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如2010年9月26日二期生产线顺利投产一般,江西欧尔玛陶瓷再次备受佛山媒体关注。不过这次媒体关注的内容并非积极向上的正面报道,而是涉及企业名誉甚至生死存亡的“负面新闻”。
2012年6月26日,有关欧尔玛陶瓷被法院查封、濒临倒闭、破产的谣言像病毒一样在江西迅速蔓延开来。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欧尔玛陶瓷俨然一座围城——“城里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城外人”却误认为城里动荡不安、土崩瓦解在即。
江西欧尔玛陶瓷生产车间内正在忙碌的工人。
突如其来的“噩耗”
在江西欧尔玛陶瓷做了三年的采购总监的郑甲子从未像近几日这般忙碌,一天之内要接到好几十个电话,“都是供应商打过来催款和打听公司经营状况的”。
2012年6月26日,是他端午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这一天他并不匆忙的从家里赶回位于宜丰县良岗工业园内的公司上班,公司如往常一样,大门敞开着,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反常迹象,厂房内正在运转的生产设备传出阵阵粗糙的机器轰鸣声,办公大楼内的工作人员也如往常一样各司其职——显然他们还不知道有关欧尔玛公司被法院查封的负面新闻已经在佛山传得满城风雨,并逐步开始向江西蔓延。
最终“纸还是包不住火”,平静的工厂很快被听到“风声”后找上门来的供应商给打破了,掀起阵阵喧嚣。
“郑总,你们厂好端端的怎么会被法院查封,快要倒闭了啊?有这回事吗?”和众多供应商一样,第一次被电话告知这样的“消息”,他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同时也觉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 面对供应商们接二连三电话,郑甲子如此重复回应道。
6月26日下午,欧尔玛公司召开相关紧急工作会议,向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员工宣读了这条对于公司而言事关重大的“负面消息”。不过,欧尔玛陶瓷的员工面对此事却心知肚明,他们比任何外部人士都更加清楚、了解公司的近况,“这不是明显的诽谤和污蔑吗?” 欧尔玛陶瓷内部一位职员告诉记者,“这条消息太耸人听闻了”。
“这条谣言究竟是从何处传出”。这样的疑问萦绕在诸多欧尔玛员工的心头。起初,他们想到的是江西同行陶瓷企业的不正当恶性竞争。不过,这第一时间的反应随即被他推翻,“我们和很多陶瓷企业都相处融洽!不至于有人会蓄意报复我们,况且这样的事情一旦被曝光,对他们也并无好处啊!”
事实上,这样的“谣言”,不仅让欧尔玛员工惊愕无比。也让不少上游供应商和江西陶瓷企业觉得不可思议。“欧尔玛陶瓷在宜丰当地以及周边也算得上是一家比较有实力的企业,那么多比它差的小企业都没倒闭,它怎么就出事了呢!”高安某知名陶企负责人听到这条“谣言”后,认为这不太真实。
“我白天去他们工厂的时候都还一切正常,晚上回来时却听到朋友说他们被法院查封了,劝我近期要注意点”。江西欧陶科技与欧尔玛公司有大量的业务往来,在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谣言”后,该公司某业务员显得比较镇静,并没有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欧尔玛公司确认及催款,“我当时觉得欧尔玛倒闭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就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尽管如此,可这事经媒体报道后已经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难道还有假?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一些供应商还是主动找上了门。“这些天我都不知道接了多少个电话,招待了多少供应商”,欧尔玛陶瓷的高层们有些疲于应付这样的场面。
谣言在江西疯传 答案却躺在佛山
6月28日黄昏,记者站记者电话联系上了该公司某位高层,彼时的他仍然还不知道谣言的出处,只是听人讲起“网上传得很疯狂”。
实际上,谣言在江西疯传,答案却躺在佛山。
欧尔玛陶瓷总经理肖鸿声是公司最早发现这条负面“新闻”的。6月25日下午,他正在位于佛山华夏陶瓷城内的新中源大酒店出席佛山某企业的十周年庆典。
