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纵览陶业风云,聚焦家居热点。
大家好!今天是2023年7月24日。一起来看看中陶君在这一期《中陶日报·一周热评》中关注的热点吧。
全国10家陶企超2.28亿元资产被拍卖
根据阿里巴巴拍卖网、京东拍卖网信息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全国有10家陶企超2.28亿元(起拍价算,实际评估价远高于此)资产拍卖。其中有30%是企业破产,70%是被法院拍卖或变卖。被拍卖陶企资产主要分布在江西、山西、河南、广东、四川等地。陶企资产拍卖的流拍率非常高,大部分资产的起拍价都不足评估价的一半,依旧难逃多次流拍命运。14项拍卖资产仅2项成交,流拍率高达71.43%。
来源:陶商资讯
点评:仅7月以来就有10家陶企超2.28亿元资产拍卖而流拍率却高达71.43%,说明建陶行业形势愈发严峻,淘汰赛还在继续,寻找“接盘侠”太不容易。
华硕控股集团通过竞拍
获得大唐合盛品牌商标
近日,华硕控股集团发布消息称,其已于6月30日成功拍得大唐合盛瓷砖及相关13枚商标。此前,华硕全资收购原广东恩平俊辉陶瓷,成立广东金管家新材料有限公司。此次竞拍得到大唐合盛瓷砖品牌,为广东营销中心的高质量营销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品牌资源和关注,集团已全面开展对大唐合盛品牌的定位和品牌化营运调整,优化生产供应体系、产品研发体系及客户服务体系,9月品牌营销中心团队及品牌展厅将正式对外发布和开放,推动大唐合盛品牌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国潮新风向、世界大融合的全新形象,继而推动集团品牌高端化的持续升级。
来源:华硕控股集团
点评:作为来自江西产区的区域头部陶企,华硕控股集团拍得大唐合盛瓷砖及相关13枚商标和全资收购原广东恩平俊辉陶瓷有限公司,在建陶行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华硕控股集团要将其旗下主力品牌金管家陶瓷打造成有能力逐步辐射全国的“佛山陶瓷”品牌?要让大唐合盛重获新生并成为其品牌矩阵中的领导品牌?这一切都有待时间检验。
湖北一条日产75000m²的瓷砖生产线点火
7月16日,湖北鑫创新陶瓷生产线正式点火。项目投产后,主要生产规格为800×800×9.5mm的高端全抛釉产品,日产量可达75000m²。该项目含恒力泰科技两套ConTinuB数字化节能型连续球磨机,恒力泰机械YP4000自动液压机10台,德力泰科技“4.0能效标杆数智时代”大产量烧成窑(W3150/L480.9M)和DHD-EM6层节能自循环干燥(W3200/L179.2M)器组合。在充分发挥全新生产系统的最大效益下,配合大规模生产优势,不仅能达到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数字管理的生产模式,投产后也将展现能耗低、效率高、产量大、稳定性强等优势。
来源:DLT 德力泰
点评:据悉,这样的一条生产线,单线产能在中部地区能排第一。建陶行业产能本来就严重过剩,在“淘汰赛”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仍有新生产线不断上马,未来的市场竞争有多残酷可以想象得到。
中亚日产50000m²生产线启动
近日,中鹏国际(乌兹别克)陶瓷与力泰陶机在山东淄博举行了战略合作签订仪式。该项目由山东东巴贸易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落户于乌兹别克生产基地,根据项目进程将于2023年年底投入工业运行,受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与关注。据了解,乌兹别克生产基地整体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生产规格600×600mm、800×800mm、600×1200mm、750×1500mm,厚度9—12mm的高端仿古砖和全抛釉砖,产量5万㎡/天,计划二期建设完成后产量可达10万㎡/天。
来源:HLT恒力泰
点评:面对国内的行业内卷,一些陶企已经将目光投向海外,于是,产能出海之风渐起。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陶企走出国门,到海外建生产基地并开拓市场。
大角鹿战略升级发布会成功举行
7月19日上午,“销量翻番,决胜中场——瓷砖增长王大角鹿战略升级发布会”在佛山·桃园一品盛大举行,来自全国的大角鹿优秀经销商代表、媒体代表到场见证。大角鹿创始人南顺芝在讲话中说:大角鹿增长的诀窍是死磕超耐磨。2023年上半年,大角鹿业绩增长率为101%,门店从3000多家增长到3200多家,门店面积增长52328平方米,再度斩获天猫 “618狂欢日”瓷砖销量第1……因此,他更坚信消费者对瓷砖的需求在不断升级,越来越关注品牌,关注瓷砖的耐磨性能。据悉,大角鹿为了布局海外市场,快速成为海外人气王,上半年已参加多场国际展会。
来源:中国陶瓷网现场报道
点评:死磕超耐磨,在当前严峻的大环境下,上半年业绩增率为101%、门店从3000多家增长到3200多家、门店面积增长52328平方米……大角鹿择一米宽掘万米深,做的是难而正确的事,成功必定会水到渠成。
62家泛家居上市企业预披半年业绩
7月19日,乐居财经统计了62家已预告2023年半年业绩的泛家居企业,其中41家企业净利润预估将实现盈利,占比67%;21家企业业绩预亏,占比34%。业绩预告中,盈利最高的企业为长虹美菱,其净利润预计将达到3.2亿元至3.8亿元,同比暴增430.02%至529.4%。同时也是上半年业绩预告中,净利润增幅最高的一家。在近期发布的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中,长虹美菱的“母公司”四川长虹成功登榜,位列第150位,在泛家居登榜企业中排名第5。长虹美菱业绩表现与白电行业回暖息息相关。今年上半年,高温销售旺季来临,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终端销售的活力日趋恢复,其中空调行业增幅更是领涨市场。
来源:乐居财经
点评:62家泛家居企业,41家预估盈利,21家预估亏损。其中包括4家陶企,加上没有统计在内的东鹏控股(预计净利同比大幅增长202.65%~248.3%)和悦心健康(扭亏为盈),陶企的表现要好于其他泛家居企业。这说明,疫情管控结束后,在整个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特别是瓷砖领域,市场并没有真正回暖,但市场份额正在向头部企业集中,马太效应更加明显了。
10家泛家居企业上榜财富500强
近期,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该榜单考量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从榜单公布的结果来看,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约为237亿元,500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65.8万亿元,净利润为4.7万亿元。此次泛家居上市企业中,共有10家企业登上该榜单。其中美的、海尔智家、格力电器,家电三大巨头领衔,美的以3457.09亿元的年营收位列上市公司500强榜单中的第40位,是泛家居上市企业的榜首。
来源:乐居财经
