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九成陶企来自佛山
2006-12-18
来源:佛山日报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2304
“肇庆现有陶瓷生产企业60家,九成以上的都是佛山陶企异地扩张设的生产基地。”记者从13日的肇庆陶瓷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获悉,应对国内陶瓷产区借成本优势的强劲崛起,佛山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纷纷选择异地设立生产基地,强化成本优势应对未来国内更加激烈的陶业竞争。
数十亿陶业资本涌向肇庆
“除几家本地和从福建过来的外,其余均是从佛山迁徙过来的。”佛山一位陶瓷协会人士说,肇庆现有陶瓷企业60家。包括圈地1500亩,斥资10余亿元打造高要生产基地的新明珠陶瓷集团,以及欧亚陶瓷、骏仕陶瓷等在内,其中90%以上为佛山迁移的陶企。
“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肇庆的重要行业。”肇庆市副市长关鹏称,肇庆实施的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战略里,建筑材料名列重点扶持的九大产业之中。
据了解,到明年肇庆陶瓷业全部投资将达到七八十亿元,且这些数字可能还将上升。
异地扩张延续制造优势
近几年来,国内的山东、四川、山西、华东等产区凭借能源、资源优势,建陶产业迅猛发展,与佛山陶瓷企业形成激烈的竞争。
据了解,近年来为强化成本优势,佛山陶企纷纷“走出去”。目前佛山陶企生产基地异地扩张呈现三股力量:一是在2000年新中源投资四川夹江后,中盛、新美、新粤中等紧跟西进;二是以去年东鹏北上山东淄博为开端,今年几十家陶企相继在山东“圈地攻城”;三是在以东鹏、蒙娜丽莎、新明珠、鹰牌、欧神诺等带动一批陶企向清远、河源、肇庆等周边地区扩张。
“在过去几年的佛山陶企迅猛的异地扩张潮下,表面上佛山陶瓷产区的产量是下降了,实际上佛山陶企通过产能扩张已经牢牢控制了国内各大陶瓷产区和区域市场的话语权。”一位资深陶业人士分析,佛山陶企西进四川、东进山东、北到山西,均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研发、销售在佛山,通过生产制造优势的延伸,在各大区域市场获取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转向“哑铃型”产业
佛山陶企搬迁至肇庆后,可以使用水煤气等低成本的燃料,加上劳力成本也较低等。不过当选肇庆陶瓷行业协会会长的新明珠陶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叶德林先生称,陶企将秉承环保理念,以及自动承担起善待员工等其他社会责任。
搬迁以后企业会遇到什么样的现实困难?“陶瓷产业配套之完备,佛山在全国独一无二。”博德精工建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市场总监覃空认为,包括陶瓷机械、化工原料、技术人才等。陶企缺什么,几乎是一个电话即刻可在本地搞定。
“转移的只是生产基地,而并非整个产业,这样并没有坏处。”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走出去的陶企中,几乎清一色是“佛山营销总部+外地工厂”模式。生产上有更大的空间,以及更低的生产成本优势;销售上又可依靠佛山产业集群总部优势。他认为,截至目前佛山陶瓷已从以前生产大、营销与科研小的“腰鼓型”,慢慢转变成生产小、营销与科研大的“哑铃型”产业。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