闲暇之余,爱关注行业大事的他随手拿起酒店内“躺在”报架上的一份行业报纸细细阅读,头版左下角处的新闻内容揭开了谣言出处的答案。《江西欧尔玛陶瓷被法院查封》的标题猝然间跃入了这位企业家的眼帘。而此时,关于欧尔玛陶瓷被查封、濒临倒闭的谣言还未传播到江西。
至于这篇报道为什么会出现,肖鸿声对其中的内幕很门儿清。“这绝对与公司和华信达窑炉之间的经济纠纷有关”,他坚称。
不过,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公司和佛山华信达窑炉公司之间的经济纠纷会以如此之快的速度被媒体曝光、放大,而且还是被刊登在报纸头版的显眼位置。“媒体太不负责任了,怎能不向我们求证虚实就随意报道呢?这不是严重损害我们公司的声誉吗?”肖鸿声向记者坦言,报纸的内容太过于怵目惊心。
据他回忆,6月份的一个晚上,他曾与华信达窑炉董事长罗兵根及某行业报纸总编辑三人一起在佛山吃饭、商量解决供应款的事情,对方曾暗示会通过新闻媒体的途径解决此事。“当时我回应他们不必小题大做,登报不可取”,肖鸿声向记者表示,当时对方的态度并不是很执拗。
“没想到,他们还是这样做了”。 看到这篇被见诸报端的报道后,肖鸿声认为其多处内容与欧尔玛公司的实际情况不符,于是当即给华信达窑炉董事长罗兵根打了电话,“但对方却表示并不知情”。
事后罗兵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对此事确实不知情,亦没料到双方之间的经济纠纷会被媒体曝光,同时他也对报道中的部分内容有所质疑。
肖鸿声告诉记者,谣言传出后,欧尔玛公司立即通过多种途径向外界澄清事实,证明公司经营状况一切正常,并非像外界传言那般被法院查封、资金链断裂、徘徊在破产的边缘。
饶是如此,谣言的力量仍旧锐不可当。听到“风声”后找上门来的供应商接踵而至。和忙碌的供应部一样,销售部的日子在生意冷清的淡季里也过得并不清闲,“很多经销商在打款的时候变得异常谨慎和迟疑,我已记不清向多少个客户解释了多少遍”,欧尔玛陶瓷某品牌负责人无奈的向记者表示。
“因为听信谣言,有很多客户甚至都不敢再和我们合作了”。该负责人说。
“喊冤”的陶瓷厂
“欧尔玛陶瓷被法院查封、资金链断裂”的谣言在江西广为流传,多位江西本土供应商及陶企负责人获知消息后,纷纷联系记者站确认谣言的真伪及了解事情真相。
6月30日,记者为此专程赴江西宜丰展开实地调查,核实谣言真伪,并着力向外界还原一个真实的欧尔玛公司。
这一天的宜丰县郊无风无雨,天气燥热。欧尔玛陶瓷宽敞的大门在一个环状路口边缘十分显眼,工厂大门敞开着,门口保安对每一位试图进入厂区的陌生人仔细打量,显得格外的小心翼翼。“这些都是为了防止有人借机来公司聚众闹事”,欧尔玛陶瓷某员工称。
在这家占地400余亩的陶瓷厂,记者并未察觉任何被查封的异象:生产车间里的机器设备正常运转着,食堂一角炊烟袅袅,办公大楼内的工作人员用忙碌的身影向外界人士诉说着这家正处于舆论风口浪尖上的陶瓷厂如周边陶瓷厂一样正常经营。
“这个报道存在着许多失实的地方”。在欧尔玛陶瓷的总经理办公室里,肖鸿声指着那份在头版刊登他们公司负面新闻的报纸的复印件说道。
他当场向记者指出了这篇报道的多处不实内容:“我们公司并未被法院查封,仅仅只是部分银行账号以诉前保全的方式被冻结,而账号被冻结也不是因为销售出了问题,没钱付清供应商货款”。
“房产也没有像报道所说的那样被法院冻结,否则我们公司早就不能正常生产和办公了”。
肖鸿声还向记者透露,公司此前遭冻结的部分银行账号里面仅有5万元,“这对公司的财务及资金流几乎构不成影响”。
而记者从多家听到“谣言”后前去催款的供应商处了解到,欧尔玛陶瓷在部分银行账号被冻结期间,已向他们结清了该月应付的供应款。资金仍可以自由流动。
某业务范围遍及江西且与欧尔玛陶瓷有合作往来的原料供应企业的业务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江西陶瓷企业的压款现象很普遍,欧尔玛陶瓷亦存在压款行为,“但这样的压款在江西陶瓷企业中十分正常,不压款才是不正常。”
该人士还表示,当前的行业形势不够理想,陶瓷企业压供应商货款是行业里的潜规则,全国各地的陶瓷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压款行为,这点在业内已是心照不宣的共识。
“这让外界产生了误读,误认为我们公司因销售不畅、资金链断裂而已经‘英年早逝’,但实际上我们公司的各个环节都很正常”,郑甲子向记者大诉冤屈。这一天,他的工作强度明显要比前几日轻松许多,再也不会有供应商因催款而打爆他的电话了,“因为我们已经把该付的供应商货款都结清了”,他说道。
一位自称与欧尔玛陶瓷总经理肖鸿声、华信达窑炉董事长罗兵根二人都熟悉的业内人士在网上发布消息称,肖与罗二人私交甚笃,在两家公司的经济纠纷上,双方均称对方太不给面子,这让他在哑然之余也看到了企业主的无奈。“在合同和人情发生冲突的时候,还是以合同为主。”(记者 操儒冰)
