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9月21日,记者一行人来到了广东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拜访金意陶研发设计创新中心总经理黄惠宁高级工程师。
采访过程中,面对现如今陶瓷行业最热门的技术,无论是微晶石、薄板还是喷墨,黄工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且在回答时还展现了一个科研人员独有的严谨和清晰的条理,清晰明辨的思路让记者深为佩服。
金意陶研发设计创新中心总经理黄惠宁
微晶石产品可流行二三十年
记者:如今微晶石大热,夸张点说可谓是“满城尽是微晶石”。但有人认为,他不过是种风潮,几年后就会被其他产品取代,对此,您如何看待?
黄慧宁:微晶石是一种非常好的装饰材料,比较符合中国人消费心理的特点,所以微晶石不是一种风潮,他应该是一种持续性发展的产品。很多人可能认为他最多只能流行二三年,但我个人认为这个产品能流行二十、三十年。白色的微晶石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现在的微晶石好看多了。原来的装饰效果是颗粒状,颜色单一,但我们现在的微晶石颜色丰富,装饰风格多样,能最好地表现玉石类产品的感觉,很有生命力,其他产品都比不上。
记者:行业内很多人说,目前阻碍微晶石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它的耐磨性,对此,您又如何看待?
黄惠宁:我们最近也在做关于微晶石耐磨度的测试,其实耐磨度的强弱是视使用情况而定的。像家庭的卫生间、客厅、卧室或者墙面等,用任何微晶石都不存在耐磨度不足的问题,而广场等大众场所则可以采用颗粒状的微晶石。我们只是说,假如它耐磨度更好的话,其使用范围将更为广泛,酒店大堂、歌剧院、高档办公室等地均可用上。
记者:那您认为阻碍微晶石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黄惠宁:我认为阻碍微晶石发展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生产技术,其主要瓶颈在坯料、面釉、熔块配方,这些都有独特的工艺技术要求。如一次烧微晶石就比二次烧好,提高了耐磨度,但这是否就能彻底解决耐磨度的问题,还有待下一步的研究,新的技术还在不断地完善。一次烧与二次烧的不同之处在于:熔块组成发生了变化;烧成温度发生了变化;烧成过程中一些玻璃相的组成也略有差距。通过材料组成的改善,耐磨度还有提升的空间。第二是产品性能,目前产品性能各项指标都很好,但在通透性、表面的光泽性,耐磨度方面还有待提高。第三是产品价格,目前微晶石的应用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为价格比较高,大概在每平方米800-3000元。这是因为该产品的产量低,优等品率低一些,材料价格贵,生产效率低,装饰要求高。
记者:您如何看待微晶石产品未来的发展前景?
黄惠宁:以前我们担心全抛釉不能用于公共场所,但现在也能用了。所以我认为微晶石的用量也会增加,生产成本的降低,优等品率的提高,销售价格的降低,会使它在市场的销量逐年上升,对于这点我还是比较乐观的。
从瓷砖的亮光与哑光来讲,现在在中国亮光的瓷砖占得比较多,大概在60-70%,瓷片占30%,抛光砖30%,还有全抛釉。瓷片的哑光釉、仿古砖所占比例不会超过30%。亮光产品会取代很多抛光砖进入家庭,取代瓷片进入高档卫生间,取代抛光砖进入很多高档场所。现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在发展亮光产品,如全抛釉等,他们也都在研发。中国的微晶石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生产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为这是除抛光砖外,中国人自己完全独立研发生产的产品。
陶瓷喷墨技术发展受制于五个方面
记者:陶瓷喷墨技术和微晶石都是目前行业最热门的话题,您如何看待他们的结合?
黄惠宁:喷墨技术能最好地表达玉石类产品的过渡性和糅合程度,所以我认为喷墨技术与微晶石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以及新的装饰手段相结合的一个产物。喷墨与微晶石相结合能最好地表现玉石类产品的感觉,随着玉石类产品越来越受欢迎,这个优点也越得以发挥。这是一种必然的产物,能最大程度地使机械设备、材料、工艺、装饰手段都达到最佳的效果,满足人们对审美的要求。
记者:目前国内的喷墨技术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仍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您认为,目前阻碍喷墨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是哪些?
