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举国关注的“十八大”昨日闭幕,作为国家政策方向的集中探讨和发布焦点,中国共产党每一届的全国代表大会总是备受各行各业决策者们的关注。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针一经提出,早已被众多媒体及评论者广泛传播,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但是,日前,有媒体详细报道了个别的佛山陶瓷企业偷排陶瓷废泥渣的情况,却与这个大的政策主旋律极不谐调。陶瓷废泥渣的处理问题既关系到佛山陶瓷行业能否成功转型升级,更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能否得到持续发展。在“十八大”上,生态建设被提高到重要位置之后,陶瓷废渣的问题再次引起不少业内人士担忧,陶瓷废泥渣究竟要何去何从?这将是本期深入探讨的问题。
1.事件回顾
时间:2005年3月
地点:华夏陶瓷博览城一带
事件:禅城区执法局南庄分局的执法人员在巡查至华夏陶博城一带时,发现一辆罐式车的司机正在偷偷乱倒乱卸。执法人员上前调查发现,该车倾倒的物质为陶瓷废浆,有刺鼻异味,已将50多米的水渠污染。
时间:2012年10月23日晚9时许
地点:季华西路一环向南庄堤田方向一带
事件:禅城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南庄分局接到市民反映,晚上在季华西路一环向南庄堤田方向一带,经常能看见一辆货车用一根粗管,向下水道排污,行迹古怪。执法人员于10月23日晚前往现场,发现在季华西路一环向堤田方向500米左右有一辆罐式车停在路边,该罐式车的排污管正接入路边的市政下水道排放泥浆。据执法人员现场勘查,该车偷排的白灰色泥浆初步判断为陶瓷废浆。
位于321国道边上的广东玄武岩基地、狮山狮岭岗头村小水库、狮山狮西白藤石场、三水白坭凤果村的小山坑……这又是日前媒体曝光的四处陶瓷废泥渣倾倒的地方,或许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未被人们发现的“黑点”。陶瓷行业因为高污染一直为人诟病,其中之一的污染物———陶瓷废泥渣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占用土地、破坏土壤、污染下水道、产生大量灰尘……陶瓷废泥渣何去何从?
2.现状:每年产生的抛光废渣超过1000万吨
佛山市陶瓷学会秘书长孔海发介绍,陶瓷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泥渣包括废泥和废渣。废泥是指废水沉淀物,主要来自原料与釉料的设备和地面冲洗,在墙地砖生产线中还有喷雾干燥塔冲洗水时也会产生,分含色釉料废泥和不含釉料废泥两种,前者化学成分复杂,对环境影响比较大。在国内,废泥回收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所以企业直接倾倒废泥的情况较少。
而废渣主要是抛光砖在磨边时产生的砖的粉末,其成分主要是砂轮磨料中的碳化硅、碱金属化合物及可溶性盐类。虽然陶瓷废渣不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清单,但它每年产生的量很大。孔海发介绍,在2007-2008年,佛山陶瓷厂未搬迁的鼎盛时期,一年产生600-700万吨的抛光废渣;现在若加上河源、清远、肇庆等地的陶瓷厂,估计每年产生的抛光废渣超过1000万吨。然而,目前,整个行业90%以上的抛光废渣都无办法循环再用。单从媒体报道来看,近期曝出的这四个陶瓷废浆倾倒黑点,我们无法判断罐槽车倾倒的是废泥还是废渣,但抛光废渣的处理却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了解,对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抛光废渣,目前能够做到回收利用的企业代表就有宏宇、欧神诺、蒙娜丽莎、顺成等。其中宏宇更是早在几年前就做到了将全部抛光废渣经过处理后加入砖坯中再次使用,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还为环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早前本报记者在采访宏宇集团副总经理欧家瑞时,他曾透露,该企业全部回收利用抛光废渣,在行业里属开先河的企业之一。
此外,欧神诺也是一样,不仅将抛光废渣回收利用,还生产出高附加值并具备特殊功能的轻质砖,在业内传为佳话。目前,欧神诺“冶金污染治理与陶瓷废渣资源化技术开发及产业示范”的产品“晶立方”已应用于广佛地铁轻轨工程。
而据广东金牌陶瓷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高家骥透露,金牌陶瓷则是专门请了专业处理陶瓷废料的环保公司,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来工厂将废渣运走进行处理。
孔海发对此坦言,虽然有个别企业对抛光废渣进行循环利用,生产轻质砖或内墙砖,但是在整个行业里,这些“个别”企业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绝大部分企业包括一些受委托的环保公司对废渣的处理也只是将其进行压滤处理后填埋。
3.矛盾:市场不“埋单” 环保砖“举步维艰”
既然已有企业掌握了成熟的陶瓷废渣循环再用技术,为什么并未在市场上看到这些环保砖“大放异彩”?
