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家居业潜藏侵权恶相 诺贝尔磁砖首次公示“被双胞胎”

家居业潜藏侵权恶相 诺贝尔磁砖首次公示“被双胞胎”

2011-10-08 来源:家天下网 责任编辑:严张 阅读:1598
0 230

    同样的商标前面加上一滴不起眼的“水”,两家店面在同一家卖场内相隔不足200米——知名磁砖品牌诺贝尔遭遇了这样一件堵心的事儿。而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商标上多了一滴水的“诺贝尔卫浴”门店里,导购人员确实在很坦然的告知消费者,“两家诺贝尔是一家”。这种说法则遭到了诺贝尔磁砖的断然否认。

    2011年8月,新晋“中国驰名商标”的诺贝尔磁砖在网上贴出了一则声明,指出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英文标识的注册商标已经正式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且“诺贝尔并未生产或加工任何卫浴、洁具产品,现有市场所存在的任何洁具卫浴、产品均与诺贝尔没有任何关系”,诺贝尔将保留依法维权的权力。一则知名品牌无奈“被双胞”的品牌侵权案例浮出水面。

    ——事件回放:暗访知名卖场 揭开三大疑问

    疑问一:店面商标模仿痕迹有多重?

    为求真实性,记者在9月暗访了位于南四环的某知名家居卖场,发现确实有与诺贝尔磁砖商标极相近的一家“诺贝尔卫浴”正在经营,在店面上有明显的商标与“诺贝尔洁具”字样,除了商标前多了一滴水,其余的品牌符号非常接近。

诺贝尔瓷砖商标

图片说明:店面门头底色是红色,真正的诺贝尔门店则为黑色;

    商标前多了一滴水;“诺贝尔”是繁体字;相似度70%

    疑问二:两个“诺贝尔”是一家?

  可以“一次性购齐”的诺贝尔洁具店,但诺贝尔并没有生产洁具

    记者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走进门店询问,门店导购告知记者,“卫浴洁具”类产品可以在门店一次性购齐,而且在北京各大知名家居集散地都有“诺贝尔卫浴”的门店。当记者询问有没有磁砖产品时,该导购告诉记者,“走过去不到200米,那个诺贝尔磁砖和我们是一家”,并强调诺贝尔卫浴“是大品牌,质量和售后都有保障”。

    疑问三:售后服务该找谁?

    到底诺贝尔卫浴的质量和售后是否有保障?记者追问之下,该导购的说法则前后不一。先是承诺记者全城统一送货、安装,统一质保;后面则告知记者,在什么门店买产品,售后就联系该门店。记者试图联系“诺贝尔卫浴”北京总代理商,则立刻遭到了拒绝。

    ——法理判断:“中国驰名商标”能否保护正当权益?

    据记者了解,2010年7月,诺贝尔磁砖曾请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提出撤销相关卫浴类商标,并请求“中国驰名商标”认定,该请求得到商评委的支持,2011年6月,诺贝尔英文标识的注册商标正式被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相关法律人士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商标在自己的注册类别中受到保护,而一旦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保护范围则扩大到不相同或不相类似的商品上,即可以“跨类保护”。通俗意义上来讲,“诺贝尔”的英文标识注册商标将受到法律保护,不仅在瓷砖行业,在卫浴洁具、五金、木门等其它领域内也将不能被仿冒使用。

    看起来诺贝尔磁砖使出了“撒手锏”,然而,诺贝尔卫浴仍然滋润的存在着。原因是,相关企业又已经对该项决议提出了诉讼,这一复议过程旷日持久,在此过程中,“诺贝尔卫浴”仍然可以使用“多了一滴水”的商标,攫取更多利润。

    ——行业乱象:揭开行业侵权食物链

    在陶瓷领域,诺贝尔的牌子确实很响:是华东地区的代表品牌,年销售额逼近40亿大关,但这样的现象并不只出现在诺贝尔身上。推而广之,北京与广东的多家“润成创展”;橱柜业与木门业里有“两个欧派”,且为同一代言人;荣麟世家声明当前的网络销售者均属冒牌…在记者的调查走访中,几乎所有的知名品牌都表示了“被双胞”的无奈,“如果不是消费者的投诉电话,我们根本不知道多了一家‘分店’。”金牌卫浴营销总监周谊告诉记者。

    诺贝尔磁砖市场部经理杨广文告诉记者,品牌“闹双胞”对消费者而言是极大的伤害,一方面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一方面是售后服务难以过关,很容易让消费者蒙受双重的损失,“被双胞”的企业更不好过。记者在网上搜索“诺贝尔卫浴”,出现的品牌有皇家诺贝尔、意大利诺贝尔、西班牙诺贝尔等等,一片“繁荣”景象。

    据了解,这种“双胞胎”事件,在目前也分为恶意仿冒、商标侵权、混淆视听等多种表现形式。由于行业本身的“参与度高、关注度低”,首次装修的业主往往毫无经验,更让一些黑色经济有了存活的“灰色地带”。在商标与品牌名上刻意贴近,利用消费者对品牌认知不明朗的特点,赚取黑色利益,已经成为业内的一大问题。

    ——业内声音

    卖场应做好把控

   北京家居市场协会秘书长 刘晨

    在知名卖场中与正牌相隔不到200米进行公然售卖,而且发生在诺贝尔身上,这样的事情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如果情况属实,这种“傍大款”式的经营风险非常大。这说明“诺贝尔卫浴”的法律意识异常淡漠,卖场应该妥善关注并解决,采取劝阻或者一定的措施,保障卖场的品牌纯度。

    不利于陶卫品牌创新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副秘书长 缪斌

    这种事情在陶卫行业中确实存在很多,但也不仅限于陶卫行业,而是国家整体市场环境的大问题。这样的事件对中国的创新不利,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很大的伤害,协会没有执法权,只能为企业提供一些建议。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