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我举双手赞成!毛主席他老人家有句话说的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们要生存,所以要坚决、果断地反抗。”当记者问及对昆明国雅建材城300余家商户自发集体关门歇业抗议涨租的行为的看法时,佛山加芙卫浴外贸经理刘祥俊发表以上看法。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提起卖场涨租,每个经销商都有话说。这年头,“涨租”是正常,“不涨”才奇怪。
12月15日,记者就昆明国雅建材城300余家商户自发集体关门歇业抗议涨租的事件采访各地经销商时,他们纷纷表示“天下乌鸦一般黑”,并对昆明商户的“义举”表示“举双手赞成”。
“很多媒体报道称商户这些行为是鲁莽的,不理智的!我觉得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对此举双手赞成!总不能让我们经销商‘哑巴吃黄连’吧。”南京板桥红太阳原料城宝路卫浴经销商余总说。他表示,自己曾经遭遇过“涨租陷阱”。“一开始卖场提供很多优惠条件吸引你,等你装修做好了,客源培养好了,租金就开始腾腾往上涨,怎么办?只有接受。”余总告诉记者,市场方一般都是团队操作,而经销商都是个人,一旦装修入驻了,经销商就没有话语权了,只能任人宰割。
“每月每平方米4000元,太贵了,请媒体朋友曝光一下这些漫天要价的不法行为。现在租金就跟房价一个理,只有不停地涨!”佛山一商家愤懑地表示,集体关门主要是为了表达经销商的心声,当然支持,虽然更多的时候是“无奈之举”。
广州市百康居誉兴建材店店主林先生也表示,如果自己遇到同样的情况,也会和其他商户采取一样的做法。“这是经销商们共同的心理,也希望团结就是力量。”林先生说。
而针对该现象,卖场方则不予苟同。“这是两败俱伤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美嘉装饰材料中心招商办公室主任杨红梅表示。
“慢慢涨”“做得好”“涨租”被接受
“怎样的卖场涨租,怎样涨租,你会接受?”提及该问题,许多经销商对基础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客源较好,善于广告投入等的卖场适当涨租表示“可接受”。
“将心比心,卖场也是追求盈利的,涨租是其盈利手段,只要卖场用心做,有市场,有人气,涨租在一定的幅度之内,我们还是愿意接受。一般媒体报道的闹事商户,都是卖场租金一次性涨幅太大,实在接受不了。”广州市百康居誉兴建材店店主林先生说。据他透露,百康居目前合同是2年一签,每2年以10%的幅度上涨。南京的一经销商告诉记者,当地建材卖场租金上涨幅度一般控制在5-10%。他表示涨租不能光看涨租的幅度,也要看原始基数,原先每月每平方米50元与每月每平方米200元上涨幅度一样,但实际金额差很多。地段不好,人气不旺的市场一般都不敢随意涨租,涨租严重的卖场都是“香馍馍”。
而卖场方则表示,建材卖场的租金一般都是“随市而动”,经销商的店铺租金可谓“一分钱一分货”。
“租金调整以市场为依据,整个市场环境好,各商家营利情况良好,周边同类市场有调价行为,我们会做适当调整,一般调价前不会征询商户意见,但调价幅度一般都较小,属于商户可接受范围。”美嘉装饰材料中心招商办公室主任杨红梅表示。
杨主任告诉记者:卖场的价格是由市场来调节的,调价要有理由,租金低的卖场于广告投入、市场推广各方面肯定做得不足,相对客流量会少;租金高的卖场无论客流量、市场知名度、地理位置、客户服务各方面都做得相对较好,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有人喜欢用廉价低档货,有人喜欢用高质量的货,跟客户自己的产品定位、投资眼光有密切关系,进场出场都属自由买卖、双方都可选择。
摆脱卖场束缚多种渠道可拓
在采访中,很多经销商对近年来当地建材卖场恶性扩张、数量庞大以及卖场恶劣炒作以求“涨租”表示强烈不满。减少卖场数量,提升卖场素质可谓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如今的建材卖场就如市场上的陶瓷产品一样,鱼目混杂,素质不一。都是不管好坏、大小,建起来再说,于是总是拆了建,建了拆。要我说,卖场也应该优胜劣汰,不成气候的全应淘汰,减少数量,确保质量。”南京板桥红太阳原料城宝路卫浴经销商余总说。
然而,卖场处于整个市场价值链中的强势地位,经销商与厂家处于弱势地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卖场的迅速扩张和“霸王控制”,压缩了厂家与经销商的生存空间,为此,厂商纷纷进行渠道开拓,摆脱卖场束缚。
方法一:自建品牌卖场
面对卖场租金的压力,部分企业开始从卖场分离出来,独立门户以求发展,家居品牌美克美家就是自建渠道的成功典范。它自己建设卖场,实现经销商品牌化,从而完全脱离卖场束缚。目前,陶瓷行业也有不少大品牌进行尝试,如马可波罗瓷砖就在四川重庆建设了超过1000平方米的超级卖场。当然,一般选择该渠道的多为具有雄厚实力的品牌产品厂商。
方法二:网络销售平台
网络营销流传一句话“线上营销 线下成交”,这无疑为走出卖场束缚开辟了一条革新之路。网络销售平台使得广大厂家和商家能够跨过卖场直接与消费者接触,从而通过弱化卖场的功能、减少租赁面积等方式来降低商铺租金压力。如今,很多厂商将陶瓷产品放在上网,进行宣传推广与营销,如今网上团购已渐成风气。
方法三:开拓中间渠道
小区推广、设计师渠道、工程渠道……任何不局限于卖场实地交易,但有助于销售提升的中间渠道,厂商们都应该积极去拓展。斟酌大店经营模式是否真的适合目前,平衡商铺与卖场之间,化解营业压力,弱化卖场功能,从而转变弱势地位。
编者按 采访中,各地经销商对 “不满卖场涨租昆明国雅建材城300余家商户集体关门歇业”事件,几乎给出了一致的肯定回答。“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举双手、双脚赞成!”“是我,我也会这样!”……这就是他们真实的心声。也许在外界看来,这种行为并不文雅,并不理性。然而在卖场处于整个市场价值链中强势地位的今天,他们又该怎样,如何“文明”呢?呼吁那些迅速扩张甚至“霸王控制”的卖场主们冷静想想,某种程度,这些厂家和经销商也是你们的“衣食父母”,如此刮榨“父母”,是否应该?(文/见习记者 付冬冬)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