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重点是心。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如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必须改变出现问题再做思想工作的方式,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有预想、有贯彻、有总结,由“点”状管理转变为“面”状管理,提高企业抗压的整体能力。
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亟须避免。
误区1
曲解需要,意识淡薄
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企业往往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首要任务,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政治意识;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政工机构被撤并、政工人员被分流精简、政工经费被缩减、政工责任被减弱等现象,将思想政治工作置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责任意识;政工人员步入管理误区,片面认为企业经营、发展是行政方面的事,与己无关,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大局意识。
误区2
消极对待,手段单一
缺乏点子,形式单调,认为就是开开会,学学文件,传达上级精神,例行公事,思想政治工作表面化;缺乏有效的互动平台,停留在单方喊口号、空洞的说教形式上,职工的心声无法反映,得不到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于事无补,无法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单边化;政工人员缺少激情,不注重怎么干、效果如何的问题,消极应对,缺乏事业心,思想政治工作简单化。
误区3
贯彻不力,实效不高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了思想问题再做思想工作,停留在救火、灭火状态,缺乏动态的全过程管理,往往事倍功半;思想政治工作难以用硬性指标加以衡量,工作力度大小的效果显性不高,缺乏一定的量化指标加以考核;纯理论管理,缺乏与企业经营实际、职工思想动态紧密有效结合,开展思想教育片面化,职工不认可,从而制约企业发展,出现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低微、企业执行力不强的现象。
强化政治、责任和大局意识
强化政治意识。企业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在干部职工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培养和造就“四有”职工队伍,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强化责任意识。企业的核心工作是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持续的竞争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力资本的价值最大化。政工干部必须自觉履行新时期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使命,强化责任意识,培养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强化大局意识。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维护企业的内部稳定和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为大局,妥善解决企业发展和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克服个人及小集体利益思想,抵制社会上不正之风的侵蚀,把影响、危害企业发展的不稳定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创新手段丰富内容
与时俱进,创新手段。改变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空洞说教、唱高调、说大话的做法,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增强趣味性、实效性。充分利用现代媒介、信息技术,以新颖的形式,增强职工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
建立工作平台和联系纽带,加强与职工的感情交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一份关怀可以温暖心灵,一次倾听可以理顺情绪,一件小事可以缓解矛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企业将变成美好的家园,必要的互动交流往往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超预期效果。
提高执行力
加强全面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重点是心。人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得人心者得天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如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必须改变出现问题再做思想工作的方式,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有预想、有贯彻、有总结,主动开展工作,由“点”状管理转变为“面”状管理,提高企业抗压的整体能力。
加强显性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属于软指标,取得的成效即人的观念转变是隐性的,企业对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考核常常只注重结果,但对工作的技巧、艺术缺乏显性管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体系,由隐性管理转变为显性管理,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加强结合部管理。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只有融思想、管理、绩效为一体,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才能得以体现。结合部管理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离散”模式转变为“集约”模式,从而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作者单位: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孙克飞 蔡伟强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