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① 博洛尼亚陶瓷展对中国陶瓷发展的指导作用
②如何拉近中国陶瓷品牌同世界的距离
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卫浴博览会(以下简称“博洛尼亚展”)创建于 1983 年,是世界陶瓷技术产业、建筑材料产业及卫生洁具产业的综合展览会。每年一届的博洛尼亚展以其精良的产品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专业贸易观众,同时开展一些与主题有关的极富吸引力的活动,如产品专题讨论会和技术会等。各项数字表明,博洛尼亚展已经成为世界陶瓷技术及卫浴制品行业规模最大、最成功的专业博览会之一。
中国陶瓷品牌参加博洛尼亚展的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扩大规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现在博洛尼亚展的现场,或参展博弈或观展学习。从鹰牌连续参展15年,到今天斯米克、冠军首次参展,无不彰显着中国建陶品牌国际化的强劲步伐。
今年是博洛尼亚展而立之年,它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它是否意气风发正当年?中国陶瓷品牌在世界的影响如何?国内陶瓷品牌参展、观展之余,最大的收获有哪些?中国陶瓷的国际化发展是否将博洛尼亚展作为了一个跳板呢?我们频频观展,到底意识到中国陶瓷同世界陶瓷的距离在哪里?本期微论坛邀请了参展观展企业代表做客中国陶瓷网直播间,梳理中国陶瓷与博洛尼亚展的微妙关系。
(一)活动主办
主办单位:中国陶瓷网
(二) 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2012年10月9日(周二)下午2:30~4:30
地点:中国陶瓷网直播室(佛山市禅城区季华西路68号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东区G座07栋一楼)
(三)活动议题
1、谈博洛尼亚陶瓷卫浴展的发展历程、定位,本届博洛尼亚陶瓷卫浴展能给企业、行业带来什么新的感受?
2、参加博洛尼亚陶瓷展的中国企业数量在增加,规模在扩大,我们应该如何强大中国建陶的国际化实力?
3、伴随着博洛尼亚展的一年一度,企业从观展到慢慢参展有哪些成长的分享?在企业看来,如何让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世界,打造世界的“中国陶瓷”品牌称号?
4、中国陶瓷同世界陶瓷的距离存在怎样的新变化?
(四)活动议程:
2:20-2:30 嘉宾接待
2:30-2:40 主持人开场,介绍嘉宾
2:40-4:15 嘉宾针对议题进行讨论
4:15-4:30 总结(主持人)
(五)媒体报道
视频报道:中国陶瓷网
专题报道:《魅浴》杂志
新闻报道:《陶瓷信息》报
》》直播页面 14:40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由中国陶瓷网主办的“微论坛”又和大家见面了。上一期我们探讨了“抛晶砖”,本期将围绕“博洛尼亚展”展开。
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卫浴博览会创建于1983年,是欧洲乃至全球陶瓷建筑材料以及卫浴行业的“风向标”,被誉为“世界陶瓷第一展”。
首先在微论坛正式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本次对话的嘉宾,他们分别是:
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贤伟
欧玛尼陶瓷董事兼总经理 杨文超
博华集团产品研发总监 罗才金
金牌亚洲陶瓷产品设计部经理 吕卫华
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 翻译 刘妍妍
现场全景图
欢迎你们来到中国陶瓷网直播间参与微论坛探讨活动,我是本次活动主持人 严张。
今天微论坛围绕“博洛尼亚陶瓷展”的探讨,有四个议题:
第一、大家从自身感触,谈谈博洛尼亚陶瓷展的发展历程、定位。本届博洛尼亚陶瓷卫浴展给企业、行业带来什么新的感受?
第二、参加博洛尼亚陶瓷展的中国企业数量在增加,规模在扩大,我们应该如何强大中国建陶的国际化实力,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第三、博洛尼亚展30周年,国内很少有品牌能推向国际,虽然很多都标榜国际卫浴陶瓷展览会,但相比起来,我们离国际品牌的差距还是比较大,我们如何缩短差距,增强自身的实力,让中国陶瓷品牌走向世界?
