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网Slogan

客服热线:400-115-2002

首页/新闻眼/面对反倾销我们如何应对?

面对反倾销我们如何应对?

2005-06-14 来源:lrz 责任编辑: 阅读:2247
0 200
  中国陶瓷网综合讯 中国一直都是世界贸易国反倾销行为的重灾区。许多企业一时陷入困境,反倾销的风浪刮伤了许多企业,当然我们的陶瓷行业也是伤者之一了。中国已经是WTO成员国之一,入世后的反倾销虽比往年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排名却仍然是世界第一,为何?我们的建陶企业应如何联手来对付呢?   掌握规则 彻底入世   在WTO规则中,倾销一词的定义是: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并对该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损害威胁。我国之所以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其中一个原因除了国内极少数企业漠视游戏规则大打价格战之外,一些国际组织或国家对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现状存在认识误区也是重要因素。                 中国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十几年了,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以计划经济转制为市场经济这一变革中,中国的市场转型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完善。首先,企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挣脱国家调控的束缚后,有些企业找不到依靠,找不到方向,倾刻之间就死亡了;有些企业却像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自由发挥,要么是胡乱地上生产线生产产品,要么是随意地调整价格搞起了价格战。在中国市场,这一切似乎都无规定条款管理制约,企业之间也就这样竞争下去,直拼到鹿死谁手,谁就是真正的赢家。这种恶性的价格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却要使企业大受其害,不但企业赢到的利润微乎其微,还影响国家的声誉,中国陶瓷企业因漠视游戏规则大打价格战引来了诸多的反倾销案,而绝大多数企业却无应诉,据有关资料表明,2001年,埃及相关企业诉中国企业陶瓷餐具反倾销案,涉案的广东省86家企业无一应诉。结果仲裁反倾销税率为惊人的305%,广东企业为此不得不退出了得之不易的北非市场;而在同期所发生的建筑陶瓷反倾销案中,中国广东企业也被征收了247%的反倾销税,这是何等沉重的代价。   WTO本是全球性经济的开放,中国的陶瓷企业在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的时候,只要认真研读掌握WTO游戏规则,中国的反倾销案就将大大降低。   排除偏见 成功入世   除了掌握游戏规则之外,消除国外的一些认识误区也是重要的。西方有些国家认为,中国目前仍不算是市场经济,还属于政府控制的计划经济时代,产品的价格不是产品价值的真实反映。然而,现在中国的事实并非是西方某些国家和某些组织认定的那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开放了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初步实现了宏观调控,与欧盟的“企业的生产成本与财务状况,不受非市场经济体制的限制,并有决定出口价格和数量的自由,有开展商业活动的自由等”的有关文件相符合。   中国陶瓷企业常被西方一些国家申请反倾销调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还以老眼光看待和评判中国陶瓷经济的现状和中国出口贸易活动,对中国陶瓷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深入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中国政府为与国际经济接轨做出的种种努力仍存在偏见,因此,首先要掌握好这些市场原则,然后再攻其不备的进行应诉,从而为自己应得的市场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稳住属于你的市场之阵脚。   积极进取 保护市场   由此可见,在诸多的反倾销案中,有自身人为的因素,也有他人思想的因素,客观的和主观的因素都让中国陶瓷企业大受其害。在屡屡受挫受伤的疼痛中,中国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世上没有天生优良的贸易环境,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积极努力地去争取,在接踵而至的反倾销中,我们没有理由沉默,没有理由消极,我们应该像中国马鞍钢一样积极应诉,并取得真正胜利。有资料显示,在2002年中,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指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整体应诉率已达到70%,胜诉率也有前所未有的提高,这说明中国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中国企业“维权”理念日益增强。我们的建陶企业也应该像那些钢铁企业一样,积极应诉不合理的反倾销,维护自身的切身实际利益,为中国建陶业,为整个中国出口企业出一份力。相信中国建陶企业携手合作起来,中国的建陶业及出口贸易之路会越走越好。 反倾销我们这样应对!   熟悉WTO规则   过去当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身处WTO之外时,确实会受到许多不公正待遇。但是加入WTO后,我们能否得到应得的公正待遇,还要靠我们熟悉和巧妙地运用WTO规则。如果我们不熟悉规则,一方面不懂得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触犯规则,那我们首先得到的也许不是实惠,而是被诉讼、被处罚。我国各级政府急需进行普及WTO规则的教育,我国陶瓷企业界必须尽快改变“对内竞争内行,对外竞争外行”的局面。我们的政府部门和企业、特别是有涉外业务的陶瓷贸易部门与法律部门,都应该有熟知WTO规则的人才。随时准备应诉或反驳,以捍卫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的经济利益。   陶瓷企业界要有主体意识   一旦遇到所谓反倾销问题就不知所措,这种状况急需改变。加入WTO后,我国陶瓷在对外经贸交涉中需要学会应用好两张牌,一张是政府牌,一张是民间企业牌。民间企业牌应该尽可能依托陶瓷行业协会。这里政府的角色只是陶瓷企业界的代言人。政府虽然负有维持国内陶瓷市场稳定的责任,但是,究竟具体到行业哪些方面受到了外来冲击或不公正竞争,最先感受到的应该是陶瓷企业本身。各级政府对陶瓷市场状况的把握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使政府发现外国陶瓷厂商搞倾销或其他不正当竞争,也得由企业界提议进行反不正当竞争调查等。因此,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界应增强主体意识,遇到外来的不公正竞争,要敢于保护自身的利益。   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   中国是陶瓷生产大国,但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中国家。而WTO实行的原产地规则以及“保障措施协定”的某些条款,包括其中第9条对发展中国家的关照措施等,对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却是个先天不利的规则。因为我国陶瓷市场容量大,一个小国很难达到我国陶瓷进口同类产品3%的限度,因此我国难以启用这项保障措施。陶瓷生产小国的市场容量有限,如果我国多家厂商对同一国家出口同样的产品,很容易因超过其进口这种产品总量的3%而受到进口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我们受到进口限制,在最初3年间也不能采取对抗性贸易措施。   采取产品差别化战略   按照WTO规则启动的保障措施,一般针对的是同类产品。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如果采取产品多样化、差别化战略,则是减少和避免贸易争端的好办法。我们在发展陶瓷出口贸易上,应尽可能注意采取产品多样化战略,这样即使发生贸易争端,回旋余地也比较大,交涉起来有较大的主动权。   避免出口陶瓷大压价将价格战打到国外   竞相压价搞外销是我国陶瓷外贸出口的一个老问题。这是一个既损人又不利己、里外均不讨好的做法。陶瓷产品压价的结果是将该我们得到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拱手送给外国厂商,而且外国的生产企业还要指控我们搞倾销,惹来外国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和惩罚性措施。今后对这个老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陶瓷周刊 张少朗)

中国陶瓷网二维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您还可输入200个字
发表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

中国陶瓷网首页 新闻眼 品牌榜 招商馆 卫浴城 金岩奖 视觉 展会 活动 口碑 人才 选瓷砖 设计师

服务热线

400-115-2002

·周一至周六:8:30 ~ 17:30

中国陶瓷网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