孔海发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政府在陶瓷行业的扶持政策还不是很明显,对消费者的补贴扶持基本没有。像家电、汽车行业,政府的绿色环保政策补贴是直接给到消费者,但陶瓷行业却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即使现在也有一些定义为绿色环保的陶瓷产品,但是在政策上却没有任何扶持。另一方面,像轻质砖这样的环保产品在应用上的局限性比较大。体现在:一是装饰性比较差。二是铺贴难度高,成本高。三是适用的场合比较少,比如轻质砖,由于其“轻”的特性不能作为地板砖;也由于轻质砖的吸水率高,不防污等特点,也不能用作内墙砖;而用于外墙也受到很大局限,用水泥铺贴很容易剥落,但是用干挂的话成本高,消费者“吃不消”。孔海发表示,事实上,利用抛光废渣再生产的环保砖,其生产成本、技术难度都不高,一直没有受到市场青睐主要在于其应用成本高、范围窄、效果不好。
由于没有市场,陶瓷废料特别是抛光废渣也因此成为了企业的负累,企业只能选择丢弃。孔海发表示,尽管这些抛光废渣毒性不大,但是并不等于没有危害。如果直接排出去、堆积,不但占用土地面积,对土壤及其内在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相当严重。当没有任何养分的陶瓷废渣覆盖了土壤表面,土壤里的微生物、昆虫便会死亡,降解土壤有害成分的能力便逐渐变弱,随之整个生态也被破坏了。
4.出路:减少抛光砖的生产量
那么陶瓷废料特别是抛光废渣真正的出路在哪里?孔海发认为有两个解决途径。
一是从源头出发,少生产甚至不生产抛光砖。为什么西班牙、意大利等其他国家的陶瓷企业少生产或不生产抛光砖呢?因为他们意识到,抛光砖需要的原料要求高,对资源破坏大,产生的废弃物多,所以都放弃做抛光砖。国外的企业就是生产仿古砖也不磨边,力求将尺寸控制得准确一点,尽量减少砖粉末的产生。孔海发谈到,事实上,抛光砖出口并不多,绝大部分是内销,国外已形成使用仿古砖、普通耐磨砖等砖的习惯,而若干年前国内也没有抛光砖。因此,这也促使人们思考生产抛光砖的必要性。
而在政府方面,必须出台相关措施,一方面要扶持企业,另一方面引导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孔海发表示,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关于陶瓷行业的产业政策。“让企业少生产甚至不生产抛光砖,不能只靠呼吁而不制定具体措施。其实可以像禁烟那样,一方面不准在公共场所抽烟;另一方面提高烟草税。即提高生产抛光砖企业的税率,限制企业生产抛光砖。”孔海发说。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孔海发解释说,所谓循环经济,就像一个生态平衡系统。有这样一个例子,人类为了保护西伯利亚地区的麋鹿,把当地的狼都枪杀了,为此,麋鹿开始泛滥,也因为没有了狼的追赶,麋鹿种群病、老、残的越来越多,生存能力越来越弱,再加上大量的麋鹿对当地植被的破坏,致使后来需要人工猎杀麋鹿。这一例子告诉我们,企业可以生产抛光砖,但只能有一定的份额。孔海发介绍,目前为止,抛光废渣回收利用得最成功的是生产内墙砖,因此,为了保持陶瓷生产的“生态平衡”,有一定量的抛光砖生产线,也需要一定量的内墙砖生产线,来消纳这些抛光废渣。然而,孔海发也说到这样一个事实:内墙砖的需求并没有抛光砖的需求量那么大,因此完全依靠这样的生产也是不行,最好就是限制或不生产抛光砖。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建青也表示,虽然目前抛光废渣的处理技术也比较成熟,但由于暂时缺乏政策支持,最好还是减少抛光砖的生产量。
依据十八大相关精神,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下阶段国家政策的主旋律,陶瓷行业里废渣倾倒这一类不和谐声音被杜绝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不是也有不少企业早就开始行动了么,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行业内各企业还是能够稳妥处理废渣问题,最终还我们一片绿地蓝天和碧水。(何燕金 潘春花 余世尧 凌林峰)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