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看看今天的A股

看看今天的A股

2013-06-22 来源:《陶瓷信息》 责任编辑: 阅读:1001
0 0

    最近美国的朋友囤积了大量的美元准备进入中国,一来光光购买理财产品的息差已经对他们有足够的吸引力,另外看好A股的价值洼地效应也是他们进入的主要动机。那我们就来看看今天的A股市场价值何在。

    积极的资本市场牛市,既是股市本身长期下跌之后价值回归的要求,也是解决中国短期多重难题的关键所在。今年3月份我国M2余额已突破100万亿人民币。如此巨额的超额货币流动性之所以并未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前几年房地产、PE、银行理财、股票市场等资产市场先后成为一个个吸纳社会过剩流动性的“池子”。据估算,近10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累计吸纳资金高达11.5万亿,股市扩容也吸纳了4.1万亿的货币流动性。与此同时,我国PE和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也成为大量过剩资金追逐的热点,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从2010年的1.7万亿激增至2012年的7.6万亿,PE市场存量资金也超过1.5万亿。此外,债券、期货、艺术品等众多大类资产市场也有效吸收了大量过剩货币流动性。然而,上述曾经吸纳过剩资金的池子如今大部分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泡沫化,昔日的蓄水池正在成为高悬在山顶的一个个“堰塞湖”。在严厉的政策调控下,房地产的投资功能已荡然无存,其中资金将初步流出;供需失衡使PE市场迎来严冬,万亿资金将寻找其他的投资场所;对影子银行的规范治理也使得一度火爆的固定收益产品市场面临调整压力……种种证据表明,货币大潮流向正酝酿改变,一旦大量资金从上述“池子”涌出,会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会不会伤害经济呢?值得欣慰的是,还有一个巨大的“池子”并未受到过剩货币流动性的青睐,它就是A股市场。当美国、日本、香港等股票市场指数在连创新高的背景下,A股仍然停留在历史低位,上证指数2013年动态市盈率仅为10倍左右,估值水平罕见地低于众多海外成熟市场的水平。环顾全球和中国所有大类资产市场,A股市场正在成为最后的一块“估值洼地”,是吸纳过剩流动性的最佳选择,也是化解中国流动性困局的迫切要求。

    对于扩大外需短期无望,政府已经有认识。但对于扩大内需难度,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在中国,长期真正有希望扩张的是民间投资和民间消费,但在二元金融体制、高利贷泛滥的背景下,民间投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在居民收入不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社会保障体制没有根本变化的背景下,居民消费也难以扩张。除了推动金融改革促进民间投资、推动社保体制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推动民间消费的长期改革措施,从短期来看,刺激民间投资和消费只有一种可供选择的办法可以,那就是靠资本市场牛市。

    在我国,股市取决于宏观经济状态已是“过度普及”的常识,每个人一开口就是“虚拟经济”之类传统政治经济学术语,防止经济“脱实向虚”甚至被写进文件,完全割裂了股市与经济的正向互动关系,忽视了股市上涨对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而在西方成熟市场,决策者更善于应用股市来化解经济难题——2009年第二季度,西方经济呈现的意外复苏就是股市上涨带来的结果。对此,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09年6月份撰文说,“三月份以来股市上涨是造成经济意外复苏的主要原因,由于股市上涨,新增的12万亿美元股权价值,显著地改善了企业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使他们有能力去投资和扩张信用……”如果那时候美国人也学习中国的保守思想,担心在经济未复苏的前提下股市先涨会形成能够所谓股市泡沫,要美国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就没有美国经济2009年的迅速复苏,也不会有最近几年美国股市再上涨、经济更好转的正向、良性循环。显然,股市的上涨对于中国民间投资的扩张会有同样的刺激作用:当股市上涨时,上市公司股票市值扩张,刺激股权抵押融资增加,直接促进企业投资,当股市下跌,企业股票价值缩水可能引发信用紧缩。当股市上涨,企业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实现产能扩张的成本较高,并购重组不如新建产能;当股市下跌,很多上市公司估值往往会很便宜,企业可以通过低成本的资本市场收购实现扩张,导致新建厂房投资减少。因此,民间投资的活跃度与股市走势具有直接关系:股市涨则民间投资旺盛,股市跌则民间投资低迷。对于股市上涨刺激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在我国2006年、2007年的股市上涨和民间消费旺盛的互动中更有实践的证明。

    可喜的是,无论是升值、降息还是“放水”,都将会引起股市的持续上涨,而一旦中国能够正确发挥A股市场的积极作用,当前的货币流动性困局、扩大内需的难题、内外失衡的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