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景陶院周健儿:我有一个梦想

景陶院周健儿:我有一个梦想

2011-11-21 来源:《陶城报》 责任编辑:罗丽明 阅读:2074
0 200

    周健儿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归”之一。2005年,他开始执掌被称为中国陶瓷行业黄埔军校的景德镇陶瓷学院,走马上任以来,他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在原来的基础上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各种科技创新,为陶瓷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成果。

  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举办的第七届亚洲陶瓷技术研讨会上,周健儿积极倡导创建中国陶瓷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起关注。为此,《陶城报》作为唯一受邀与会的媒体,对周健儿作了特别专访。

  周健儿博学健谈,因为一份对行业的共同责任感,他与本报记者相谈甚欢,把原定的半小时交谈时间延长至两小时。周健儿先生温文尔雅的谈吐,让人如坐春风。

  产学研结合,共同完成项目

  记者:周院长,您好!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亚洲陶瓷技术研讨会上,您曾重点提到过,关于创建陶瓷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想,请问这个构想的提出是基于哪些方面的原因?

  周健儿:创新联盟的提出是在2007年,主要还是从产学研的联系与合作的综合考虑出发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的研究,如果没有企业的介入,很多工程技术问题没有办法衔接,仅仅靠实验室,很难做出东西来。我们希望中国的陶瓷工业能尽快跟上世界的步伐。事实上,创新战略联盟在国际上已经形成,日本叫做官产学研。实际上我们现在做的也是官产学研,我们讲产学研战略,资金是国家支持的,政府也会收取一定的回报。但是日本讲官产学研,那是把项目给你,要求你以后必须要拿一部分回报到它的基金里面去,为今后继续创新作财力方面的支持。

  我们基本上是国家引领,出资金,企业也出钱参与,共同完成一个大的项目,进行组装,形成一条生产作业线,然后再看其创新程度、市场竞争力。等国家工信委评估后,把这个成果买下来,制定相关政策后,进行推广。

  记者:依您的看法,中国现在的传统产业究竟该如何创新和改造?

  周健儿:是的,这个目前来说还是个问题。国家在资金方面肯定是充足的,但往往在很多项目上花了很多钱,到最后钱却不知道用哪儿去了,做出的东西不伦不类,没有达到目的。工信委常常找不到一个很好的模式去操作,不过现在科技部正在搞一个比较好的模式,凡是企业改造内的传统产业用先进技术进行提升的科技创新项目,都可以由专门的行业战略联盟提出来,然后组装起来,成为一个生产作业线。

  我们所说的创新战略联盟,是在企业里面建平台,建工程中心。在参与完成的项目团队中,领头的企业可以优先使用,用一年时间去打开市场,占领市场后,其他企业再来用。

  记者:陶瓷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进展程度,现在怎么样?

  周健儿:目前已取得了科技部、财政部和江西省的支持。国家已经认可了创新战略联盟这样一个模式,钢铁、冶金都已成立了战略联盟。然而,我们陶瓷行业太分散,如果仅仅从产品改造和提升方面去看,很多大企业确实也有他们的一套,但他们更多地还停留在一些生产应用的开发上,没有去考虑国家的宏观策略。譬如我们建陶的原料问题,目前建陶行业中,大都是用好的原料在做低档产品。另外,低档的原料也不开发,企业都各自为政,原料的浪费非常严重。

  注重科技创新 突破发展瓶颈

  记者:陶瓷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技术创新上,会从哪些方面入手?

  周健儿:概括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争取在五到七年内,在制约日用及建筑陶瓷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将联盟建设成为日用及建筑陶瓷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平台、产品研发平台、产业化基地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使联盟成为国家传统陶瓷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您之前说中国已成为世界的陶瓷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原因在哪里?

  周健儿:中国的陶瓷工业,尤其是建陶这块因为有国外的机械装备引入进来,所以它始终是在跟国际接轨的。全世界的陶瓷主要产于中国,日用陶瓷的话就更完善了,其他的国家很多都一家一家地倒掉了,没有多少像样的企业。这样一来,中国的企业就没有什么发展,日用陶瓷工业就上不去。虽然手工艺可以做,但半个世纪以前就是那样做的。国外的机械全部都是自动化的,效率很高,但中国还做不到这点,中国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