第四、关于中国陶瓷同世界陶瓷的距离存在怎样的新变化?
下面我们进入微论坛第一个议题。还想请各位分享一下各自对博洛尼亚展的认识。我想陈总是最有发言权,因为您见证了鹰牌的成长以及博洛尼亚的成长变化。想请您先给我们做一下开篇引导。
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贤伟
陈贤伟:鹰牌参展15年,我个人只是去5次,这个跨度大概就是八年,从八年看来整个感受,我认为对于中国未来陶瓷业发展,博洛尼亚影响还是很大,在我没有去之前,我们一些老前辈,鹰牌老前辈去,带回来的照片来看,那些年都是千篇一律,仿古砖等都是那些,我都没有兴趣看那些照片的,我自己去就看到一些新变化,今年是最大变化,主要是意大利人的一些新突破,你可以看到800×1.6米等规格出来。
而且还有抛光砖,这些都是他们的热项今年更是占半壁江山,而且有很多技术是中国企业不具备的,我认为他们的突破和跨越比中国企业大很多,从传统层面来说,中国的抛光砖事实上还不能比,中国的抛光砖产量跟稳定性方面,确实没有办法相比,但是从意大利那么短的时间接触抛光砖,无论规格还是工艺细腻程度,技术难度来说他比我们过去20多年做的还大。
主持人:您觉得成就意大利这种状况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陈贤伟:意大利人做陶瓷不做出来认为是极致他们不会拿出来,他们不浮躁,他们很愿意等待,这方面是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团队过去参展,我们每年都会收获同一个知识,耐心、信心。做陶瓷有多大技术,很简单,我们今年这一款产品,过两年在中国就不成问题了,对于中国来说领先不了多少,但他们不抛头露面,你一直看不到什么东西的,我认为他们的沉淀非常不容易。
国内如果有一点点小成就,无论有没有成就都吹得非常铺天盖地,但他不显山不露水,还有抛光砖的突破,今年让我感到非常不容易,让我非常感触,印象也深刻,他们的石材纹理处理得非常好,我们也在做这一套产品,但我看得出他们比我们做得很好,我们也做了很长时间,花了很长时间,设备、工艺的结合,但一摆出来我认为我们还是有成长空间,确实不错。
主持人:以鹰牌现在实力来说可以称得上世界鹰牌,大家对鹰牌也有一定的口碑,您觉得鹰牌在世界上主要优势在哪里?
陈贤伟:从整体优势来说,我们整体团队积累还不错,鹰牌30多年的企业,我们有超过10年工龄的员工超过50%,这些积累对企业来说比较重要,现在技术总监在鹰牌工作36年了,这些东西,这些前辈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东西,一点一点积累下来,这个基础比较重要,真正放在世界层面,鹰牌领先优势是什么?不敢说,说的就是吹牛,这个牛不敢吹,但从整体的产品梯队放上去我们还是有一定竞争优势。放在博洛尼亚展等很多展位我们都有交流,我们都有小会议进行交流,他们也在研发一些产品,从他们看到中国市场,他们觉得微晶这个产品在中国大陆有那么好的反映,而且很多企业都在做,他们认为有必要跟进,也有一些公司在做,生产企业也在做,从多方面来说,我认为我们微晶是领先的,但其他方面,我们的品质还算是比较稳定,抛光等各方面在出口口碑还是比较好,我们有很多客户都在展馆里面,他们都参展,他们是多品牌代理,他们自己生产产品,又代理鹰牌的,他们做渠道品牌,我们做制造品牌,他们做渠道品牌,也就这样。世界领先我不敢说。
主持人:世界领先,可能在世界的范围可能还有距离。
陈贤伟:你说拿一个系列出来就是世界领先,其实中国企业都可以拿出一款,这个不假。
