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涌现出大量爆料瓷砖底价的内容,甚至出现一些低到离谱的产品报价。
9.9元一片的800×800㎜瓷砖,14.9元/片的600×1200㎜瓷砖,还有19.9元/片的750×1500㎜瓷砖......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商家都自称是佛山源头工厂,并承诺“广东制造,假一罚十”。
“根本不可能,这价格没有哪个正经工厂能做到”“别的不说,原料、能源、人工、设备折旧,这价格估计连生产成本都不够”“我们卖的是瓷砖,不是泥巴,上哪找这么便宜的广东砖”......
针对“超低价瓷砖泛滥”的现象,中陶君采访了几位从业者,他们均表示这是不符合常理的。那么,这些看似“天上掉馅饼”的超低价瓷砖究竟从何而来?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风险?今天中陶君就为大家一一揭秘!
虚假低价
恶意引流
大家有没有刷到过一些房产中介的视频,内容大多是“业主出国/离婚,市区三房两厅急出售,单价几千/总价几十万,感兴趣的私。”用户被视频吸引后主动联系上该中介,一般就会得到“房子已出售”的答复。
利用虚假房源将客户信息骗到手,这种套路已经不新鲜了。但架不住个别瓷砖商家有样学样,将“超低价瓷砖”视为流量密码,标出远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吸引用户点击。结果可想而知,一般有客户找到他们,准备下单的时候就会被告知“该型号缺货”,或者用别的理由引导其购买别的产品。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营销手段,就是利用的是人们“捡漏”的心理,先把客户信息拿到手,后面再想别的办法转化,实际上最终的成交价肯定根本没有商家在视频或直播里说的那么低。正是因为这种不讲武德的行为,导致一些不了解行情的消费者误以为瓷砖就是这么便宜,门店正常的售价则是在谋取暴利。
几经转手
处理尾货
要说特价砖最大的出处,那一定是工厂的尾货、冲账砖,以及积压的“死库存”。这些产品有的花色过时,有的是批次零散,还有的是包装破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已折价处理,做惯批发渠道的经销商可能会比较熟悉其中的门道。
随着建陶行业洗牌加剧,越来越多厂家被迫退出市场,其中个别破产清算的陶企在资产被挂牌出售时就会产生一些特价的库存砖。除了法院拍卖的库存砖,还有一些是陶企抵押给供应商的冲账砖,几经转手卖不出去,只能通过低于市场价抛售。
值得注意的是,清仓的“白菜价”瓷砖虽然价格低,但可能面临过时、色差、缺货、破损等等问题。经销商如果没有好的销路,贸然接盘,很容易就砸在手里;消费者不了解清楚情况,冲动下单,很容易就陷入售后无门的窘境。
空手套现
回流资金
还有一种情况会导致低于成本价的瓷砖流向市场,这也是产能过剩和行业洗牌下的“危险信号”。瓷砖产能严重过剩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未来必然会有大批陶企被淘汰出局,而在出局之前,部分陶企会通过玩一招“空手套白狼”做最后的挣扎。
有行业人士透露,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个别陶企会通过拖欠供应商货款、员工工资甚至银行贷款等方式维持生产线的运转,然后再将产品以低于成本价卖给合作方。一边拆东墙补西墙,另一边靠疯狂卷价格来套现,在崩盘的边缘反复试探。
而且,这类厂家在交易时通常会提出“全款预付”的条件,同时公司可能还会伴随“失信”等异常现象,一旦该公司资金链断裂,老板卷款跑路,经销商和消费者将面临“钱货两空”的局面,届时便只能和被欠款的供应商、员工们一起,踏上遥遥无期的追债之路。
假冒伪劣
品质埋雷
最后一种情况,是最让人咬牙切齿的“换头问题砖”。例如用将外产区生产的品质低劣的瓷砖拉回广东,贴上广东知名品牌的包装,冒充“广东砖”销售;还有将质检未通过的降级品(如平整度不达标、色差明显)重新包装,以“特价”出售......包装换一换,萝卜变人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厂家会通过减配生产工艺,减少釉料用量,降低烧制温度等方式压缩成本。砖坯发红不要紧,硬度不够不要紧,吸水率过高不要紧,R角辊棒印严重也不要紧,只要足够便宜,就不愁卖。如果降本降价了还是卖不出去?那只能说明降得还不够狠!
大家要清楚一个道理,过低的价格背后必然是牺牲品质为代价的。前段时间,就有好几个经销商因贪图“3折拿货价”大量采购这种劣质瓷砖,结果到手发现坏的比好的多,损失惨重却无法追责。据说这些厂家还直言:“东西只要出了厂门口,就跟我们没关系”“都这么便宜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
不可否认,对于瓷砖经销商来说,肯定都希望生意是低成本、高回报的;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也希望用能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但一味地追求超低价,就意味着得承担高风险。
俗话说得好,买的没有卖的精,一毛钱一分货这个道理放在什么时候都适用。不管是什么商品,都不存在无缘无故的低价,尤其是不符合常理的超低价!
当高温烧制的瓷砖卖出“泥土价”,大家千万别以为是“捡到便宜”,而是要警惕,千万别“踩中陷阱”。总之铭记一句话:事出反常必有妖。
如果非要入手“特价砖”,中陶君建议大家关注以下四个步骤:
1. 查资质:要求商家提供厂家授权书、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2. 看细节:索要瓷砖坯底logo照片、包装箱编号,核实生产源头;
3. 慎付款:不要一次性全额预付大额订单,优先选择有第三方担保的交易方式;
4. 留证据:保留聊天记录、付款凭证、合同,便于后续维权。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