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勿走入行业冬天的误区

勿走入行业冬天的误区

2008-12-20 来源: 责任编辑:杨钧 阅读:2110
0 200
    佛山地区6月份之后陆续有部分陶企开始停窑限产,有些大型建陶企业停窑近20条,到11月份,年销值20亿以上的企业几乎都出现停窑现象,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准备在11月份就全面停产检修设备,今年陶瓷行业的“年终假”估计比较长,不少厂可能会达到3个月。
 
    这是目前陶瓷全行业面临的困境。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为止,有“千年陶都”之称的广东佛山一共关停陶瓷生产企业近70家,涉及各种生产线194条,失业和待岗人员逾10万。冬天来了,而且更冷的天还在后面。
 
    但笔者浅析,很多陶瓷企业目前正走入以下误区:
 
    一是减少产品开发的投入费用。很多的企业前一阶段做得很好,也创造了能够在世界上叫得响的“中国陶瓷”的局面,但是现在已经拐弯了,进入了小众化的阶段,企业要追求效益。如果大众化阶段,比的是质量和价格,物美价廉,那么小众化阶段比的是什么?比的是完整产品的差异化。现在我们都说差异化难,是最核心的产品,包括设计、功能指标,还包括售后服务、升级换代。外延产品包括品牌、形象,店面设计等。所以企业应该开发出新的、不同档次定位的产品、品牌,去迎合那些二、三线中小城市的中低端消费人群。
 
    二是部分企业领导出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及自暴自弃的心态。2009年将是佛山陶瓷行业更加困难的一年。面对变革的惊涛骇浪,陶瓷企业希望紧紧抓住这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绝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陶瓷行业的“大洗牌”,也孕育着实力企业打造强势品牌的机会点。过往事实统计:1992年中国家电行业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2000多家,到2008年还存活的企业不到这个数字的0.2%。因此未来陶瓷行业的洗牌也将在所难免。
 
    三是以牺牲厂家利润为代价向经销商大量压货。进入10月份,所有一、二线市场的陶瓷销售均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在60%以上。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陶瓷市场看,各厂商卖砖的人数比买砖的还要多。目前针对城市消费群体的中高档瓷砖如耐磨砖、聚晶微粉砖的销售举步维艰。一面是可以预测的继续下滑的市场,另一面是厂家为完成目标而给经销商带来的大批库存,以及宏观经济再次紧缩带来的资金重压,令经销商生存像堰塞湖一样,高危运行。
 
    笔者认为,作为国内行业龙头的佛山陶瓷不会进入“大萧条”时期。因为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潜力都是巨大的:非洲、南美洲、亚洲等国际市场需求仍然强劲;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需求仍很旺盛。另外,由于陶瓷行业的产业链比较短,上游行业不多,在控制成本上相对其他行业仍然具有一定优势。陶瓷行业八成销售靠内需拉动,陶瓷企业有做国内市场丰富的经验,而现在真正的“内需时代”正要到来,因此,陶瓷行业的远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