主持人:行业都以鹰牌为标杆,在学习,作为行业标榜来学习。诸位都听到陈总的分析和感触,请罗总给我们讲讲,刚刚陈总分享了,请您谈谈自己的感触。
博华集团产品研发总监 罗才金
罗才金:刚刚听到陈总15年的鹰牌参展不容易,但他看到的一些见闻也让我们很有感触,我也去了意大利9年时间,06年到现在都看意大利一直都在演变过程,感触比较大。今年抛光砖,我认为一直以来抛光砖是中国所领先,在我字典、人生观里面,因为我去那么多年意大利没有抛光砖的展示,只有去年才有一些产品展出,就像陈总所说,今年很大幅度,大规格,小规格,1米、3米非常经典,意大利人很执着,很深层次去研究他们的产品,做得非常细腻、极致,才把这些产品呈现到消费者的面前。
中国企业就不一样,中国企业先说再做,但意大利的观念,执着真的让我们敬佩,我觉得我们身为中国陶瓷行业每一个人才,每一个企业家也好,我们也应该抱着这份心,带着自己团队深深研究、学习,意大利建筑、陶瓷为什么那么骨髓,他们做出来的产品都是以骨髓型表现出来,我非常认同陈总对意大利展出抛光砖一系列的说话。
主持人:这次观展都给大家的形象非常大的颠覆,从国内经营管理方式,做事的精神上可能我们还存在一些差距,就金意陶而言,您作为金意陶的首席翻译,这也是第一次出去参加博洛尼亚展,您有什么收获呢?
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 翻译 刘妍妍
刘妍妍:在出发之前我做了很多准备,我出发之前是想不浪费每分每秒,不浪费我每个步伐,我都想看到我想到的风景,我也是第一次走出国门,这次对我来说意义很大,非常感谢公司给我此次机会让我出去学习。在博洛尼亚展上可能之前不知道什么情况,去到了之后感觉心情不那么激动,反而觉得西方人那种做事方式就感觉就像生活那么平常,所有人都很淡定,参展企业,游客等来到这个展馆看看拍照,有生意就谈,非常淡定,这个展会非常成熟,不像还有一些东西没有完备,有一些人中途哪里出现问题,要很匆忙,包括旁边展会非常非常大,30、40个展馆,30个展馆,每个展馆都做得非常成熟,不需要再怎样问,导图都非常清晰,每个馆的导向,都非常醒目,您不需要费任何力度去查,这是我从所见,所想方面的。
从产品方面,可能我对产品不太了解,但我深切感受到今年喷墨,尤其是釉料公司,或者墨水生产商,他们推出的产品,可能比很多很多专业制造商推出的产品看起来还要更加精美、高科技一点,尤其是下沉墨水,还有铺天盖地的木纹,尤其是白色木纹,水泥砖,水泥砖很厉害,让我们觉得在我们中国微晶石要做得很炫的时候,他们反而回归非常平淡、朴实的状态,让您觉得很自然,不会让您觉得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波动,就觉得非常舒服。
罗才金:我发现一家企业做薄板非常好,他们把薄板应用到卫浴每一个细节,我发现他们都是以黑白灰,米色为主,我用我相机不断拍,他用薄板在卫浴里面的浴缸,水龙头、浴柜都用薄板包装起来,他们工艺非常细腻,薄板在今年也是非常大的突破,我发现去到意大利能让我感受到原来产品应用范围是非常广,只是说中国陶瓷行业有没有人专注、研究这一项项目,我觉得如果做薄板的厂家应该向这方面发展,我感触很深。
金意陶美女所说木纹,今年跟金意陶也有一面之缘,我们也去参观萨克米,刚好碰上金意陶的何总,两个团队去参观设备,我们经过萨克米研发中心,让我们非常惊叹,整个研发中心的设备、产品基本上都是木,我离它很远,我觉得这是研发中心吗?我觉得怎么都是木纹,而且木纹都是900多,1米多都有,我觉得非常惊叹,我说能看一下吗?他说可以,我一摸非常非常漂亮,感觉非常好,设备厂,釉料厂做得非常好。
主持人:为什么釉料公司那边的展示来到我们产品制造商就还原不了它接近完美的精致呢?
