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做个聪明的“模仿者”?

做个聪明的“模仿者”?

2005-12-14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2120
0 200
    伴随着中国陶瓷业的快速发展,模仿跟风已成为陶瓷业的一大顽疾充斥于陶瓷行业的方方面面。有的在产品名称上模仿,品牌名称与别人的只差一个字;有的在广告语上模仿,只把别人的搬过来改个字就成了自己的杰作;有的在产品开发设计上的模仿,陶瓷新产品在市场上一亮相就成了众多陶瓷业模仿的亮点.如:某企业推出了“某某石”品牌,市场立刻掀起了—场跟“石”风。“中国雪花王”推出后,又马涌出了与雪花有关的“白色瓷砖;有的在概念炒作上模仿,随着装饰装修材料十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 “绿色建材产品”曾—度成为众多陶瓷企业争相吆喝的卖点,各大建陶市场顷刻席卷起一场绿色风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许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味地效仿抄袭,不思进取,在—场接一场的跟风运动中吟唱着。“各领风骚三五年”,“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壮歌。模仿不仅打击了先进的企业,挫伤了陶业的创业热情,还使自己在跟风战中成为无谓的牺牲品.因此,模仿跟风受到众多陶业人士的抨击.
    然而,模仿是伟大的学习,是学习的最好方法之一,通过模仿不仅有利于减少我们摸索规律的成本,可以使企业节省大量的技术研究和新品开发费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聪明的模仿者甚至可以达到提高自己、超越别人的目的,是发展中国家在进步过程中必须采取的发展策略。我国陶瓷行业也正是由于极积模仿新东西才大大缩短了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日本人也因擅长模仿而发展成工业强国.因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我们并不一味反对”模仿”,特别是对于一个在各个方面尚未完善的企业来说,模仿确实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但先哲们诸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画虎不成反类犬”等的教诲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该怎样去模仿﹖”在这方面,国内许多先进企业的做法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在模仿中创新求变。模仿是学习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提升企业形象的良好途径,通过正当的模仿提高自己,符合天理,不应非议。但这不等于照抄照搬,照抄照搬做出来的东西,容易踩到知识产权与技术专利的地雷不说,也做不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只有树立模仿的新思路,进行创造性地模仿,在模仿中不断创新,才能达到提高自己,超越别人的目的.日本的企业就非常重视对高新技术方面信息情报的搜集、分析和整理,一经发现有利可图的先进技术,便不惜重金高价引进.他们引进的目的不在囤积居奇,而在于消化吸收后再创新,重新打入国际市场,甚至打入引进技术的国家,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例如,日本曾从美国购买基因重组和细胞融合的生物技术之后,借鉴其优点,结合自身的特长和优势,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再次打进美国的市场.正是日本人的这种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使得弹丸小国的日本成为世界技术、经济强国。
    二、在模仿中复合叠加。许多相同或相近的同类产品,由于他们分别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有独特过人之处,如果能在模仿的过程中能够取众家之长,通过对两种和多种现有产品或先进技术的有机复合,从而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往往具有开发风险小、投资小、见效快、成功率高等优点.如:当美德生产的摩托车成了欧州市场上的抢手货时,日本人却巧妙地将他们在市场上最吃香的几类摩托车购回家,一台台反复地进行拆卸、检验、比较,最后集众家之长于—体,重新研制和设计了一种造型美、耗油低、噪音小、时速高、操作易的新款摩托车,投放市场后立即成了抢手货.著名的惠普公司创业至今,他一直坚持从不第一个推出新产品,而是将市场上的优秀产品进行解剖分析,并根据调查到的顾客意见进行创新,推出的新产品往往集其他产品优点于一身,很快将顾客的视线吸引过来.
    三、在模仿中移植嫁接。把其他地区,其他行业的现成工艺、结构等移植嫁接到被模仿的产品中,使其在老产品的基础上长出新功能的“枝芽”,成为与被模仿者具有“原理相同,功能各异”的一代新产品,也不失为模仿中聪明的一招.如:某儿童玩具厂面对市场上电子儿童玩具的强有力竞争,在模仿其他玩具厂生产的各种长绒娃的基础上,又将电子发音系统嫁接移植装入长绒娃体内,利用手控便可唱出动听的乐曲,从而嫁接出一片新的市场,不愧是源于模仿;高于模仿的典范。
    四、在模仿中融合渗透。当今商品市场发展迅猛,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之间往往很多可以互为渗透的方面。许多聪明的经营者在对市场高度前瞻的基础上,在模仿中实行产品交叉的多角度、全方位渗透,不断弥补产品的差异和不足,有的渗透甚至冲破了产业、行业和地区界限,从而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令人钦佩与羡慕.如前几年,陶瓷行业有些优秀的水晶砖生产企业就放手模仿走俏的抛光砖的花色版面,将抛光砖的花色版面渗透于水晶砖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有模仿云彩、山水、木纹等的墙在砖也长期走俏市场.又如:空调扇的发现,就是将传统电风扇与空调的降温功能渗透融合在—起,引发了难得一见的购买热潮.这些都是在模仿中渗透的绝好范例.
    模仿是必要的,关键是要在模仿中创新,在模仿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果一味照抄照搬,搞依赖性的模仿,没肩超越被模仿者的能力,不仅仅是损害了一批企业的利益,自己的企业也不会达到终极目的,甚至在模仿中失去自己,最终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李国庆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