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战火”烧到“国统区”去
2006-09-06
来源:陶瓷信息报
责任编辑:白秀芬
阅读:2008
1947年的时候,国、共两党杀得难解难分,当时,国民党仍在军事上占有一定优势,战争又在共产党的解放区进行,解放区人民深受其苦,毛泽东果断决定:把战火烧到国统区去,指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建立了桐柏根据地,在敌人的心脏地区插下了一把钢刀,极大地缓解了战争对解放区的破坏和压力,使得解放区人民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战局为之改观。
今天,我国建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资源消耗甚大,令人堪忧。而行业利润空间也越来越低,如果不是近5年来出口市场大为扩展和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不知道有多少陶瓷企业被迫停产!但我们在出口量猛增的同时,出口价格却比国内市场更为低廉,以至遭到印度等国的反倾销抵制,许多产品的出口不仅有掠夺资源、危害后代之嫌,而且现实危机也很严重,不是根本出路。
几年前,佛山有家贴牌企业由于当地竞争激烈,规模日益缩小,效益从正到负,虽然不断压缩开支仍然难以维持生存,被迫到山东产区试行贴牌生产。当时一则考虑山东成本低于广东,二则山东产区靠近其北京、天津的销售网络,运输成本低,估计可以生存下去。孰知去山东后一发而不可收,成了山东的知名陶瓷品牌,今年又杀回广东买地建厂,让人叹羡不已。真是“树挪死,人挪活”,世事难以预料!
中国建陶行业发展到今天,我们要转变观念,打破思维惯性,重新审视局势,改变思路。我们今天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生产技术十分成熟,资金实力雄厚,有了一定的营销和管理水平。但资源消耗严重,竞争日益残酷,出口关税高昂,长此以往,业无宁日。而印度、越南、中东等地市场广阔;马来西亚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如果我们能把“战火”烧到“国统区”去,将产品输出变成产业输出,“千里挺进大别山”,在“敌人”的腹地建立根据地,我国的建陶产业又将出现一道新奇的风景线。
台湾的墙地砖行业曾在世界上雄踞前5名,但当台湾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大部分墙地砖企业也应声而倒。但是台湾人跑得快,跑到大陆、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去办陶瓷厂了,结果台湾人办的墙地砖企业在世界上能占有一席之地。大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也是早晚的事情,不知道各位老板是不是一定要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才考虑产业输出。
本报7月份发表的《令人惊叹的林海雪原——马来西亚发展陶瓷生产资源印象》一文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网站有数百人次点击,数十人当面向作者咨询讨论情况,还有几位老板都表示将亲自去考察,可见陶业不乏有识之士。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有人能带着民族的自信、自豪、自强、自尊,带着五千年陶瓷大国的精湛技艺和泱泱风采走出国门,另辟一片新的陶瓷天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