罗才金:在技术上有差距。
吕卫华:我不认为这是技术上,我认为这是思考思维角度,釉料公司的产品为什么那么丰富?因为有研发型的企业,它对它的产品来说会应用很多特殊工艺,机器、设备,所呈现给我们可能在砖上面极大体现这个企业的精华,为什么一个企业的产品不能坚持那种还原,因为做企业,做产品还要考虑几个问题,第一个成本问题,还有客户的问题,你面向是哪类消费群体,我们做生产的生产商,生产成本都要考虑,还要考虑产品造价等等方面,这些差距就造成他们的出发点不一样。
今年2月份我们去西班牙,专门去了一个设计公司,我们也是非常惊叹,因为在传统,在国内所谓设计公司这个概念就是做一些图文的事情,我们去到他们那边,我是抱着买材稿的心态去,他们也有设计部等等,我说带我们参观一下,后面一部分,他甚至有压机,有雕刻机,有模具,雕模具的机器,甚至还有平板机,小型的,有六个颜色,有加墨水,也有另外的,我感觉非常震撼,在我们概念里面,一个欧洲设计公司既然有那么全面的设备,可以同时开发抛光砖,仿古砖,模具砖,喷墨砖都可以,不仅仅从图文、工艺上进行,他还从设备、技术上进行。
《《14:56
主持人:他们是把设计过程的前后环节都考虑到了。
吕卫华:对,所以我们在探讨意大利陶瓷跟中国的差距,我认为就是专业度,执着,而且他们真的把事情想得很完美,我也不是在这里抨击国内企业的心态,大家有一点急功近利,您做什么产品好,大家就一窝蜂去做,这就造成无须、恶性竞争,大家不会专注自己特色的东西。
说到今年我去看展会,我最早是也是在这个行业,我对今年的感觉,我主要觉得今年整个产品是想着亚光或者质感型去做。
陈贤伟:这个比往年更加少。
吕卫华:我关注度在仿古范围比较多,我感觉今年产品是以一种亚光型的,不是太亮,比如说13、14面,同一个花纹,同一个款,有半抛,全抛等,我觉得意大利做事会把事情想得比较完美,他们的展会一天就搞掂了。
罗才金:把事情充分做好。
吕卫华:从勾缝细节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到它们多么专注,我们国内的展厅就可以看到,大家都在赶工,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不要求快,一定要求精,所以我们要在这个行业掀起非常好的技术创新,金牌最早引进喷墨机,我们也是一直磕磕碰碰过来,我们引进这个设备、釉料、配方,生产过程当中出现很多问题我们用了一年时间去交学费,兜兜转转,我们也是通过不断学习,让自己技术人员去攻关,到目前为止金牌在喷墨,应该是做喷墨产品最全,有喷墨瓷片,喷墨抛釉砖都是一路坎坷过来,我们都不断在研究,发现问题,当然我们也是虚心学习。
今年意大利的产品在喷墨这一块应该又进一步了,因为前两年已经大面积展示喷墨产品,我们知道喷墨产品的特性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对深色,艳色效果很差,但今年我看到很多喷墨砖有一些深色的产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咖啡色等等。我们大概了解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刚刚这位女士说了,有一些釉料公司,特别是一些小型墨水公,他研发一些深颜色的墨水,同样的棕色,但他烧出来的时候,他们的颜色就会比其他主流墨水更加深,因为我们已经去看过,对于整体产品发色,深色。
陈贤伟:你们有没有看生产工厂,他们都是石瓦再加拱瓦,基本上都是这样。
罗才金:在花砖是最多。
金牌亚洲陶瓷产品设计部经理 吕卫华
吕卫华:对,而且我们还问设计师,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他从石瓦和喷墨两个角度处理。
罗才金:有没有发现,现象中国陶瓷行业里面多的石瓦跟喷墨结合工艺,我做产品也做那么多年,都是自己慢慢去了解,跟客户沟通,但我发现还没有一家工厂把石瓦跟喷墨真正应用上来,但意大利已经应用的,但中国陶瓷行业还没有一家厂家去进入,可能大家认为这是浪费钱。
