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2009年,姚水平离开玛拉兹陶瓷,创立集束达铺贴辅料品牌营运机构。当时,很多人无法理解他的选择,称之为“疯子”,因为国内铺贴辅料行业非常混乱,是人们普遍意识中小打小闹甚至可有可无的生意,放弃陶企职业经理人生涯而转战与此,似乎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跨界转型创业确实不易,资金不是非常宽裕,相关生产与经营经验又一片空白,一切都要自己摸索,集束达的成长过程,苦乐自知。
然而,姚水平从未动摇,他一往无前地朝梦想进发。历经三年多的打拼,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集束达屡创行业先河,成为陶瓷行业知名铺贴辅料品牌。但是,姚水平的抱负远不止此,集束达的目标是成为铺贴辅料领域的标杆品牌,成为消费者的指定品牌。未来的路还有很远,他说。
第四代铺贴辅料引领健康家居
记者:目前,国内铺贴辅料市场处于怎样的状态?从这个行业兴起至今,消费者对铺贴辅料态度有什么变化?
姚水平:在中国,铺贴辅料市场很大,也很迷茫。
直至今日,铺贴辅料经过了四代发展,第一代是混泥土,第二代是水泥,第三代是以安全为诉求的专业化产品,第四代是追求健康环保的功能性产品。
欧洲人非常重视家居健康,已经在普及第四代产品,建筑如果未使用防水性能、安全指数达标的粘贴、填缝是无法通过验收的,所以欧洲铺贴辅料市场很大,全球五百强企业中巴斯夫、马贝等四五家企业都从事干粉建材及粘结铺贴产品的生产。
但国内铺贴辅料市场是在仿古砖流行之后才兴起的。五六年前,提到填缝剂、粘结剂,很少有人知道,铺贴建筑材料大多使用水泥,因此引发建筑材料脱落、底部发霉、空气异味等问题,人们往往将这些问题归咎于建筑材料,殊不知铺贴辅料才是罪魁祸首。
现如今,人们基本上都会使用专业铺贴辅料代替水泥。但是,这个市场没有品牌识别度,全国每个城市的铺贴辅料品牌都不一样,多而杂,大部分为建材市场周边的小工厂或小作坊,以低价、铺货的方式进行市场操作,德高、马贝虽然规模较大但主要走工程渠道,在终端市场同样缺乏品牌认知度。而且,市场上充斥着六七百元一吨的劣质填缝剂、粘结剂,其实只是水泥、沙子加入一点纤维素搅拌而成,连基本的粘结性都不过关,更不具备防水功能。大部分消费者又不懂如何识别产品优劣,很多时候购买了劣质产品,仍然无法解决上述安全健康问题。这主要因为行业门槛极低,花几千元购买一台搅拌机和原料就可以生产。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在追求健康家居,专业铺贴辅料的普及是大势所趋,这个领域的企业只要不是产品太差、经营严重失当,每年都能获得几十个百分点的增长,像集束达这样一年增长一倍以上的情况也很正常。德高佛山代理商一年销售两千多万。
这个行业发展到现在,企业生存没有问题,关键是谁能成为强势品牌,谁能获得品牌认知度,成为客户指定的品牌。集束达的目标正是打造铺贴辅料行业标杆品牌,不能仅仅依靠常规产品,所以走在健康环保家居前沿,在产品研发、品牌推广方面不遗余力,大力推广第四代功能性辅料。
记者:正如您所说,要成就一个真正的标杆品牌,不能仅靠常规产品,集束达的第四代功能性产品研发成果如何?
姚水平:近两年,低碳环保风尚大行其道,消费者家居健康意识大幅提升,各类健康环保家居产品备受瞩目。为了引领铺贴辅料市场,集束达率先推出了几款第四代功能性产品。
首先是晶缝剂,其具有与微晶石、全抛釉相同的高亮度,是一擦即亮、完全防水、不沾油烟的厨房专用填缝产品,去除了以往的辅料用品容易发霉、脱落、色泽变暗、产生异味的缺点,容易打理,适用于无菌空间。晶缝剂还带有独特的荧光效果,可以根据客户的自身需求调出最合适的颜色,亦适合娱乐场所使用。这款产品达到了填缝剂的最高标准。
其次是负离子系列填缝粘结剂,具有杀菌、增加空气负离子含量的效果,每平方米能释放400~600个负氧离子,达城市公园水平。该系列产品可以兼具独特的香味。目前已经开发出柠檬、薰衣草等香型产品,预计香味可保持3~5年。
第三是专业化的粘结产品组合:外墙砖、玻化砖、微晶石、全抛釉、石材、薄板、软瓷、玻璃马赛克、箔金马赛克等可以成对组合的环保配方产品,该产品根据不同产品、不同的施工要求进行专业的配方调整。其中,铺贴金箔马赛克,为了避免腐蚀,需要纯中性的粘结剂,而市面上纯中性粘结剂原本就少,而且很不稳定,碰水就很容易脱落,我们花两年时间研发了能够泡水的纯中性粘结剂。
此外,填缝剂、粘结剂等产品普遍存在泛碱难题,而我们很长时间研发不泛碱产品,配方已经成型,再调整。
另一方面,集束达提倡建材产品铺贴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对瓷砖、石材铺贴前、中、后所需辅料的集成打包,将铺贴前的防水,铺贴中的粘结、定位、边角处理、填缝、专业工具,铺贴后的清洁、保养、翻新以及家居空间健康护理等所需的所有产品汇集,为客户解决建材类产品的施工及后期保养难题。
因此,除了填缝、粘结产品,集束达最新研发了以活性炭为主原料的吸味、杀菌环保性防水涂料,其在保证防水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少洗手间的异味及细菌的生长。同时,我们推出美化缝隙表面的填缝棒,增加缝隙密实度的美缝刀,专门防霉、可用于翻新填缝剂的防水翻新液,迅速清洁表面的清洗海绵等一系列专业工具。
经营模式的突破创新
记者:较具规模的铺贴辅料生产销售企业大多数走工程渠道,集束达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全国零售经营模式,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
姚水平:的确,之前没有像集束达这样很少做工程,却在全国做零售市场的铺贴辅料企业。
我们不允许压款,所以很少做工程。要做好零售,会更繁琐、更辛苦,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块市场很大,但苦于不知道如何操作。
集束达自身摸索出了一条路,边发展边完善。目前,我们主要着眼于陶瓷行业,采用配送模式,在每个城市找几个代理商,每个代理商设一个专卖店,发展瓷砖经销商为分销商、特供商,并通过区域内做铺贴施工的泥工推广产品,形成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另一方面,我们与金意陶、罗马利奥等陶瓷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为各个品牌供应量身定制的辅料,发展这些品牌为特供商。比如,罗马利奥瓷砖授权集束达生产罗马利奥品牌铺贴辅料、授权集束达罗马利奥全国代理商内部销售权,集束达则为罗马利奥每个专卖店配备一个货架,并开通热线为罗马利奥瓷砖在终端解决售后服务问题。
记者:集束达泥工会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对集束达发展有什么作用?
