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2012年8月12日,记者走进了位于湖南长沙的马王堆建材市场,与数百名长沙市民一起见证了“爱童行.汇爱心”萨米特爱心书包大召集长沙站的成功举办。活动当天得到了诸多消费者的关注及支持,并在短时间内在当地迅速形成了爱与美的品牌口碑。活动的成功,与其营销模式有着紧密的关系。那究竟活动背后的取胜之道是什么呢?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长沙萨米特总经理杨艳辉。
(记者:记 杨艳辉:杨)
记:杨总,您好!请问萨米特举办这场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杨: 首先,一直以来,萨米特都乐于公益慈善活动,努力践行服务社会大众的义务,积极参与扶贫助学事业。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尽微薄之力,帮助长沙贫苦山区小学孩子实现他们的书包梦。第二,我们希望广大消费者将对萨米特陶瓷支持和热爱同时也转变成一种积极有意义的行动,并将这种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记:这是长沙萨米特首次运用慈善营销模式,杨总是怎样看待这种营销方式的?
杨:我对这种社会公益营销模式的前景很有信心,你到外面市场走走就知道原因。铺天盖地的各类广告,优美却空洞的广告语已经不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也无法引起消费者的共鸣。生活在营销手段日趋泛滥的今天,“慈善营销”模式的出现,一来可以绕过长期以来消费者对商业营销手段的倦怠感,提升品牌本身的社会公益形象,赢得口碑;二来符合消费者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可以这样说,慈善营销模式所依托的都是人们崇尚奉献,追求友善的本性,既能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又具有市场商业效益,倒也是各类营销模式中不错的一个。
记:目前公众会对很多慈善营销的最终目的提出质疑,那您觉得成功的营销模式其关键是什么?
杨:其实成功进行慈善营销并不容易,这中间最为关键的是可信度和透明度,这也是捐赠者最高的信心来源。爱心捐助资金源于社会大众,每一分钱的善款流入和支出,都应该有据可查。
记:那在这场活动中,是否有遇到过让您触动至深的一幕?
杨: 我记得那是一位60多岁的老伯,背有点驼,穿着有点破的背心短裤。当时他就站在店门口一直看着活动宣传画,那画面是一群小孩在一所由木板搭建的残破木屋里学习情景。随后他从裤兜里找出一些零散的钱走到前台旁,把一张张钱用手摊平好递给一位同事,他的手布满老茧,我看了都心疼。那位同事蛮惊讶,接过钱后招待老伯坐下,递给他一张爱心卡和笔,还耐心说明卡的用途和意义。老伯听得也很仔细,后来他把写有祝福的卡贴在爱心墙上转身走了,那张卡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几个字。后来从同事口中得知,老伯是附近捡破烂的。曾经我以为这情节只会出现在荧幕上(笑),没想到真实地发生在我跟前。其实让我触动的画面还有很多,那天来的人有一家大小一次捐了六个书包,有的专门从外地过来的,还是抱孙带儿…在我们身边,很多人虽然没有富人显赫的身家,每个月也只领着微薄的薪水养家糊口,但他们同样有着一颗富有的心。
记:在您看来,这种慈善营销模式带来怎样的影响?
杨:可以说,虽然这是长沙萨米特首次运用这种营销模式,但它却对提升萨米特品牌的内涵和形象起到很大的帮助,萨米特品牌在长沙的影响力将会增大。当然,这效果并不是一两场活动就能体现出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萨米特品牌还将会在其它地方举办更多的此类公益活动。
记:活动从前期准备到进行获得很大的成功,请问,接下来活动的后续工作如何进展?
杨:目前,我们已经将活动当天筹集的善款转交给麦田计划长沙分站,由他们负责购买爱心物资,在八月中旬和我们长沙萨米特一起送往湘西保靖贫困小学。为了方便消费者追踪这次爱心接力活动的动向,我们会通过萨米特陶瓷官方网站及微博发布报告,列明活动所筹集的善款、购买物资的情况及最终去向等信息。同时,我们也会主动、公开地接受消费者、媒体、社会的监督。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