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陈思进:出口业转型迫在眉睫

陈思进:出口业转型迫在眉睫

2012-10-24 来源:每日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建华 阅读:1136
0 230

    上篇谈到,在“第四轮中美战略经济论坛”上,有鉴于当前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汇率问题成为交流的焦点。美国再次急切地敦促中国:人民币必须加速升值的步伐。但是,如果人民币再进一步升值的话,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由于目前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出口美国的商品只能用美元结算,加上定价权在美国手中,于是,人民币升值的显著结果就是同一商品在两国间产生了不同的价格。其实,美元只是对外贬值,而人民币实际上是对内贬值,所以一进一出,自然就形成了美国物价低的现象。这个情况在其他国家也类似。

    而粮食、水资源以及发展经济所需的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也都掌控在美国华尔街的手中,保证了美国人长期享受低通胀的美好生活。而美联储最大的任务,就是将美国核心通胀率控制在2%的范围内。近20年来,美国物价波动极小。但反观中国,近30年来平均通胀率已达5%到6%的水平,而民众普遍感受到的物价升幅则更高。

    在过去的2011年中,人民币兑美元大约上升了5%左右。这一汇率波动使我们的决策者面临两难的境遇:人民币太强的话,出口将变得更昂贵;如果人民币太弱了,进口导致的通胀上升就会削弱本币的购买力。

    其次,我们必须要警惕,美国每一次发生经济危机后,最终都是依靠向外转嫁而度过的,特别是这几十年,一般都先从汇率下手,逼升想转嫁危机国家的货币汇率,如二三十年前的日币,然后再以通缩来休养生息。而在短期内,由于失去了美国这个经济火车头,全球经济难免步入低增长和衰退期,特别是倚赖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

    由于中国出口产品普遍属于劳动密集型,利润本来就不高,这些年人民币升值已经导致出口业成本增加,利润被进一步削薄,使出口产品失去国际竞争力,许多企业处于倒闭的边缘、甚至已经倒闭。因此中国出口业已“被逼”到转型的关键时刻,必须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服务型,甚至高科技服务型产业。

    但这种转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未来10年对中国来说,肯定是异常痛苦的转型期。而高通胀又使得人力成本和地价随之提高。在这儿特别要提一提上海英特尔。

    英特尔是1994年11月进驻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的,是第一家开设大型生产企业的外资公司,而2010年第一季度,英特尔决定彻底关闭上海工厂,全厂搬迁成都。英特尔为何要搬迁?因为上海地价太高了。成都的人力成本、土地使用都比上海便宜,外国资本原本就是冲廉价劳力而来的,你的廉价优势不在了,我为什么要待在原地死守呢?

    英特尔西进成都后,至少有上百家英特尔的相关企业要迁出浦东。这些企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英特尔的全球供应商,英特尔走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另一类是上海本地企业,他们专做英特尔的供货商或物流,英特尔西迁之后,他们只能关门大吉。由于半导体是密集型产业,英特尔这一巨头撤离而去,其他企业肯定陆续迁出。上海英特尔所反映的,是中国经济面临问题的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欧美国家政府则积极鼓励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回归故土,以提高本国的就业率。比如苹果除了斥资5亿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数据中心,还将iPhone4和iPhone4S的内部芯片放在三星的得州工厂制造。而对许多在中国设有“生产车间”的德国企业来说,向中国转移的时代也已经过去,由于中国日渐上升的成本,特别是大幅上升的土地成本,中国已不属于价格优势地区。更由于法国政坛的“变天”,将导致欧元区两大经济巨头产生巨大的分歧,法国新总统奥特朗不赞成财政紧缩,而德国则坚持财政纪律下促增长,看来要不了多久,将不是希腊等南欧国家退出欧元区,而是要谈德国是否会退出欧元区了。

    多年来,欧元、人民币都是美国打击的对象,欧元贬值或消失将使美元恢复强势,而逼人民币升值可使美国制造业回归,这些都是美国乐于见到的事。欧元是对美元世界货币地位构成威胁的最有力的对手,但是欧元的悲惨现状大家都有目共睹。当今能与美元相提并论的货币也就只有欧元、人民币、日元,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等。特别提款权并不是一种货币,它并不用于贸易的报价和结算,也不用于私人金融交易。而日元更不可能担任起挑战美元的重任。

    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元在每一次危机之时,生命力会变得更强。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货币能够取代或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

    首先,全球贸易体系中,虽然欧元、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占据一席之地,但美元结算毕竟仍占绝大多数,鉴于保持出口竞争优势以及潜在的汇率损失,没有贸易商愿意率先放弃美元结算。就如欧佩克一直试图摆脱石油美元,但现在仍是以美元计价。其次,在全球外汇交易中,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目前美元占85%的份额,较2004年的88%仅下降3个百分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截至2009年,在全球汇率体系中有54个国家盯住美元,只有27个国家盯住欧元。

    未来的世界确实有可能是一个多种国际货币共存的世界。但不管如何,美元目前所具有的在位货币的优势,将使得美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优势。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