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耀州窑及铜川

耀州窑及铜川

2011-09-18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张芙蓉 阅读:1835
0 230

      9月4日(星期天)上午应邀在佛山宾馆参加陕西铜川市的“陶瓷产业发展恳谈会”,铜川市方面由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莉霞、副市长李彬率队,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印台区的相关领导参加恳谈会,佛山方面有陶瓷行业协会、政府、陶企的40~50人与会。会议组织得挺好,但比较令我惊讶的是佛山陶企的代表大多不甚了解铜川,甚至学陶瓷出生的也没有听说过耀州窑,更不知道耀州窑就在铜川。

      耀州窑是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最有名的窑口之一,至少创于唐、盛于宋,在宋代已与“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齐名。耀州窑烧制的刻花青瓷特色鲜明、富有盛名,其中极具特色的产品有倒装壶、公道杯等。但到1950年代之后考古专家才发掘确定了耀州窑所在地铜川,从黄堡的十里窑场到陈炉(属此次来招商的印台区)窑神庙,1954年在铜川还发现了中国制瓷工艺最早的文字记载《德应侯碑》。耀州窑在我国陶瓷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耀州窑目前是瓷的起源与发明、古柴窑址、青瓷的起源甚至秘色瓷等陶瓷发展悬案的关键焦点之一。

      笔者第一次到铜川是2006年,2006年11月22日在铜川市参加铜川现代建材发展论坛,关于参加这一活动的记录竟是我的第一篇博客:会上作了题为“我国建陶工业的发展及对铜川发展建陶的几点看法”的发言,主要从局部、微观的角度及操作层面叙述我国建陶行业的发展,特别介绍了夹江、高邑、法库的建陶的发展,对肇庆的建陶发展也作了详细地分析讨论。给当地政府发展建陶提了6点建议:1、发展规划(是否建园区;产品定位、发展规模等);2、挖掘优势(原料、能源、物流、市场等);3、政府资源(交流挂职、优惠条件等);4、科技资源(大专院校、科研院所);5、文化资源(耀州窑;古陶瓷历史等);6、宣传推介(公共媒体、专业媒体、网站、会议等)。现在看来这几点建议都算实在中肯,此次铜川在佛山的招商恳谈会由佛山当地媒体来负责组织,实际也为后续的宣传作好了铺垫。

      铜川给我留下印象较深的还有两件事:一是富平陶艺村;另一是铜川大樱桃。在到访铜川之前已对富平陶艺村略有所闻,在我想象中富平陶艺村一定是在铜川,是耀州窑现代发展的副产品,待到了铜川之后方才知道富平陶艺村是位于铜川隔壁的渭南市富平县,大大出乎意料想象;铜川的大樱桃现在也仅仅十年历史,十年前全国还有几个地方同时引进大樱桃,不少都是著名的水果产地,结果只有铜川的大樱桃最为成功,现在能达到数百元一公斤。应该说这两事件都出乎笔者的想象预料,用“事在人为”来概括这两件事可能是合适的。  

      2006年铜川就开始从全国各地聘请专业人士到铜川参加“铜川现代建材发展论坛”,但这中间建陶产业的招商发展并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因此过去的五年,陕西建陶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宝鸡与咸阳。

      时到2011年,佛山陶瓷转移已经接近尾声,全国建陶产业充分发展,房地产行业发展对建陶产业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铜川政府再次将部分注意力集中到建材产业、建陶产业上,应该说还有机会,关键当然是“事在人为”。铜川不仅拥有不少发展传统陶瓷产业的优势,而且紫砂土储量数亿吨,目前我国陶板的市场仍是供不应求,未来五年是我国陶板高速发展时期,铜川如果现在能够做好相关资源、产业等优势的量化工作,利用当地发展陶瓷产业的基础与优势,在铜川建设陶板生产制造产业集群,配套其他建陶产品与日用、工艺陶瓷产品,铜川的陶瓷产业可以做成一个较大的具有特色的产业。耀州窑在新时期也将焕发新的活力。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