  纵观国外经济发展,陶瓷工业的发展就像一个工业发展的历史一样,相对于汽车、电子工业、机械制造、冶金工业来说,陶瓷工业是比较落后的。尽管陶瓷工业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始终形不成气候,难以发展成大工业。往往最先进的技术不是诞生于陶瓷工业,而是诞生于其他的工业,但后来发现这些技术,陶瓷工业也可以用,譬如说我们现在流行的滚筒印刷技术。其实,滚筒印刷在印刷行业里面已经用了100年左右了,但我们却把它当成新技术在陶瓷行业中推广。这就说明我们这个行业是相对落后的,因为这个行业太小,很难得到整个基础工业的支持。一项新技术从创造到形成产业化,需要大量的成本。

  另外,中国陶瓷行业的门槛太低,中国劳动力本身过剩,大家都可以在家里做。现在建陶最大的问题是,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东西太少,当然不是说不可以去学人家的,问题是自己学的东西要提升、演变,形成自己的一些系列。老用别人的东西,原创的东西太少,你自己的产品就没办法卖高价。

    记者:今年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做微晶石,你怎么看待这个现状?

  周健儿:这个是从日本传过来。它实际上透明又比较厚,抛光的,里面是印刷的,看起来像仿真的石材一样。这种理念很好,因为可以给人一种新意,装饰的时候丰富多彩,比石材还丰富。但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我们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第一手创造呢?说到底,还是中国原始的研发太迟。

  记者:微晶石目前只有我们中国人在做,我在想先做一个“千金买马骨”的事情,把行业内规模比较大、有一定品牌效应,并且有一些独立技术的企业聚集在一起,或许能成立一个微晶石联盟。

  周健儿:这个不大可能持久,因为微晶石创新联盟太单一。你这个仅仅是个商业的模式。如果说大家能形成这样的商业模式的认可,里面还有很多细节的问题,譬如定价、销售网点的问题。商家与商家之间,在国际上更需要你这样的模式,但对国内市场,他们大部分产品在国内销售,营销模式各不相同。不过,你这个想法很好,可以探索。

  加强媒体合作,推广研究成果

  记者:今年9月份,我去了意大利陶博会之后,发现中国陶瓷行业和外国陶瓷行业缺乏深层次的交流,中外企业家的交流只存在最低级的贸易关系,很多大企业只是出口量大,但一出去,就换成别人的包装,自己的品牌毫无影响力。

  周健儿:关键的关键,还是中国企业信用太低,到那边去参加一次会,把人家的知识产权带回来了,既不付钱,反过来还要赚外国人的钱。中国是一个世界工厂,所有的品牌都来自国外。最可悲的是我们的人,没有从行业的角度去考虑,只是这样简单地做,满足于眼前的利益。

  记者:我们《陶城报》的定位是:泛陶瓷,偏财经。我觉得可以通过我们的宣传和媒体平台,来逐步影响大家的意见。在这方面,您认为作为行业第一大媒体的《陶城报》应该为大家做些什么?

  周健儿:在我们申请到这个组织之后,《陶城报》可以像特约记者或者观察员一样,把我们创新联盟前前后后的发展工作的脉络理好,譬如中间有什么问题,哪些是属于经济规律的问题,市场规律的问题,技术规律的问题,体制机制的规律问题等等。媒体应该用自己的力量来跟踪这样一个机制,不断地跟踪和推进,分析它行的地方在哪里,不行的地方在哪里。

  作为媒体,尤其是具有公信力的媒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作用是非常大的,往往会影响一群人、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的价值观。

  记者:众所周知,景德镇陶瓷学院是中国陶瓷行业的最高学府,拥有行业内最多的优势资源。今天,我想和您探讨的是,如何让陶院的智慧和成果通过《陶城报》的平台,从思想上、技术上起到行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周健儿:这点上,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行业的媒体,就要真的为行业做些事情。能够为行业的发展起到一个引领推动的作用。如果需要我们陶瓷学院进行帮助,我们的产业经济研究所,有教授和研究生。我们有一个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者,宏观地讲他和自己的团队是研究产业经济,但他的关注点主要是陶瓷产业。应该说我们学院还是有一批很不错的教授,我们的产业经济研究所,在信息资源上,可以与《陶城报》合作,从而形成一个完全敞开式的平台对接。

  当然,你们的记者也可以跟我们配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信息和资源,让我们来进行分析;成果出来后,再由你们来发布,把一些主流的正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媒体展示出去。

  面对国内外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优化产品结构、设计与管理创新等等,都需要不断地去提升,任重而道远。(记者/罗杰 文字整理/阳春)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