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销量更要利润
2006-03-27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梁园
阅读:1798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陶瓷企业的销量都在不断地增长,有的甚至是超高速地增长,利润空间也很可观,以致当时业内流行“要发财,搞建材”的豪语。进入21世纪后,由于陶瓷市场供过于求,加上市场激烈的价格战的挤压,使得近几年来我国陶瓷行业经济效益未能与销售同步增长,整个陶瓷行业的赢利状况不容乐观。当前,企业亏损面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行业人士为此产生迷惘,并对市场前景表示忧虑。
我国陶瓷销量连年不断增长,但利润却不一定增长,反而有下降的可能,销售与利润并不成正比。这与我们信奉的商业经营信条完全不一样,完全否定了我们一直遵循的经营法则。在以前,我们只要将规模做上去了,销量提上去了,利润就越大。所以,很多企业家把经营企业直接定位为做生意,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经营上,认为规模等同于利润,每年定目标的时候,定的是销售额或市场占有率,而往往忽视了利润。
今 天,这种观念不加改变的话,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走向衰败,甚至死亡。为什么这样说呢?现在很多行业的竞争表现为竞争对手不断增多,而且每一家都希望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大家挣扎在一个不断缩小的蛋糕上,却都想吃到更大的一块,其难度和需要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而陶瓷行业更为明显,更为激烈。在这个竞争中,我们势必会让出利润来强占对手的份额,这样整个陶瓷行业包括我们自己的利润就被拖下来。我们也许成功地占有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却没有带来应有的利润回报,利润自然而然就降低了。企业一旦利润降低,赢利能力不足,战略调整能力、抗风险能力都会相应地变得很差。
市场现实如此,一些成长型陶瓷企业更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战略。利润是检验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不管我们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品牌有多响,企业形象有多好,只要不赢利,终会有轰然倒下的一天。
但是,我们也不能用传统的眼光看市场,以为在一个利润下降、增长缓慢的行业里,再也没有办法获取高利润了,甚至以为利润下降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实际上,影响利润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赢利模式,以及在赢利模式指导下的业务结构。我们必须站在赢利的角度来安排企业的业务结构和企业资源,而不是做很多跟利润不沾边的事情,不能为了营销而做营销,为了品牌而做品牌。否则,虽然做了很多看起来做得很“漂亮”的事情,做了很多销售“业绩”,但结果却把企业“做死”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