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会火过“陶交会”
2006-04-24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梁园
阅读:1575
第七届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内地招商团接踵而至,纷纷瞄准佛山陶瓷这个金字招牌,以图在产业转移中成为佛山陶瓷企业的首选之地,为略显冷清的“陶交会”增添了一番热闹的气息。
招商团纷至沓来
今年春节过后,关于佛山南庄21家陶瓷企业要限期搬迁的消息在行业内不胫而走后,不少地方政府把面向佛山陶瓷产业的招商引资当作一次良好的机遇,纷纷派人或组团前来佛山进行产业调研。春节过后,先后有广西北流、宁夏中卫、江西鄱阳、辽宁法库、内蒙等多个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先后来佛山地区进行招商引资。虽然佛山本土企业短期内并无出走的打算,但仍旧频频受到这些招商引资团的热情邀请。“陶交会”期间,这种招商引资更是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潮。
4月16日“陶交会”开幕当天,来自四川广元的招商引资团就率先在华夏大酒店拉开了帷幕,向100多名参会人员介绍了广元发展陶瓷业的前景;4月17日下午,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暨景德镇陶瓷科技园区招商推介会和肇庆龙湾陶瓷工业园招商会同时在华夏陶瓷博览城举行;与此同时,来自江西建陶大区高安市的领导,也在华夏建陶研发中心举行了一场小型的投资说明会;18日上午,鹤壁市又在石湾鹰牌会所举行了类似的说明会。此外,还有来自四川夹江、安徽淮北的招商团,因种种原因临时取消了“陶交会”期间的招商会,转而借助于“陶交会”相对聚集的人气,在企业当中广泛地宣传与游说。
佛山陶瓷背负出走压力
佛山陶瓷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市场一块含金量极高的区域品牌,佛山建筑陶瓷年产量几近全国总产量的60%,占全世界年产量的1/3,成为企业数量最多、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多、产业配套能力最强、知名企业和品牌最多的陶瓷产区。
然而,随着佛山陶瓷业的迅猛发展,佛山陶瓷近年来愈来愈感受到来自原料、能源、环保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因素,无一例外地增加了陶瓷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不少陶瓷企业陷入了经营的困局。与此同时,周边及内地一些初具陶瓷生产条件的地方政府,抓住佛山陶企意欲外迁的机遇,以低廉的土地、丰富的能源、廉价的劳力、宽松的环保甚至税收等优惠政策,不断游说佛山陶瓷企业前去考察投资。
目前佛山陶瓷业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增长方式需要转变、创新步伐需要加大。虽然佛山积累了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诸多优势,但对于陶瓷这样一个资源消耗型产业,越采越远的原料、日益匮乏的能源、不断提高的环保门槛等因素,都使佛山陶企“留”与“走”的矛盾不断激化。虽然前不久佛山市政府出台了陶瓷产业发展提升的调研报告,明确了陶瓷产业通过管理与提升适应市场转型的要求,但面对内地政府频频送来的“秋波”,佛山陶企难保会不动芳心。
“陶交会”是佛山陶瓷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众多外地政府齐聚佛山招商,使佛山陶瓷再一次面临着发展的历史性选择。而喝惯了头啖汤的佛山陶瓷企业家,在新一轮产业转型的激流中能否适应时代的步伐,把握方向,与时俱进,则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