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化 产品配套化
2006-01-19
来源:
责任编辑:梁园
阅读:1651
企业规模化、产品配套化显然已成为建陶行业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五年以后,虽然不排除佛山产区还有一些产品有特色、成本有优势、销售有网络的中小建陶企业继续生存发展,但肯定有不少中小陶瓷企业将被陶瓷集团取而代之,退出历史舞台。
这种趋势在八年前已经萌芽:先有鹰牌集团实现抛光砖、瓷片、洁具配套,成为行业龙头;后有新中源从地砖到瓷片配套,成为行业的“巨无霸”企业,后来又上了洁具;东鹏陶瓷也是实现了3种产品的配套而扩大规模,成为领导型企业。2003年以后,以生产瓷片闻名的欧美陶瓷、顺成企业逐步扩大生产抛光砖,以生产抛光砖闻名的蒙娜丽莎、宏宇、金舵、新明珠、中盛、盛发、顺陶等企业也实现了瓷片配套,这种趋势逐渐明朗起来,而且速度逐渐加快。
用多品牌策略增加市场密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企业规模是建陶行业的一个特色,它曾经有效地帮助一些企业扩张成长。但是,它普遍性的负面效应也令人头痛:自己人打自己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营销乏术。而通过产品配套来配合企业扩张则提升了企业形象。
然而,这种配套化的策略也有难处。首先是生产技术上的难处。企业开始选择产品时往往需选择自己拿手的地方作切入点,正所谓不熟不做,而要实现配套就未必全能全懂了,这就难免要交“学费”。好在事情会越做越精。然后是销售问题。有些经销商卖砖成功但卖洁具不行,有些经销商卖洁具厉害,但卖砖又不行了,使得上游企业颇为犯难,不知道如何处理其中关系为好。愚以为经销商如果实现事业部制,让卖砖的队伍和卖洁具的队伍分工操作,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佛山陶瓷产区的企业规模化、产品配套化并不能取代其他产区的陶瓷企业。四川、山东、福建等产区的陶瓷企业还将长期存在。这些产区也将显现出这种趋势。陶瓷行业的特色是对资源的依赖性强,运输成本高。这种特点使得它无法像家电行业那样垄断全国各地的市场。建陶会比水泥和玻璃的品牌认知更强,幅射更远,但定位较低的产品就难以跑到其它产区及其周边去与同类产品抗衡。因而,各产区的陶瓷企业不必都担心被佛山陶瓷企业取代,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就行了。
作为陶瓷企业的决策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不能不考虑这种趋势,不能不为几年后的形势作点思想准备。
恐怕你不得不赞成这个观点,虽然你未必请我喝茶。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