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偶尔会想关于人们追求过程与结果这回事。性别、年纪不同倾向也会不同。比如女人爱逛街,一走一整天,多数男人烦。男人会事先想好,去了就买,买好就赶紧回;谈恋爱则男人多像女人逛街一样,不厌其烦,而女人则希望早些定下婚姻对象。越年轻,对结果越是看重。比如说儿童时期,小孩可以为争得一块锅巴、一个红薯,一个玩具、一块糖果大打出手,哭闹和嬉笑。青、中年时期会比较在意拥有房子、车子、着装的品质和数量,收入的多少,并为此奔波忙碌消耗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中年以后,部分人开始体会人生的过程在心里的分量。这些年春节、清明节我都会回家乡,随处找个地方吃餐饭,或坐在路边看着行人发下呆。要是能认出个把人来,那是特别开心的意外,不必打招呼,因为别人不一定认识你。小时候的幼儿园、家里下放过的农村以及后来住过的好些地方,绝大多数都已不在了,或拆了重建或成了沿河风景区。那时熟悉的人也都散去了,剩下的只是留在自己心底里片段式的记忆。
有人说结果比过程重要,也有人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其实过程与结果两者是不可分的。结果来自过程,过程决定结果,结果是过程的必然。就像数学里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一个变量取值都对应着相应的函数值。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客户的满意与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细化管理,锐意改革,技术创新,提高服务质量,这些细节都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过程中的细节决定结果。要是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恰恰是因为对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把握不当所造成,所以应该在过程上进行调整和控制,而不是削弱过程管理,一味强调结果。
中日之间做事情差别显著的一点就是对细节的认识。经常说日本人重视过程,而中国人则偏爱结果。短期看抓结果似乎优势一些,但长期来看重视过程细节则更具优势。中国人很现实,眼下看不到利益的事情很少去做,就算做,完成的质量也不高。日本人重视过程的习惯成了他们最有效的竞争力。
中国传统教育关注结果(分数),这个结果常常是家长、社会所期望的,很少考虑学生在被教育过程中的意愿和得失。西方教育更看重过程,他们是以学生的感受和意愿为目标指向,这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幻想及创造力的发挥。
看电影享受的是剧情发展的整个跌宕过程,剧终(结果)也就意味着散场和新的篇章开始。西藏之旅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需要你亲身去呼吸、去仰望喜马拉雅、去感受湛蓝的天空和体验宗教的神秘。
人都是活在希望里。人生有许多的愿望和理想,也有许多的遗憾与失落,这是生命的必然。正因为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体验成功的不易和艰难,人生才那么诱人、精彩和那么具有体验感,才让人们对人生产生永不疲惫的热情。也许我们忙碌了一生,也没有实现最初的目标,但依然无怨无悔,因为收获了过程,人生过程的精彩比结果更重要。因此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为家庭、为企业、为社会付出智慧和热情,开心地过好每一天。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