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掂掂瓷博会国际化成色

掂掂瓷博会国际化成色

2006-10-26 来源:大江网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2484
0 250
       盛况空前的2006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降下了帷幕,来自美、英、德、法、日等3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的参展商、采购商和陶瓷爱好者30万人躬逢其盛。 

  与上届相比,本届瓷博会已正式冠以“中国”两字,是商务部今年在境内主办的12个大型博览会之一,也是目前我国惟一经商务部批准举办的国际性陶瓷专业博览会,这意味着景德镇瓷博会已升格为面向世界的国家级陶瓷盛会。既然名曰“国际陶瓷博览会”,从瓷博会归来,有一种思索久久地在记者脑海中翻腾,那就是:我们离“国际”到底有多远? 

  思考之一:作为世界陶瓷盛会,如何体现其广泛性和代表性? 

  本届瓷博会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由“庆典型”向“采购型”转型。瓷博会邀请参展企业700家,比上届增加约100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40家。另外,邀请海外陶瓷采购商1000家以上,国内陶瓷采购商2000家以上,其中不乏美国沃尔玛总部等国际商业巨头。 

  但同时,有一个基本事实无法回避。许多国际制陶业巨头,如英国的威基伍德、丹麦的皇家哥本哈根、日本的京瓷等,由于其主要销售市场面向境外,对景德镇瓷博会更多的是怀着“朝圣”和“认祖归宗”的心态,大多只是带来了些样品,对销售签单并不抱太大期望。更有甚者,在展馆内将展品一锁了之,陶瓷爱好者只好隔着玻璃一饱眼福。 

  国际品牌的“只展不销”,固然不影响景德镇瓷博会的高规格,况且,国际大牌能够来到现场,本身也说明了其对景德镇的高看一眼。但是,在市场已经高度国际化的商业社会,“只展不销”也意味着景德镇陶瓷业期望与国际大腕平起平坐尚有时日。景德镇陶瓷要作为“高品质、高价值、高自主产权”的代名词融入国际市场,依然任重道远。 

  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裘先生笑言:“什么时候,景德镇瓷博会能够取而代之广交会陶瓷馆,那就是景德镇瓷博会真正成为世界性博览会的开始。” 

  思考之二:作为世界陶瓷之都,为什么只是艺术瓷的胜地? 

  现代陶瓷包含艺术瓷、建筑瓷、日用瓷、卫生陶瓷、高科技陶瓷等。但在现实中,记者发现不少景德镇人津津乐道的是,景德镇的艺术瓷的地位如何之高、艺术大师如何之多。 

  确实,景德镇瓷,强在艺术瓷,弱于日用瓷、建筑瓷、卫生陶瓷。以有“北方瓷都”美誉的唐山为例,2005年唐山市生产卫生陶瓷1485万件,占全国的7.4%;生产日用陶瓷2.84亿件,占全国的14%,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目前,该市拥有超过千人的陶瓷企业十几家。 

  反观景德镇,全市2000来家陶瓷企业中,超过千人的企业寥寥无几,其余全是家庭作坊式的企业,生产能力比唐山相去甚远。而且,品牌意识差,在世人眼中,多有“光有景德镇瓷,没有企业品牌”的印象。记者在展馆现场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就连已经进入“宜家”的大型日用彩瓷企业“环球陶瓷”,知道其品牌为“御”的,也仅为十之一二。 

  如果景德镇瓷只定位为艺术瓷,那么“瓷都”堪有沦为“艺术瓷都”之虞。在稳定艺术瓷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建筑瓷、日用瓷、卫生陶瓷、高科技陶瓷等。这样,景德镇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瓷都”、“世界瓷都”。 

  思考之三:布展手法传统,为何不向国际先进水准看齐? 

  本届瓷博会共安排1200个标准展位。但在展厅,我们看见的,大多是最原始的布展模式,即在一间间标准展厅里,将各家企业的产品依次排列,然后在展厅入口处放上一张桌子,以做洽谈之用。在其他国际性会展中常见的声、光、电、投影仪、大彩屏、模特秀等表现手法,在这里采用不多。连卖瓷笛的展厅,也不懂得在现场吹奏,为自己造势。 

  事实上,陶瓷艺术充满了美感,如果能放下身段,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观众是乐见和欢迎的。对此,有些企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由鹏飞建陶组织的“瓷砖T台秀”和环球陶瓷组织的“哈哈尼”现场制作,由于强调了现场布置,声光迷离,观众互动,增强了娱乐性和趣味性,现场签约率也大为提升。仅开幕当日,鹏飞建陶就与广东、福建、浙江和新加坡、澳大利亚、塞内加尔等地客商签约1000余万元,瓷博会期间共签约4000万元,成为大赢家。 

  思考之四:是“以我为主”,还是应该多考虑国际惯例? 

  本届展馆分设中国陶瓷博物馆、中国陶瓷城和中国瓷园三大展馆。对于前来参展的外地客商来说,最大的不便,就是三大展馆均设在市区外围,展馆与展馆之间、宾馆与展馆之间,没有专线车辆循环往来,交通极为不便。有的客商还对展馆门前的红绿灯、双黄线设置,提出了异议,认为在瓷博会期间,应考虑适当的调整,便于出行、布展和装卸展品。 

  为避免与广州秋交会和深圳高交会“撞车”,本届瓷博会会期还做了精心的调整,即由前两届的10月12日至18日改为10月18日至22日,会期缩短为5天。但恰恰是这一调整,没有兼顾到广州秋交会陶瓷馆的开馆时间——10月25日,两者时间挨得实在太近。由于广交会作为外向型贸易龙头地位不容挑战,仍然是国内陶瓷企业出口成交的重头戏,所以,不少舍不得放弃景德镇瓷博会机会的企业只好做两手安排,派出两路人马分赴广州和景德镇。来自唐山的客商马先生希望景德镇瓷博会速战速决,好赶往广州,与公司的其他人员会合。 

  思考之五:扩大陶瓷会影响,如何办一个永不落幕的交易会? 

  任何一个展会有没有生命力,能不能持续不断地办下去,关键是展会的成交量和项目的落实。在今年的瓷博会上,43个经贸洽谈项目现场签约,金额超过40亿元。 

  另外,对许多中小企业,特别是第一次参加瓷博会的企业来说,短短5天的展览和洽谈时间,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同样,对景德镇的众多民营企业而言,要充分展示自己、推销自己,时空都不允许。因此,在瓷博会闭会期间,政府如何加大工作力度,借助诸如网络、巡展、推介等外在因素,嫁接与国际社会、国际市场的桥梁,打造一个无形的、永不落幕的瓷博会,成为他们的共同心声。 

  世界很大,但大不过人的思想;世界很远,但远不过人的足迹。我们期待着,就在现在,就从这里,景德镇陶瓷凭借瓷博会的翅膀出发!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