吕卫华:可能大家认为喷墨是万能的,喷墨的东西。
陈贤伟:意大利企业家他们不谈喷墨这个东西,这只是一种材料,他们要的就是空间的组合,其实有很多砖都是中国的,跟我们一起去打印很多都是中国的,但去到哪里就要用人家的品牌就是这样,但中国展品在自己展厅就看起来格格不入,因为这些本身就是为欧洲打造的,中国人去到意大利,可能去某一个展馆,看到整个展都是中国陶瓷厂家做,甚至就是在中国看起来不上档次的东西,但他们组合得很好。
罗才金:他们的产品理念,空间概念等在一起搭配就变成精品。
陈贤伟:记得在05、06年他们一个展馆就空荡荡,粉红色、粉蓝色做背影,他们连样板都没有,一片砖都没有,但今年就没有,基本上都贴砖了,我认为这也是向中国靠拢。
罗才金:没有办法,因为他们已经向这些国家发展了,因为他们都是小砖。
欧玛尼陶瓷董事兼总经理 杨文超
杨文超:我认为我们企业在微晶石真的就是异军突出,我们现在每个月以30%的速度递增,产品还不错。但是跟你们相比是很小的,博洛尼亚展,这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收获非常大。我们去看设备展,博洛尼亚展看产品,也看石材,意大利很多地方我们都去了,我有几个方面感触,生产管理、设计等都是超前10、20年,甚至这不是一个时间,我超你20、30年,这是一种理念、思维。可能它会颠覆的压的模式,但他们就像切豆腐一样,这是第一点,我感觉我们生产方式也要改变。
第二、我看的一点,他们在吸尘方面做得很好,在他们车间看不到尘粉。
陈贤伟:工业发展的阶段性,中国的消费层次、现状你就是这样多元,不像欧洲他随便就可以卖30欧,我们卖过去只能是6欧元,而且他们也会保护自己的市场。
杨文超:第三、他们一栋楼修好再雕塑,欧洲罗马中式的风格,我可以把这栋楼建好再雕塑,这里雕画像,他们机器可以围着整栋楼在转动,就不像传统的,他们全部做好才雕塑,所以从设备他们就领先我们很多,他有好设备才有好的产品。
我们也去参观很多厂,我感觉就是看不到人,一条线上从头到尾三个人,我非常震撼,我们一条线至少200人,他们三个人,我看到他们有一些人是坐在电脑面前,在喝咖啡,而且我看到这3个人都是没有出来过,而且他们年龄都在30、40岁左右,所以我认为他们自动化管理程度非常高。
我们还要谈谈他们产品,你们看到跟我看到都是一样,大规格木纹砖,刚刚你们所说3米、4米,都可以,因为他们都是这样切的,我们一般就是3米,但他们可以做得很长,这在中国这就是最大发展方向,因为他节能环保,减少物流成本,以后可以请一个木工,直接可以贴,这是一个未来方向,因为人还是比较喜欢木质,返璞归真的。
我们向他们展位要一个小砖,他们的技术非常厉害,我根据就不像相信,我们现在抛光砖在35,他们80多,我真的不敢相信。
陈贤伟:你拿到是特别的。
杨文超:我当时要了一片非常薄,我还测试过,我们工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他上面有一些金属,我说能否给我,他给我,我测试了一下,我说这个砖可能根本不能用,昨天测试数据是准确,不会假,我非常惊讶,我就是搞销售的,我知道这是30多兆瓦,我觉得这就是差距,有差距才有提升,我们去过鹰牌、冠军等但这些都跟他们不是一个档次,不是说中国不行,但他们的展馆一走出去就非常吸引你,我还看到一个做卫浴还把草坪搬进去,让人感觉回到自然,我觉得这个理念比我们先进很多,他们在思想上还是继续领先全球。
中国这几年发展特别快,中国模仿能力非常强,他们工厂都在山里面,为什么有这个原因呢?中国陶瓷厂多少?都集中在一起,成千上万。意大利全部都非常分散在非常偏远的地方,他们确实没有人,以后慢慢他们要来中国建厂,如果不来他们就很快会替代。
