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前几天有人告诉我,位于佛山石湾季华路上的某瓷砖企业展厅最近人去屋空。该企业老板我认识,出于关心,又不便打电话直接问,我给他发了条信息:“×总,最近生意怎么样?”他回信息——“谢谢关心,我没有倒闭,只是关了门面而已” 。
据媒体报道:全国工商联近期完成了对17省市中小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中小企业生存艰难,艰难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据悉,全国工商联逾万字的调研报告已经递交国务院。
该调研报告将今年和2008年对比:2008年时外需虽然缩减,但信贷的放松让企业资金面并不紧张,而当前企业的处境是,外需还未真正恢复,银根的紧缩致使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岌岌可危。报道还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的经济省份曾经出现过一轮企业倒闭潮,广东中小企业局曾通报说,2008年广东有超过一万五千家中小企业倒闭。
这一报道传递的确实是今年企业生存艰难的信息,陶瓷行业也在列。截至7月28日,华夏陶瓷网在新闻首页显著位置有几条新闻,标题分别是:《市场严峻,有大企业三天闭门开会应对销量下滑》、《佛山陶瓷高端品牌下半年艰难》、《陶瓷主流企业分析下半年市场形势》、《全国工商联上书国务院:中小企生存难度超过2008年》。不是媒体喜欢报忧,这是市场真实情况的反映,“艰难”成为目前行业关键词。
有陶瓷行业媒体分析指出:国家对房地产的严格控制、陶瓷企业产能过剩、国际反倾销被认为是导致今年建材市场低迷的三个主要原因。
“产能过剩论”很早就有人提出,但是对于市场需要多少产能还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反倾销对出口企业的销量、利润有影响,但对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影响不大。
因此,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在房地产“调控”上。次轮房地产“调控”是纠正因地价原因导致的高房价,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调控”的艰难:要把已支付的高地价导致的高房价降低,房地产商要承担薄利甚至无利的风险。而政府又不愿意放弃高昂的地价,这导致出现“拉锯”局面。而实际上,房地产商从拿地到建设,绝大部分是银行的资金(某个意义上来说,是政府的钱)在各个环节流通,要产生利润,还是要通过房地产商售出房产,让购房者买单来实现。
所以,与其说是政府与房地产商在“拉锯”,不如说是政府自己在跟自己玩“拉锯”的游戏,政府在衡量得失,在考验自己的得失心,也考验民众的耐心;是放弃既得利益,还是坚守既得利益,这是“调控”成败的关键。
建材行业以至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中电信们以外各行各业的萧条、众多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其实就是政府“拉锯”游戏的结果;政府“拉锯”时间的长短,也即是购房者观望期的长短。广大企业可以密切关注全国工商联递交报告的结果,但要明白:这不是递交一个调研报告就能解决的。
之所以建材行业的萧条来得最早最明显,是因为它与房地产行业的供需环节离得最近,关系最密切。可以说,包括高地价、高房价在内的房地产“调控”问题一天不解决,建材行业的繁荣就如同神话,建材行业的所有企业的生存就始终艰难。而企业生存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就业和收入,就业不稳定、收入降低,结果必然是行业性、区域性的社会不稳定。建材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不解决房地产“调控”, 社会和谐就是一个虚词。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