江西欧尔玛陶瓷运营正常银行账户被冻结另有隐情
2012年6月22日,佛山某行业媒体于头版处刊登《江西欧尔玛陶瓷被法院查封》一文,随后各大行业网站纷纷予以转载报道,此事迅速在业内掀起轩然大波,舆论声哗然一片。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有关欧尔玛陶瓷被法院查封、濒临倒闭的谣言在江西陶瓷界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来。与之有合作往来的上游供应商及下游经销商们的神经在此时显得异常敏感,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以最快速度确认谣言的真实性并最大限度的挽回经济损失。
谣言传出后,欧尔玛公司立即通过行业媒体、网站等渠道向外界澄清事实,证明公司经营状况一切正常,并非像外界传言那般被法院查封、资金链断裂、徘徊在破产的边缘。并表示欢迎各路媒体记者到欧尔玛陶瓷有限公司实地调查、报道。
截止6月28日晚,网络上转载、报道《江西欧尔玛陶瓷被法院查封》一文的网站已经超过了30家。其中该篇报道最早被转载的时间为6月25日,多数网站的新闻标题在原文基础上有所改动,标题为《江西欧尔玛陶瓷资金链断裂,银行账户被法院查封》,但仅有少数网站已从新闻版块上删除该文。
江西欧尔玛陶瓷总经理肖鸿声认为,《江西欧尔玛陶瓷被法院查封》一文中的内容与公司的实际情况大不相符,“我们公司并未被法院查封,仅仅只是部分银行账号以诉前保全的方式被法院冻结,而账号被冻结也不是因为销售出了问题,资金链断裂,没钱付清供应商货款”。肖鸿声表示,欧尔玛陶瓷目前已建成两条陶瓷砖生产线,在销售上并未出现问题。
“房产在公司与法院的协商之下亦未被法院查封,否则我们公司早就不能正常生产和办公了”。肖鸿声还透露,公司此前遭冻结的部分银行账号里面仅有5万元,“这对公司的财务及资金流几乎构不成影响”。
而根据多家听到“谣言”后前去催款的供应商介绍,欧尔玛陶瓷在部分银行账号被冻结期间,已向他们结清了该月应付的供应款,资金的确可以自由流动。
“这让外界产生了误读,误认为我们公司因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破产的危机,但实际上我们一切正常”。欧尔玛陶瓷供应总监郑甲子认为报道对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太大了。
“因为供应商催款,我们这个月的资金预算也比平常多出了许多”。郑甲子说,谣言不仅抹黑了欧尔玛公司的名誉,其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亦十分明显。“我们的销售渠道主要是以工程装修为主,有关公司濒临倒闭的谣言传出之后的几天,产品销售额较往常下滑明显,很多客户因此都不敢再和我们合作”。(记者 操儒冰)
对于《欧尔玛陶瓷被法院查封》的报道给欧尔玛陶瓷带来的重大影响,本次事件中的另一关键人物——华信达窑炉公司董事长罗兵根表示始料未及。
对于媒体的报道,他指出是佛山某行业报纸记者与其进行一次个人专访时谈到目前行业情况和现象时顺便提到的,也没想过对方会将这些信息整理、并进行具体报道。对于该报道的见报,罗兵根表示事先他并不知情。
另外他指出,在采访时,他并未提及报道《欧尔玛陶瓷被法院查封》一文中关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建陶市场低迷的原因,欧尔玛陶瓷销售渐见困难”的说法,至于媒体从何得知他也并不清楚。
“提起诉讼和银行账户被冻结确有其事,这是法院在接到诉状之后执法的必然程序。”罗兵根解释。“这一次采取法律的手段对欧尔玛公司提起诉讼,只是想追讨回原本于2011年5、6月份就该支付结算的部分余款。”对于此次诉讼的起因,罗兵根也表示无奈。
罗兵根表示,其实两家企业之间的这起纠纷事件,在被各媒体网站争先转载之际就已经得到了初步调解。“经过友好协商,我们已经和欧尔玛的相关负责人于6月25日达成了和解协议。” 罗兵根的这一说法与江西欧尔玛陶瓷提供的内容完全一致 。
并且他还透露,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已于上周五(6月29日)正式下发了裁决书,两家企业也在共同催促法院解封各自的银行账户以方便企业正常运营并解决这一事件。若一切顺利,欧尔玛公司的银行账户在近几天内即可解冻,届时两企业之间的纠纷即可根据调解的协议得以解决。(记者 张园)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