他们的展馆人山人海,他们的展非常集中,但中国没有,而且还有一点,他们不杀价。一个好产品,大家可以维护好,把这个产品继续做得更加细,这是大家可以探讨,意大利陶瓷行业,你做好木纹砖,我做好其他,大家要有一个专业化,只有这样做产品才能做好,因为我专一,他们可以做得非常细腻,他们技术都是一样,这也是中国要学习的,每个工厂五脏六腑都俱全,国内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们又看到了一点,微晶石,他们不讲微晶石,他做了一个3米高,但他是喷墨,看起来有一点像微晶石,我一看是,但一摸不是,只有一家,刚刚陈总所说,他们现在也在关注微晶石,我也跟一些意大利在聊,他们国家也有一点点亮光元素在出现,他们也在在想微晶石,但他们不知道怎样做,我有一次我去到中东,我产品卖过那边,他说看到中国陶瓷,他说中国陶瓷第一,所以微晶石是中国陶瓷的一个亮点,骄傲,我们也有自己领先的地方,我这一次感受非常多,因为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以后我会去得多一点,这次我也带了8个客户,回来他们说了一句话,他说以后跟着你就可以,我说为什么不看,他说看着你们就可以,我跟着你们走,再也不要想其他牌子了,当时给我感觉出去学习是有用的,刚刚我就讲有一点多,我们在这里是最小一个企业,但我相信我们也好,中国也好,未来在陶瓷行业真的有可能其他国家陶瓷都不做了,都来中国做,因为他们没有人,或者他们人都不想干活。
杨文超:中国人非常勤奋,他们干两个小时就不干,我们干了10个小时还可以继续干。
主持人:企业面对那么多展会,有时候举办方也会邀请重量级的厂家去参展,你们在选择展会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因素?
杨文超:要看他对是否有用,这个展会是不是适合你。比如说广交会,有很多企业为什么不去?企业以哪些方面为主,你是出口,内销,你产品是否符合那个地方,你经济实力,你在行业名气、地位都要考虑,不是花10、20万,你去不值,可能你想去但没有这个钱,这不是要求,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现在福建、上海、厦门都有展会,你做抛光砖你可以不去,但你做微晶石可以去一下,上海现在也有一个比较成熟的陶瓷展会,作为企业他也有自身的原因可以不去。在佛山的展会为什么我们不去?这可以想的。所以在中国要组织起来非常难他有很多历史原因需要时间,往这个方向走是对,像广交会非常有影响力,但他不偏向陶瓷,他是机械、电子、服装比较有影响力,因为这方面中国非常有竞争力,像成都的一个展会也是非常有影响力,所以他们才会形成这种展会,像佛山的陶瓷,全国10、20个基地都想做自己品牌展会很难做起来,大家都在建大型会场,展场,大家都说自己是国际化,当然每个国家、每个历史阶段都会面临,从无序到有序,无论哪个阶段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中国人养了欧洲,中国人非常有钱,我有一次问一个学生,你买表多少钱?都是几十万的,他们绝对不会买中国的,他们有一次去买11个,可以想象中国人真的拯救的欧洲,这就是一种不理性的消费,但会慢慢好起来,早几年都是日本、俄罗斯,现在都是中国人一车一车,大把门,你一过去听到都是中国人的口音,真的就想中国人很不容易赚钱,就给了欧洲人了。
《《15;28
主持人:现在来看中国陶瓷行业跟世界的差距还是很大,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把中国陶瓷实力加强,可以跟世界品牌竞争,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当然有很多固有的文化或者思维理念是改变不了,但我们从其他方面很足。
