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产业革命决定经济发展的未来,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经验表明,工业革命必然与科技革命相伴而生,以“智能制造+低碳能源”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依然遵循着创新突破的路径。而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美国正借“第三次工业革命”初露端倪的契机试图引领全球产业分工新的布局。
重夺美国竞争优势,重振制造业就成为美国长期战略的“轴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力推“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塑美国新的竞争优势。但美国所提的“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对以往传统工业化的扬弃,其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逐步展开,美国的资本和技术流出将逐渐逆转,可能由海外直接投资净输出国转变为净输入国,这不仅会导致美国资本回流,而且其种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还会吸引全球资本,使得中国吸引全球制造业资本趋缓。
而对于中国而言,更大的挑战来自于技术保护和垄断。当前,恰逢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美两国难免在一些产业上构成“交集”并直接竞争。由于美国拥有技术、资本和市场等先发优势,更有可能成为新型装备、新材料的主要提供商。美国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将进一步采取措施保持和强化其技术优势,这会导致中美为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和国际市场产生激励竞争,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摩擦将会不断加剧。
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为后发国家成功实现“赶超”打开机会窗口,但遗憾的是,中国并未抓住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这次,中国不能再次旁落,调整工业战略,寻求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新的工业革命做好技术、人才和政策储备,我们枕戈以待。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