黄惠宁:喷墨是一个设备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五个方面。第一,墨水的价格与品种;第二,设备价格、品种;第三,设计图稿;第四,工厂的管理与操作;第五,认识观念。
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它的发展,比如墨水的价格便宜了,品种多了,设备应用就多了;设备价格低了,品种多了,他的应用也多了。另外,设计丰富了,应用的人多了,工厂的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的操作水平提高了,那么它也会像电脑一样,在陶瓷行业普及。在喷墨发展的初期,其阻碍可能在于人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观念,但之后就是价格、墨水、维修、管理等方面,这其实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八个因素阻碍陶瓷薄板发展
记者:我们知道,薄板作为节能减耗的新型产品,本应大力推广,然而十年过去了,薄板的市场还是很小,您认为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黄惠宁:薄板推广受制于许多因素,我们可以一一列举出来。第一,工艺技术;其工艺技术比普通砖的技术高很多,许多企业尚未掌握这项技术。第二,生产设备;设备投资一次性比较大。第三,生产量与成本;生产量较低,成本较高。第四,装饰效果;其装饰效果并无特殊性,与普通砖无异。第五,价格过高。第六,施工的标准与规范尚未完善。第七,人们本身的消费观念对产品性价比较难接受。第八,市场接纳程度不高。
薄板与普通砖相比,从国家的角度来讲,其推广有几大好处:一是节能,二是节省原材料,三是生产自动化,四是运输费用低。但从市场的角度来讲,薄板并未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附加值,消费者不在乎这项技术有多少创新,而是在乎你这项产品本身具有的性价比是否满足他们的需求,能否给他们带来实用的功能。
记者:那么就目前看来,薄板的推广还是困难重重?
黄惠宁: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工厂、使用的消费者都会越来越多。薄板可使用的地方很多,比如做家具、橱柜、房间的隔断、外墙的干挂、天花、墙面、地面等等。但薄板不可能完全取代普通瓷砖,因为厚度本身只是瓷砖装饰功能中的一个部分,薄和轻只能满足某种装饰情况下的需求。如广场便不能用薄板,有的广场砖的厚度甚至做到了2cm。
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本为一体
记者:行业开始越来越多地谈论设计与研发的关系,甚至有一些行业人士表示,陶瓷行业未来需要靠设计来引导研发,对此,您如何认为?
黄惠宁:工业技术是先有市场,再有创意,之后才有设计、研发、生产、销售。设计在前,研发在后,但是属于相互促进作用,设计促进研发,研发修改设计。我们研发之前,通过电脑设计产品的功能、结构,然后再根据设计去研发它。但不一定就由设计主导,任何东西都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设计与研发本为一体。
记者:目前行业内有种声音认为,研发可能会更多地体现研发者的意愿而不是消费者的需求,所以需要设计来引导,您如何看待?
黄惠宁:以我们的木纹砖为例,我们与设计公司进行交流,根据不同的木纹对产品进行改善,这也是为了迎合市场。不同的客人对木纹有不同的需求,只是看你设计研发出来的产品是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还是少数人的。水泥也是一种装饰材料,很多地方在用,但也要看他用在什么地方。比如大坝水泥、高强度水泥、普通水泥、砌筑水泥等等,都是根据需求研发出来的。我们通过市场调研,然后进入设计研发环节,可能得到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销量增大。但比如薄板、抗菌瓷砖这类产品,也有市场需求,虽然需求量不大,但也需要研发设计人员去做。
我之前说的工业技术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过去我们强调生产,后来我们强调研发,现在我们强调设计,未来我们可能就强调创意了。我们所说的设计,并不是只是简单地画几个图案,而是整个瓷砖过程的设计。研发与设计需要相互配合,这样才能相互促进,但现阶段确实需要加强设计的作用。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