陈贤伟:如果要学欧洲,我肯定不会学他们的自动化,在中国这种体制下,市场消费水平下,我定位为中国高端,我要怎样定位,我产品细腻到什么成本,花多少成本,才对得起这种定位,中国企业在本土做渠道,学欧洲这一套他们也活不了命,像他们固执,老板也容不得他,我给你干5、6年才出那么一点东西,中国工业才刚刚起来,欧洲工业经历了那么多年,他们到这种程度已经很自然了,我们现在还是以劳动为主,国内消费水平怎样,保障房、安居房一出来,国内就大打价格战,保障房他们不会选小企业,他们一挑就挑大企业,让他们去报价,他们不差你的东西,如果你去做欧洲那些东西,没有人会使用你,你就等着倒闭,我觉得做陶瓷这班人都会经营,他们会自己去找市场,找定位,欧洲反倾销我就不做你,我可以做其他地区的,我可以自己建终端,可以配品牌宣传,简直就是零缺陷的东西,因为他要赚一定的差额,还要管一系列的东西,这些开销都在这里,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在这种产业链里面我们各自找自己的定位,要学习意大利新颖的东西,你可以用某一方面,但不能早搬,那些被我们定义为领先、时装化的东西,我觉得学习要适而可止,从概念,应用思维上他们领先我们好几步,不要他出来,我们就出来,如果这样你卖不了的。
主持人: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跟国际品牌相比,他们都有自身实际情况分析,然后推出一些产品,实施一些企业做法。
刘妍妍:还是要看市场,因为欧洲喜欢这种田园,水泥砖,但中国人不一定喜欢,现在很多人他不一定喜欢,有一些人就是喜欢富丽堂皇。
陈贤伟:我一个澳洲客户,定我们一个产品,七个颜色,在一个客户手上卖20倍,因为我做得非常完美,组合式,我们在几年前拿回来,开出来你就是推不动,那么多年,我一直卖得很好,但你在国内就动不了,这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内卖得非常好,但在国外就走不了,所以学习他们是可以学习某一部分。
刘妍妍:看我们车展,如果没有几个美女,没有一些噱头你是卖不了,但在国内是没有,他们服务是什么?你可以在他们摊位上享受各种美食,这就是服务,我不认为服务要炫,我认为服务是贴心,很多人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制造的噱头,别人可以从这里得到什么,这不是真正实惠,你只是一个手段而已。
陈贤伟:社会发展阶段,工业化也是一样道理,我们做飞机,从广州到德国,他空姐没有美女,都是肥婆,我们这里公共场所都是帅哥、美女。
罗才金:总结起来还是国家发展阶段不一样。
陈贤伟:他们可以拿一杯咖啡在江边晒得非常热,在那里待了一个下午,我待了半年,受不了他们可以,非常热他们都可以。
杨文超:人种不一样。
罗才金:国外他们喜欢晒太阳,当地意大利人说,为什么喜欢晒太阳,他们说有钱晒太阳的人就是有钱人,没有时间晒太阳就是躲在家里干活。
杨文超:中国人穿跟他们不一样,中国人都是穿西装,他们穿得非常休闲,穿得拖鞋,非常休闲。
罗才金:他们比较注重场合,场合不一样打扮也不一样。
主持人:这真的改变不了,文化差异不一样。大家都知道很多国外的人,对中国很多产品就有一种偏见,说中国制造不是什么好产品,因为山寨、仿冒非常盛行,把整个产品行业形象抹黑,我们如何修整自己的形象,不要说拿中国产品到世界上相比,而是在国内这一点非常盛行,遮挡不住,无论在做产品,推销也好,都需要花心思去改进的行为。
杨文超:你说这个题太多,没有任何人,任何企业可以做这个事情,只有时间,只能靠时间,到什么时候才能止住这股风,比如说欧洲人不愿意做老板,这次我跟他们闲聊,他们10点上班,他说对不起我肚子饿了,我要出去吃饭,12点回来,就下来的,然后下午又出去吃饭、喝下午茶了,你看一天可以干什么活?如果中国人去外国做老板肯定会气死了,这样情况谁想做老板?如果我自己在公司上班,我老婆在家里带小孩,公司还要付我老婆的工资。到了人人都不想做老板的情况下就可以了。
所以你刚刚所说那个层面是非常大,只能靠时间,20、10、30年,中国面临老龄化社会,欧洲他们进入老龄化社会,表面是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懒惰,一个社会,一个制度,都有兴衰,包括中国发展都这样。
主持人:他们那边各个行业都这样吗?
