼容的计算机。当然,所有冒险必须建立在基本的信念基础之上,你必须坚信某样东西,不然豪赌会铸成大错。
第三条经验就是文化。文化是IBM拥有的最重要的竞争工具,具体包括系统思维的文化、分析的文化和更高工作目标要求的文化。
什么是系统思维文化?就是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而要看事件的本质;不能只看一面,而要看事物的全面,不然就会掉进瞎子摸象的处境;要看事情的全过程,不能只看过程中的某一段。因为事情往往复杂而不具透明性,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法预测,彼此之间的关系也难以把握。我们从小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所有系统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就需要一种系统思维的文化,有了这种系统思维的文化就能够对某一事情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清楚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很多企业喜欢跟风,往往就是缺乏系统思维的文化,缺少对事物根本认识所致。
如今,系统思维的基础往往是分析和数据,所以,第二种文化是分析的文化,这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分析的文化可以使自己避免拍脑袋作决策,从而使决策和经营更科学、更有效。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这方面尤其欠缺,公司没有建立分析的基础数据系统,所以往往只能凭老板的直觉,一人说了算。但直觉会因每个人所处的地位、环境、经历等不同而千差万别,不同的人认知会完全不同,所以,没有分析文化往往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直觉很多时候总是对的,但一旦发生错误会全盘皆输。
第三种文化是更高工作目标的文化。对许多公司来说,一切都是为了生意,为了创造利润,但如果仅仅是为了今天赚钱而停止不前,因短期利益而出卖未来,肯定会因为跟不上时代步伐而丢失掉发展的机会,赚不到大钱。如果公司转向更高价值,接受积极的文化,只有着眼于未来,未来才会引领公司走的更远,就有机会将公司做得更大,甚至影响社会,这正是一般企业与优秀企业和伟大企业的区分。
简一陶瓷创立只有短短八年的时间,远远谈不上百年企业目标,但我们一直坚持创新,引领趋势,从最初的抛光马赛克,到后来的羊皮砖,再到今天的大理石,我们一直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也一直走在同行的前列,并影响行业产品发展方向及消费趋势。在创新的过程中,简一是敢于冒险,并非常决断。在羊皮砖还是很畅销之时,果断推出仿大理石产品,并聚焦于这一产品,坚信这是一种长期需求趋势,简一立志做该品类的世界第一,这一信念从一开始到现在从未动摇过,今后也不会。
简一发展的八年历程,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系统思维,系统运作的文化;敢打硬仗,善于打硬仗的文化;以及不断追求更高目标,自我攻击的文化。我们一方面坚信要做大理石领导品牌的信念,同时也在建立和完善配称系统,具有系统思维和系统运作的基础。简一自创立之初,条件就十分艰苦,靠一个困难一个困难的跨越而走到今天,从而形成简一坚毅不拨的性格,敢于挑战的勇气,敢于冒险的风格,积极向上,永不止步的精神。虽然简一历史很短,目前公司规模也很小,但我们相信只要坚信自己的信念,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脚踏实地往前走,谁说将来不可以成世界陶瓷界的IBM?
曾有友人用下面一段话描述过简一:一颗倔强的种子,掉在悬崖之上,从出生那一天起就经历风吹雨打,但它仍然在顽强成长,虽然今天仍然很瘦小,但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棵伟大的迎客松,这就是简一。(作者/李志林)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