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6月20日,河南省陶瓷原料供需洽谈会在新兴陶瓷产业基地内黄县隆重举行。是日上午,在内黄县中州国际宾馆,记者拜访了河南省玻璃陶瓷管理协会总工程师杨德林先生,就河南陶瓷产业发展及原料供需进行了一席长谈。
记者: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河南省玻璃陶瓷管理协会作为全省陶玻行业管理的重要核心组织,请您先介绍一下其主要职能?
杨德林: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个跨地区、跨部门、非盈利性的全省性行业组织,下设陶瓷、玻璃(含保温容器)、搪瓷、照明电器四个专业委员会,协会现有团体会员500多家。协会的主要职能是在企业和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商家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沟通产业关系,促进行业发展。协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双向服务的宗旨,想企业之所想,办企业之所需,充分发挥协会在服务、协调、自律、中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反映企业诉求,维护行业利益、提供各类咨询服务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致力于推动河南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
记者:近两年来,河南陶瓷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瓷砖产量增幅更是超过200%,您怎么看河南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杨德林:河南陶瓷历史悠久,陶瓷文化璀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留下重要影响与许多经典之作。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陶瓷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期,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陶瓷老产区原材料枯竭、节能减排的压力,资源、能源、运输的制约,陶瓷产业正逐渐向内地转移,产业布局出现了由集中向分散的发展趋势。河南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吸引了大批陶瓷企业落户,陶瓷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这其中禹州、焦作瓷区持续快速发展,长葛卫生洁具、内黄建陶基地强势崛起,成为河南陶瓷发展中的亮点,河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陶瓷产区。河南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随着河南“中原崛起”、“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全省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为建筑陶瓷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河南省地处中部,交通便捷,具有丰富的陶瓷原料和较强的市场辐射能力,发展陶瓷产业的优势明显,这些都预示着河南将由陶瓷大省向陶瓷强省蜕变。
记者:众所周知,陶瓷原料是支撑陶瓷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那么河南陶瓷原料资源状况是怎样的?
杨德林:河南的陶瓷原料矿物资源非常丰富,品种也非常全,粘土类,硬质的,软质的,高岭土矿物、石英、长石、铝矾土、高铝硅酸盐矿物、碳酸盐陶瓷原料、镁硅酸盐矿物等等,应有尽有,建筑瓷、卫生瓷、日用瓷、工艺瓷、电瓷等各瓷种生产所需原料都可以满足。河南陶瓷之所以近两年能够取得长足发展,除了一切外在因素外,我认为关键的因素是河南有着十分丰富的原料资源,原料资源对于陶瓷生产企业来说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记者:在我国陶瓷行业有“原料是基础,烧成是关键”的名谚,可见原料供应对于陶瓷生产企业的重要性。
杨德林:原料是发展陶瓷产业最基础的条件。充分了解各种陶瓷原料的工艺性能,并且使陶瓷原料在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来满足这些工艺性能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陶瓷企业来说,要做到持续经营,打造出一个百年老店,除重要的市场布局外,产品品质和性能是企业生存的永恒主题,而影响产品品质和性能的关键是陶瓷原料和工艺,我们把这个成瓷过程称作“生在原料,死在烧成”,就是产品内在性能取决于原材料的优劣和加工手段,而产品合格率的高低与成败关键是最后一把火。现在国内窑炉设计和建设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窑炉的系统稳定性以及节能效果等可以通过窑炉设计和建设达到。但原材料的供给与使用还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让陶瓷生产企业对原料更放心,如何让原料供应商更好地服务于陶瓷企业,实现共赢发展,这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记者:去年以来,国内陶瓷原料价格持续攀升、涨幅惊人,在您看来主要原因是什么?
杨德林:今年陶瓷企业或色釉料企业生产所用的原辅材料延续2010年的涨势,无论是大宗的坯用原料、门类众多的色釉料、化工原料,还是机电配件、运输费用、包装材料等产品,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涨幅,部分原辅材料的上涨幅度甚至让人感到吃惊。之所以会出现原辅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是多方面原因所致。首先,与化工生产密切相关的能源和资源型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例如,原油、煤炭,天然气、化学矿、原盐等价格普遍上涨。能源和资源成本的大幅上涨、物流和用工成本的增加,以及企业管理费用的提高等是化工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此外,资源稀缺、受国家节能减排的因素、地方政府对资源的保护和控制、供应商积货囤货等多方面的因素,也是推动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企业管理者应做好准备应对高成本时代,学会更好地配置资源、更多地节约材料消耗、改进工艺等,实现产品更新换代,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虽然当前价格上涨对企业是一种压力,同时也会促使企业去寻找一些新的突破点和发展机会,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记者:在陶瓷原料涨价愈演愈烈之时,河南玻璃陶瓷管理协会主办这次供需洽谈会对陶瓷生产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请您谈谈对这次洽谈会的看法。
杨德林:我们之所以举行这次陶瓷原材料供需洽谈会,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河南省玻璃陶瓷管理协会作为行业管理协会,掌握着全省陶瓷规模总量和原材料可开采能力,以及原料的品种、产地、品质、性能、运输等信息,为企业提供原料供需服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举行这次陶瓷原材料供需洽谈会,就为陶瓷企业和原材料企业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平台,促进供需双方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另一方面,当前,陶瓷生产企业和与原料供应企业在业务对接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陶瓷生产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矿点供应,原料开采企业不知道如何推广原材料。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陶瓷企业要加大配方试制工作,使自己的配方更适应生产,并且要尽量多储备原材料,保持原料配方的阶段性稳定。原料企业要研究各种原料在陶瓷配方中的作用,研究所服务的企业的要求,怎样从原料精选、颗粒度,甚至如何通过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为陶瓷生产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业务的逐步扩大。感谢内黄县政府能够积极承办这次洽谈会,内黄县政府领导在陶瓷产业发展上是有远见卓识的,我们相信内黄陶瓷产业一定会得到快速发展。
记者:内黄陶瓷以发展速度快备受关注,声名鹊起,这次又积极承办全省原料供需洽谈会,您怎么看内黄陶瓷产业的强势突起?
杨德林:改革开放几十年,沿海地区经济先于内地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市场、能源、劳动力、矿物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全国掀起了产业转移的浪潮。地处中原腹地的内黄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仅一年多时间,就引进了50条生产线,其中20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成为河南最大、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兴陶瓷生产基地,被确定为河南省唯一的承接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区。陶瓷产业在内黄的强势突起,不仅带动内黄经济实现跨越发展,造就了一个典型的“瓷都”建设样本,同时也为河南陶瓷产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内黄陶瓷产业基地已经成为河南陶瓷产业发展新的标杆。(黄陶)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