点评: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到,在泛家居企业中排名倒数第一的东方雨虹2022年营收为300亿多一点儿,在整个榜单上的排位仅为第399名。这样的营收,比建筑陶瓷行业营收排名第一的陶企至少多了200亿元。这说明建筑陶瓷行业市场集中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换言之,头部陶企的营收规模比其他泛家居头部企业小得多。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上半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继续推进绿色建材下乡活动,试点地区增加到12个。上半年,绿色建材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电商平台销售额近20亿元,增长27%。目前,全国绿色建材获证企业已经达到4305家,累计发放绿色建材认证证书7284张,同比2022年分别增长3.3和3.8倍。未来,国家将开展绿色建材行业“三品”行动,通过产业和项目扶持,带动绿色建材全产业链走进农村。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批有品质的绿色产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点评:在看到绿色建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的同时,陶企更应该思考自己能否在绿色建材下乡中分到一杯羹以及该如何去分一杯羹。
中国恒大负债总额2.58万亿元
近日,中国恒大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人民币25,801.5亿元,剔除合约负债人民币9,743.5亿元后为人民币16,058亿元。收入为人民币2,500.1亿元,毛亏损人民币184.5亿元。年内经营性亏损人民币1,137.5亿元,撇减发展中物业及持作出售之已完工物业、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人民币4049.5亿元,土地被收回有关的亏损、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及其他非经营性亏损人民币1802.0亿元,所得税抵免人民币126.8亿元,净亏损合计人民币6862.2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土地储备2.6亿平方米。
来源:财联社APP
点评:负债总额2.58万亿元,这样的亏损也真是没谁了!冷冰冰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一家家受恒大暴雷影响而亏损甚至倒闭的家居建材和装修企业。其中,有多少家陶企?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巨变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房地产市场下半年能软着陆吗?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约5.86万亿元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积极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一季度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集中释放,带动房地产市场有所改善,二季度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行。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企稳态势。”从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来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其中,住宅投资44439亿元,下降7.3%。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915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57083万平方米,下降6.9%。房屋新开工面积49880万平方米,下降24.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36340万平方米,下降24.9%。房屋竣工面积33904万平方米,增长19.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604万平方米,增长18.5%。从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来看,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8797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国内贷款8691亿元,下降11.1%;利用外资28亿元,下降49.1%;自筹资金20561亿元,下降23.4%;定金及预收款24275亿元,下降0.9%;个人按揭贷款12429亿元,增长2.7%。
来源:证券日报
国家统计局:6月楼市再降温,房价下降城市增多
7月15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数据显示,2023年6月,全国新建商品房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数量31个,相比5月份的46个减少15个城市。二手房方面,6月70城二手房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明显减少。3月份上涨城市数量为57个,6月只有7个城市,即90%城市的二手房房价都在下降。值得一提的是,楼市表现一直火热的上海,6月份的二手住宅价格环比跌幅竟然排在全国第一,达1.2%。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今年二季度各地的楼市表现说明,其实各地楼市普遍不景气。即便是一线城市,当前新房交易市场也面临较多的压力。
来源:观察者网
A股48家房企预告中期“成绩单”:超六成预亏,6家“扭亏为盈”
7月份以来,多家上市房企陆续发布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据Wind统计,截至7月18日,已有48家A股涉房企业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其中,有18家房企预计盈利,其中6家房企盈利同比上升,6家房企盈利同比下降,6家房企扭亏为盈;30家房企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其中有9家房企同比由盈转亏,11家房企亏损同比减少,8家房企亏损同比进一步扩大。7月19日,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先扬后抑,二季度购房者置业情绪快速下滑,房地产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市场未能延续回暖态势。叠加融资环境仍未显著改善、出险房企仍未完成风险出清,上市房企盈利能力仍未显著改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评:有专家预测,房地产市场正加快恢复进程,下半年大概率将软着陆。但从以上几则新闻来看,专家的预测大概率又要落空。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