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金九银十”拉开了序幕,但是据《陶瓷信息》报《金九银十来临 夹江陶企销量平平》报道,多家企业“销售量依然没有多大的起色,甚至部分低档次的产品在此期间销售量还有所递减。”(详见2013年9月6日《陶瓷信息》第14版)
绿色家博会、华夏家博会两场展会成为了家居业“热身”的舞台。随着家具业大品牌不断退出、展会效果下降、客流量减少等,展会的效果看起来是逐年下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大型展会的一站式购齐与价格优势不再明显,注重品质与服务的消费理念,更督促展会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展会吸引力大不如前
“今年展会情况确实不太好,在8月初的绿色家博会上,收的订单量还不够成本;这两天的华夏家博会,情况也没有以前好了。”最近,一位家装公司经理人如是说。
第11届绿色家博会与华夏家博会夏季展会相继开展,吸引力却不及以前。实创装饰营销副总监张毅讲了这样的情况:“绿色家博会第一天大概收了 20个单子,按照以往,起码能收40个订单。”
北京宜华家居副总经理陈少峰则表示,虽然隆重推出新品,但进场的消费者人数本身就很少,订单数更是寥寥无几。
9月1日,在另一场展会——华夏家博会,今朝装饰集团总经理助理张智军表示:“这次展会大概拿到200个签单,但相比前两年,展会效果还是降低了许多。现在营销人员比顾客都还要多。”
企业品牌参与热情锐减
在今年的展会上,鲜见东易日盛装饰、博洛尼等知名家装公司的身影。 东易日盛北京分公司营销总监纪勇告诉记者:“我们三月份参与了绿色家博会,展出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结果3天只签了7个单子,后来就没考虑过再去。”
相对于去年的展会,一些如慕思、索菲亚、尚品宅配等知名品牌都已经退出。在家具品牌区域,大多为“非知名”品牌。在一家名为“卡芮宅配”的展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产地在北京,但目前尚未开设店面。
消费者对展会“麻木”?
业内人士称,除了天气热、宣传力度不够等客观原因,家博会魅力下降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在营销渠道多元化和促销方式常态化的市场上,以“折扣”为卖点的营销很难再吸引眼球。
东易日盛北京分公司纪勇分析道:“从2010年开始,展会在北京的影响力开始下滑。近几年卖场、家装公司几乎每月每周都要开展的常态化促销也让消费者对低价麻木了,以折扣为特色的展会魅力值减少,客户量也被分流了。”
陈少峰说:“客流量减少,也直接导致了展会招商困难。来展会消费的大多是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不适合定位高端的大品牌;人流量的减少直接导致签单量减少,很多重视签单量的中小品牌也在此权衡。”
业内声音 “低价”其实并不低
北京家居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晨如是说:近期对于展销会产生问题的投诉不在少数,比如一些商家打着卖场的旗号称有“连保单”,但卖场并不对展会销出的产品负责。还有一些小品牌在展会上与消费者签单收取订金后迟迟不能发货。
北京市场的特点是大品牌的家居建材均采取同城同价,同样在价值体系内的品牌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水分,而过多的价格差异只会扰乱工厂给出的指导价格。我觉得,家居展销会上出现的低价,一般是一些非主流品牌。
展会是展示平台
蓝景丽家总经理尹勃表示,展会实际上只是一个推广产品,联系渠道的平台,方便商家将来通过这些从展会上获得的渠道联系消费者,并下订单。但是现在的展会都变了味,办展会的同时也销售产品,而一个展示的平台,原本是没有能力去销售产品,因为包括售后在内的各项服务都得不到保障。
因为参展企业推出的展品成本低,也不做长期的服务,甚至没有合法的经营资,上亿后续就容易出现诸多弊病。笔者建议消费者为了保护自身权宜,到正规卖场去签单,要理性合理消费。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