姚水平:我们的泥工会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发展得不错,尤其广东、广西、东北地区,每个代理商拥有三四百个泥工资源,借助泥工进入家装市场,并提供售后服务。
瓷砖铺贴是细活,稍不注意很容易出问题。很多消费者、瓷砖商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铺贴师傅犯愁,而不少泥工苦于没有足够的装修活。
集束达成立泥工会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有两个主旨:对瓷砖企业、消费者而言是,没有好师傅找集束达;对泥工而言是,没有装修活找集束达。
我们给消费者和泥工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同时完善了集束达的配送网络。因此,不少地区瓷砖大品牌的售后服务完全交给集束达打理。
跨界转型的苦与乐
记者:从陶瓷企业职业经理人转变为铺贴辅料企业主,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您的决定,我也很好奇您为何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姚水平:2009年,离开玛拉兹之后,我想开创自己的事业,但不欲再做瓷砖,又不能完全脱离陶瓷行业。当时,几位国外朋友向我推荐填缝剂、粘结剂产业,因为这个产业在欧洲非常兴旺,中国市场虽然尚未发展起来,但是前景光明,熬几年就很可能出头。而且,相比之下,陶瓷行业太过成熟,没有很强的实力,不可能超越几大巨头,而铺贴辅料行业没有大品牌,如果运营得当,更有希望成为行业领导者。当我们企业发展成熟,绝对不亚于陶瓷企业。所以,我从英国获取了几个填缝剂、粘结剂配方后,2009年8月就创立了集束达。
记者:在一个陌生的行业创业,走的又是一种全新的经营之路,这个过程应该很辛苦,您遭遇了哪些困难?
姚水平:万事开头难,何况是进入完全陌生的行业办厂而非贸易公司。最初,由于没有生产经验,每个月生产三十吨填缝剂、粘结剂,厂房租金、原材料等成本都需要一千多元一吨,售价尚不抵综合成本。那时候,为了增加专业知识,我每天在啃书本。很多事情需要亲力亲为,充当工人、技术员、业务员……
积累一定经验后,过了生存线,又发现新的问题——经销商存活率很低,很多人做了几个月就坚持不下去,甚至发了一批货就没有下文。因为他们刚开始都觉得这个市场很大,但真正操作起来发现很难,短期内无法获得太大利益,又要做配送,很辛苦。很多人尤其是大客户,就不愿意继续。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想办法为客户寻找生存之路,提高经销商生存率。
2010年下半年,我们在东莞开始通过经销商筹建泥工会,教泥工使用集束达的产品。一些经销商对泥工比较抵触,觉得泥工很难打交道,坚持分销,后来发现必须靠泥工会拉升销量,仍然要走泥工渠道。其他城市的泥工会也发展起来,又与多个陶瓷品牌达成战略联盟,各个市场发展都比较均衡。目前,集束达在整个东莞有五六个代理商,大大小小的分销点一百多家。
到了现在,其实经销商只要认真去做,都能够获得不错的效益,关键还有很多人觉得太麻烦,不够重视。
记者:集束达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姚水平:接下来还是要彻底解决经销商生存率的问题,并在终端形成品牌效应,让消费者产生“健康家居集束达的品牌认知度。
所以,我们要继续完善渠道,未来三年内在全国开设500家专卖店,重点发展特供商,争取各个市场排名前十的瓷砖品牌专卖店都发展分销。
同时,进一步整合泥水工资源,甚至建立泥工学校,培训让他们不断培训,学会给消费者推荐适合的产品提升家居环境,并且借助泥工会将集束达发展为全国各地瓷砖商的售后服务中心。
我认为,辅料企业今后发展为瓷砖商售后服务中心是一大趋势,正如家电企业的售后服务基本上都是外包的,可以发现同一个城市很多家电品牌的售后服务人员属于同一个中心。
集束达已经在向这个方面迈出一大步,东鹏、欧神诺、博德、嘉俊、罗马利奥等企业的瓷砖铺贴等售后服务都是交给集束达完成。
如此,方能真正提供建材产品铺贴整体解决方案,成就国内铺贴辅料行业的领导品牌。(文/聂文婷)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