杨文超:基本上都这样。
陈贤伟:做媒体比较勤快。
杨文超:你看酒店基本上都是这样。
罗才金:你去购物都是30、40岁左右。
主持人:年轻人呢?
杨文超:第一年轻人不想做,第二没有多少年轻人,他们基本上不生小孩,你生的两个小孩,你不上班政府补贴都可以养活你,从五个月以后这个人不是你的,这是国家的,从生出来之后你就只是完成使命,其他都是国家的,所以你不能骂小孩,他孩子上学第一天回来说什么?我今天学习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你不能干预我看电视,不可以骂我等等,非常聪明。
主持人:陶博会也差不多过来,可能人流量会比以往大一点,我们会做哪些方面精心准备呢?
陈贤伟:佛山产区都会准备这个事情,因为这个阶段是招商好阶段,行业的调整对于一些企业是打击,对于一些企业是发展好时机,有一些他们会打退盘步,有一些企业会转危为机。
杨文超:今年和去年,包括明年我觉得整个行业,包括整个国家经济都不会有太大提升,最多就是平稳。这种情况下,对于经销商,厂家来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就面临我明年做什么,选什么产品,牌子,他们会在生意不好的时间就会过来,因为他们需要找商机,我们去博洛尼亚看也是看方向,因为很多时候国内都是跟着国外在走,我们肯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如何开发这个市场,明年开发什么产品,我们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陈贤伟:我知道有很多企业在做充分准备,也有在担心,因为中国人敲客户的手段也不太光明。
杨文超:这也就是人人都想做老板。
主持人:我们在陶博会展示的时候会不会应用一些在博洛尼亚展会的一些元素,比如说大规格的砖等等,我们会不会朝这一块去推?
吕卫华:没有。
主持人:会不会把博洛尼亚噱头引进去?
刘妍妍:一直都是这样。
吕卫华:这两年不太明显,前两年比较明显。
陈贤伟:为什么不明显?因为学了之后都卖不了。
杨文超:中国有一个习惯你砖薄就说你偷工减料,经销商也是这样,我不做薄板,我就说薄板不好,他会说这薄板不好,就像前面所说的微晶石是一样,后来经过5、6年之后消费者才慢慢接受,薄板肯定很好也是未来的方向,但消费者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加上国家的鼓励、企业推才可以真正让消费者接受。
陈贤伟:可以多企业推,但不是一窝蜂,这个差别很大,上次我带团队的时候,我说只是20家企业,只有几家企业做这个市场不知道多完美,你觉得不适合就做抛光砖,阳台砖等等,大家细分下来还是可以,但全部同质化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了。
杨文超:一切都是基于人人都想做老板,这就像中国开车追求大,但欧洲他们开车非常袖珍。
陈贤伟:美国跟欧洲历史沉淀相差很远,欧洲发展到这个阶段走势确实不一样。
杨文超:经过一段时间会改变,中国也会改变,确实没有必要开那么大,停车、油耗。
陈贤伟:您说得对,但您自己开多大的车。
杨文超:经过一段时间会改变,陶瓷行业的竞争,我们可以看得懂,我就做微晶石,你说抛光砖非常好,你就做你的,或者我做原料,我就卖给你,做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