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中国陶瓷业的四大“软肋”

中国陶瓷业的四大“软肋”

2005-12-15 来源:陶瓷信息 王力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1156
0 200

中国陶瓷业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目前正处于一个变型、整合、提升和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陶瓷业之所以大而不强,仍存在着诸多瓶颈与“软肋”,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原料标准 陶瓷原料中的各类坯釉料、色料、添加剂等,由于使用量大、分布面广、各地差异性较大,导致其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约束和规范,从而也使中国陶瓷产品缺乏强有力的质量稳定和保证。中国陶瓷业要想进一步提升品质,在国际市场上树立强势品牌和形象,建立上游链专业的原料加工和强化原料标准应引起行业足够的重视。

二、供应商 今天市场的竞争,是一个系统的竞争,是产业链中所有资源整合的一种竞争。长期以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陶瓷生产企业把过多的精力放到了终端营销上,重销售,轻供应。下游顾客、销售商、代理商是其关注的焦点,而把上游的供应商冷落在了一边。在原料采购中,没有一套对合格供方采集、评价、选择的有效机制,随意性很大。甚至故意拖欠货款、唯利是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整个行业上游资源的整合与挖掘力度不够。

三、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中国陶瓷业追求卓越精致的一条必经之路,它能更好地确立市场差异、张扬自我个性、贴近消费心理、摆脱价格战、提升陶企的经济效益。在倡导科技就是生产力的现代商业社会,工业设计无疑是继价格、质量之后极具潜力的竞争力之一。做为装点生活空间的陶瓷产品,更应在款式、色泽、内涵、文化、人性化等方面对设计予以积极的关注。目前,一批先知先觉的陶瓷企业已经认识到并开始涉足陶瓷产品的工业设计与创新。

  四、物流  陶瓷行业是一个物流量非常庞大的行业,而且种类繁多、品种庞杂。从原材料采购堆放、生产流程控制、分检包装、库管规划到销售运输等环节,整个行业还比较混乱、无序,停留在低水平的传统模式上,既耗费了企业过多的精力,且导致运营成本普遍偏高,缺乏一套高效、协调、灵便的物流管理系统。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尽快构建陶瓷业先进的物流系统、压缩库存、盘活资金,应是其当务之急,也是另一条待挖掘的利润之源。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