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15-2002
色彩鲜艳的瓷碗,放白醋里一泡竟褪色了,家住三眼桥的肖女士日前发现了这个现象。业内人士提醒说,这可能是劣质材质造成的,若长期使用这种餐具吃饭,可能引发铅、镉等重金属中毒。
肖女士告诉记者,近日她在家附近的一个卖瓷器小摊上,买了四个颜色鲜艳的小碗。回家后,她按朋友教的方法,将碗盛上半碗白醋,一小时后,碗中鲜艳的图案竟褪色了,吓得她把四个碗全扔了。
昨天,华中厨具市场负责人宋汉杰告诉记者,陶瓷餐具一般都绘有彩色图案,为保持图案在烧制过程中不变色,会加入一些铅、镉等重金属“固色”。如果加入的是劣质颜料,就很可能引起铅、镉含量超标。如果再加上烤制温度不够,釉料不能完全与这些颜料熔融在一起。那么这些餐具在日后使用中,只要遇到酸碱性的食物,铅、镉就会溶解到食物中。
铅、镉进入人体后,会损伤肝、肾、脑等重要器官,而且会在骨骼中沉积,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骨骼变形及一些内脏慢性病变。
目前,国内瓷器按着色方式,大致分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和白瓷四大类。而容易出现重金属超标的多为釉上彩瓷器,这类瓷器的色彩往往也是最丰富的。据业内人士说,釉上彩陶瓷就是用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把颜料画在陶瓷表面,一般一次性烧制而成。而釉中彩和釉下彩是在瓷坯上着色后,先烤烧一次“固色”,再上釉烤烧一次。这种工艺因为烤烧温度高,釉料能熔融在颜料上面,保证颜料不会在使用中脱色。这种瓷器多为单一的青灰色图案,白瓷则完全不上色。
宋汉杰特地向市民传授三招辨别有毒餐具的方法。通过一看二摸三刮可分辨出哪些是釉上彩餐具。
一看:将餐具拿到有光源的地方,看其表面折射光,如果有图案的部分与没图案的部分反光一样光亮、有玻璃质感,说明是釉中彩或釉下彩餐具,反之就是釉上彩。
二摸:分别摸有图案和没图案的部分,如果两处一样光滑则是釉中彩或釉下彩餐具,如果有图案部分摸着明显有生涩感,感觉图案像是贴在餐具表面的为釉上彩。
三刮:用指甲刮,因为釉非常坚硬不会被刮伤,如果碰到能用指甲刮掉图案的餐具,则很有可能是重金属超标的劣质品。
- END -
您可能喜欢:
继续阅读与本文标签相同的文章:
没有更多评论内容了